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播种适期合理选择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6915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麦播种适期合理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麦播种适期合理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播种适期合理选择(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麦的播种适期,一般是指秋季昼夜平均气温稳定降到 18播种为宜。在此范围内,先播半冬性品种、后播春性品种。可利用秋冬适宜的温光等自然条件,冬前形成壮苗,有利于安全越冬,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粒重。眼下正值小麦播种关键时节,全省小麦自北向南已开始播种。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对播种期的要求,针对农民朋友们普遍关心的小麦适期播种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根据不同地区和茬口选择适宜类型的小麦品种。1、淮北地区,该地区的旱杂粮如大豆、芝麻、玉米等早茬作物已在 9 月中下旬收获,在小麦秋种品种选用上以半冬性品种为主,并适当增加弱冬性品种的比重,以充分利用早茬口良好的墒情和光热资源,实现早播高产。对于山芋、

2、棉花等腾茬过晚的地块,选择春性品种种植。2、淮北中南部、沿淮地区,可根据茬口早晚,种植半冬性品种或春性品种。由于今年气候条件较好,可适当增加半冬性品种的种植面积。3、江淮地区,以春性品种为主。二、根据品种类型,安排适宜的播种期。不同类型的品种有不同的适宜播种期要求。其中弱冬性品种可提前到 9 月底,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 10 月上中旬。春性品种推迟到 10 月下旬到 11 月上旬。高产栽培一般要求在适宜播期范围内争取早播,但一些综合性状好、但抗冻性较差的春性品种,如郑麦 9023、皖麦33 等应特别注意防止过早播种。三、配套栽培技术。对于淮北早茬口的地区,可重点推广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和氮肥后移技术。精量、半精量播种,有利于促进小麦越冬前的有效分蘖,形成多穗与大穗;“氮肥后移”,可增加蛋白质含量,提高小麦质量。沿淮、江淮地区,要重点推广稻茬麦浅旋耕机条播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平衡施肥技术等节本增效技术,可在茬口紧张时争取季节,确保适时播种、出苗,提高产量和品质。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