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学案:梳理&amp#183;探究 第2课《奇妙的对联》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91818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学案:梳理&amp#183;探究 第2课《奇妙的对联》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学案:梳理&amp#183;探究 第2课《奇妙的对联》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学案:梳理&amp#183;探究 第2课《奇妙的对联》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学案:梳理&amp#183;探究 第2课《奇妙的对联》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学案:梳理&amp#183;探究 第2课《奇妙的对联》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学案:梳理&amp#183;探究 第2课《奇妙的对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学案:梳理&amp#183;探究 第2课《奇妙的对联》(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奇妙的对联课前双基预习案A编写人:曹月兰 备课组长: 教研主任: 【学习目标】 一、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三、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四、尝试对对联。 【知识链接】 1、对联的起源: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2、对联的种类: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

2、联.)等。 3、对联的基本常识:字数相等 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例:(1)孙行者,祖冲之。(2)傍百年树,读万卷书。(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同词性相同,位置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林则徐)结构相应上下联结构要相当: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而且结构类型要基本保持一致。请同学们做下列练习、适当调整下联词语

3、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上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下联:桥过下扁舟,何处闻箫声,有风吹到三更月。平仄相对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古代汉语声调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声,古汉语中平声与现代汉语平声一样,“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现代汉语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现代汉语中平为阴平、阳平,仄为上声、去声。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内容相关,上下联系。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联系,不能是毫不相关的两个事

4、物,但又不能完全重复。从内容的关联性上可把对联分为三类:(1)正对: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比如:“树一代新风,立百年大计”(2)反对: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串对: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接。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4)回文联又称“倒顺联”,即上下联皆可倒读成文的对联。它是我国对联修辞中的一朵奇葩。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不仅它的意思没变,而且颇具

5、趣味。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4、对联的禁忌忌同字。即上下联不能有相同的字。如“科学能致富”对“艺术能修身”就犯忌。【优秀对联赏析】上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下联: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赏析】用比喻手法,以天为盘星为子,地为琵琶路为弦,气象宏大,豪迈之情溢于言表。上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下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赏析】这副对联用四个节气-大雪、霜降、小雪、清明和两个节日-端午、重阳组成。一寒一暖,形象分明,谈天说地,意境优美。 奇妙的对联课后练习巩固案A1、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1、扫千年旧习 树一代新风 2、祖国江山好 大地气象新 3、春晖盈大

6、地 正气满乾坤 4、科学能致富 勤劳可发家 5、爆竹声声脆 祖国日日新 6、处处春光好 家家气象新 7、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8、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二、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上联适当调整。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 /看池边绿树 /此间有尧天舜日。调整为: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三、根据对联的特点,判断下列对联中的错误并改正。1上: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香

7、2上: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到来3.上: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下)下:冷眼吴敬梓观世,儒林外史丑恶讽 (上) 吴敬梓冷眼 讽丑恶四、下面是一组行业对联,请连线,使它与相关行业对应。千秋伟业千秋福 看来老眼不生花 裁缝店察及秋毫如照烛 不惜架上药生尘 照相馆一剪喜成百家愿 却是顶上功夫 理发店但愿世间人长寿 寸尺巧量万客心 钟表店体态须眉都活泼 一寸光阴一寸金 眼镜行虽云毫末技艺 心神毫发不参差 中药铺5、 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运用悯农诗句,将上联补充完整。上联: 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弃之可惜;下联: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 量力而行。

8、对联趣事 唐伯虎的故事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对道: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另有笑笑录云,唐伯虎为一商人写对联,曰:“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 其人嫌该联表达的意思还不明显,不太满意。唐伯虎给他另写了一副,曰: 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其人大喜而去。蚊子、虱子,皆为嗜血动物,人人见而厌之。以此比喻生意和铜钱,形象不言而喻。此商人居然“大喜”,足见其无知与浅薄,联趣正在这里。此联除用比喻外,还用了重言(队,越)。 明朝大画家、大诗人唐伯虎,他风流成性,为了

9、秋香,他自称是一个落泊的公子,卖身到华府为奴,改名华安,在华府他是书童,终日伴公子华文和华武读书。有一天,华太师带了两个儿子,还有教师爷和一群奴仆去春游,他游兴正浓,他想考一考自己的儿子学业学得怎样,他看见园里到处是蒲叶、桃树和葡萄,便随口吟出上联来: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谁知这华文华武兄弟俩是一对活宝,自然是张口结舌,对不出来。那师爷是奉承的高手,平日只知溜须拍马,他见自己的学生对不出来,马上恭维说:“太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文才盖世无双,这上联虽然是信手拈来,但是这是绝对,蒲叶和桃叶的谐音组成葡萄叶,草本木本又指出了它的科目,这实在是一首绝联,任何人都无法可对,佩服!佩服!”唐

10、伯虎听了,独自在那里哂笑,华太师得到师爷的恭维,正在沾沾自喜,看见华安哂笑,勃然大怒道:“大胆的奴才!你为何哂笑?难道你能对此联?”唐伯虎跪下禀道:“让奴才一试!”他边走边观花园里的景致,目光在那两旁的花丛中观察,哦!有下联了,他随说出:“梅花、桂花、玫瑰花”但念到此卡住了,华太师说:“对下去!”唐伯虎张口结舌,汗流浃背,尴尬非常,快要难住了,突然看见自己心爱的姑娘,秋香和另一个名叫春香的丫头站在华太师身旁,他脱口而出曰:“春香、秋香!”华太师点头赞道:“梅花桂花的谐音是玫瑰花,春香、秋香又指出它们开花季节,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对得好,对得好呀!华安!回去可领奖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