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专题四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试题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91709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专题四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专题四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专题四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专题四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专题四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专题四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专题四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必修三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 D.实业救国思想2.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3.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

2、中山之所以受到人民的爱戴,就是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大潮流,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顺应的是当时世界的()A.政治民主化潮流 B.民族主义潮流C.社会主义潮流 D.经济全球化潮流4.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A.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 B.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5孙中山说:“仆之素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以社会主义为归宿”,“我希望看到人民大众的生活状况获得改善,而不愿帮助少数人去增殖他们

3、的势力,直至成为财阀”。为此他提出了(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节制资本 6.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7.“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所谓中华民族的新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这句话出自()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4、.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D.新民主主义论8“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其中的“驱除鞑虏”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发展资本主义 B推翻专制统治 C建立民主政治 D实现民族独立9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共和主义 10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和母亲李萍避走大漠,时蒙古人称汉人为“阿其那”(狗),“塞斯黑”(猪),到满人统治时期,汉人的情绪爆发最激烈的体现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11“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

5、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12孙中山曾说:“古时所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要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故忠字的好道德还是要保存。”由上文可以看出孙中山对待传统道德的态度是()A全盘继承 B全盘否定 C古为今用 D一分为二13“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

6、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 )A同情农民疾苦 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抑制贫富不均 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14“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A.消灭私有制的科学社会主义 B.“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15 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 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 B走十月革命道路 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16孙中山说:“凡本

7、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17“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历史这样回答他(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

8、营,建立和巩固政权”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18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A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 B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19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党开始也是不懂得农民工作的 重要性,把城市工作放在第一位,农村工作放在第二位。”此处的“开始”是指( )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

9、期20“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过渡时期21毛泽东在某著作中强调:“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

10、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该著作创作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22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同时还是文学家、艺术家。下列诗句中含有其“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C“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3. 某部历史著作写道:“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

11、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C新民主主义论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24.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四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三阶段的理论的贡献在于( )A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C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2、25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26据邓小平年谱记载:“819”事件的第二天,邓小平同江泽民、李鹏等领导人进行了一场谈话: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老祖宗不能丢,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为此,邓小平和党中央的行动是 ()A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B决定拨乱反

13、正C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南方谈话和召开十四大271985 年,邓小平再度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是他的著名论断。下列说法中,符合“猫论”的是( )A“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 B“买醋的钱不能买酱油”C“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D“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28江泽民说:“如果没有,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B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C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D创造了中国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29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