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鹿和狼的故事.doc

上传人:学习****样 文档编号:12689349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鹿和狼的故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鹿和狼的故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鹿和狼的故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鹿和狼的故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鹿和狼的故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鹿和狼的故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鹿和狼的故事.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鹿和狼的故事鹿和狼的故事被选进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4课,作者是胡勘平。这篇文章讲述了20世纪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因为发布了一项错误的命令,导致凯巴伯森林生物链不平衡而引起的巨大后果。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鹿和狼的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鹿和狼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3、体会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明白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听过有关狼

2、的故事吗?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的消灭,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二、自学课文,提出自学要求1、读通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再不懂得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三、学生自学、思考四、小组讨论,交流以上思考题,集体汇报交流五、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1、读了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好友那些你懂得地方2、提出不懂得地方,解疑3、指名复述发生在海巴伯森林的故事六、重点讨论1、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完全消灭凶残的狼?”再度课文,用课文中的

3、话来回答2、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之间的相互关系(1)、什么叫制约?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狼和鹿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2)、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找到描写这些情景的段落,反复读读,想象一下,那时怎样的情景?能用自己的话给大家描述一下吗?见到如此情景你想说什么?(3)、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还看过还听过类似鹿和狼的故事这样的事例吗?试着讲一讲七、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八、作业:写写读了这片课文的感受,同学之间交流板书:鹿和狼的故事狼吃

4、鹿消灭狼鹿吃植被林毁鹿死不能违背生物界发展规律鹿和狼的故事教案二一、教材分析:鹿和狼的故事是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以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导致巨大生态灾难为例,阐述了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这一客观规律。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狼和鹿的故事。第二部分讲鹿和狼与森林的关系。第三部分讲人们对狼与鹿的认识同现实相悖,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增强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3、领悟作者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

5、明道理的表达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教学难点:领悟作者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四、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 阅读文章1、回顾本单元学习主题珍爱我们的家园。2、默读课外拓展文章生命之网,思考交流:你读懂了什么?3、过渡语: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今天我们要读的这个故事却告诉我们另一种看法。让我们一起走进鹿和狼的故事吧。二、收集成语 梳理积累1、多媒体出示鹿和狼的图片,问:你喜欢谁?为什么?2、你能说几个带“鹿”和“狼”的成语吗?3、学生交流:群雄逐鹿、獐麋马鹿、逐鹿中原、鹿走苏台、

6、秦失其鹿、鹿死谁手、指鹿为马;杯盘狼藉、鬼哭狼嚎、狼心狗肺、如狼似虎、狼狈不堪、狼狈为奸、声名狼藉。4、学生开火车读成语卡,要求都准字音。5、出示ppt,认读成语,强化巩固。6、出示ppt,积累有关狼的歇后语。7、请同学们默读这些歇后语,你发现了什么?8、学生归纳:这几条写狼的歇后语都是贬义的。9、老师归纳:看来人们对狼这种动物真的没啥好印象。狼在人们心中是凶残的,但在森林的眼里狼是什么样的呢?三、默读课文 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老师提示:要说清谁、干什么、结果怎样。3、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指名回答,同桌练说,训练到位。)四、自读自悟 明白道理1、自读课文,思

7、考:罗斯福保护鹿的政策为什么会失败?2、合作交流:把你的想法和感受与小组成员分享。3、老师小结:罗斯福下令捕杀狼,凯巴伯森林六千只狼先后毙命,而鹿大量繁殖,过多的鹿超过了森林的供养限度,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系统,所以森林被毁了,鹿得不到食物,再加上疾病的蔓延而逐渐死亡。4、造成这样的局面并非罗斯福总统所愿意的,现在他想听听大家的建议。(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5、研读末段,划出几层含义。6、读一读所划句子,说一说故事道理。7、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8、老师梳理观点并板书:不可或缺、尊重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五、拓展阅读 强化认知1、狼是罪恶的化身,我们一厢情愿地把狼赶尽杀绝又会猛然发现还得“引狼

8、入室”!这是怎么回事?请打开资料袋,阅读凯巴伯森林的现状。2、读拓展文章,谈切身感受。3、老师小结:“事物本无尽恶,也无全善。”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大家应该告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要尊重动物、植物、微生物请你们结合自己的理解、材料,写一则保护生态平衡的公益用语,看谁写得最吸引人,最能令人震撼。4、拓展阅读澳大利亚的蝴蝶。默读短文,思考交流:读了故事,你懂得了什么?5、归纳总结:自然界中动植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我们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自觉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六、延趣拓展 升华主旨1、讲一讲生活中动、植物相互联系

9、、相互制约的例子。2、拓展阅读善待海洋 保护自己、相濡以血等同主题的文章。鹿和狼的故事反思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鹿和狼的故事执教过程中,我以此理念为指导设计教学环节,力争使课堂教学在“教与学”的方式上有所变化。一、自主搜集成语,主动建构语言。如在开课导入时,我询问学生:“你听过或看过有关鹿或狼的故事吗?在你印象中,鹿和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谈对鹿和狼的认识,并给“鹿”和“狼”加上修饰词,说几个有关“狼”和“鹿”的成语。学生把课前收集的

10、成语做成卡片贴在黑板上。课堂上学生通过齐读正音,开火车识记的方法强化积累成语。设计积累成语环节的好处有:第一,成语是浓缩的历史,学习和运用它能使我们知古鉴今,以史为镜。成语中有大量历史故事和历史典故,了解了一个成语,就等于了解了一个历史故事或一段精彩的历史。 第二,成语是我们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它能教会学生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大多数的成语饱含着生活的哲理,学习和应用它,会培养学生平和的心态、洁净的心境、良好的修养。第三,学习成语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比如学生在写作时准确的理解和运用成语,能使文章既言简意赅又充满哲理,从而促其成长。第四,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并准确的理解和运用,可以极大地

1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能力,改善与人沟通的方法。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这些有赖于良好的语言表达。而学习掌握和运用好成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言交流中恰当的用一些成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神奇作用,可能会使尴尬的场面变得轻松愉快,也可能使剑拔弩张的双方冷静下来握手言欢。二、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构建大信息容量的语文课堂。在词语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搜集积累成语外,还拓展了有关狼的歇后语。如:狼头上长角装样(羊);狼狗打架两头害怕;狼夸羊肥不怀好意;狼看羊羔越看越少;狼行千里吃肉本性难移;狼吃狼冷不防;狼窝里养孩子性命难保 ;狼窝里的肉难久留。学生读得兴趣盎然,同

12、桌互相提问,引发了学习歇后语的热潮。评课时朱校长也对此环节提出了好的建议:如果教师能在指导学生读了歇后语后顺势利导,让学生想一想这些歇后语的词性,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关于狼的歇后语表达的意思都是贬义的。顺势联系课文内容,老师可以追问学生:可见狼在人们心目中是凶残、狡猾的,是坏形象的代表。那它在森林的眼中是一个什么角色呢?这时学生走进文本阅读故事就顺理成章了。此教学环节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从学生的固有经验和习惯思维出发,解读出鹿和狼的童话角色以及其深入人心的习惯看法,以此与课文所讲述的真实事件构成认知和情感上的巨大落差,形成阅读张力,营造了强烈的阅读期待。积累学习歇后语,不仅丰富

13、了学生语言的表达方式,还巧妙地结合了文章主题的学习,可谓一举多得。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有成语、歇后语的积累拓展,还有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袋的拓展。如:谈到罗斯福政策失败的原因,补充学习了罗斯福的“引狼入室”计划。让学生明白,人类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犯下的错误,并且采取了补救措施,趁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环保教育。为了让学生对生物链有所了解,在学文前先让学生阅读生命之网,在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后再开展教学,这样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就不那么吃力了。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推荐阅读同主题文章澳大利亚的蝴蝶,让学生谈谈故事揭示的道理,说说今天阅读这类文章的收获。课后作业也推荐了阅读文章善待海洋 保护自己相濡以血,让学生的阅

14、读从课内走向课外。主题拓展阅读整合了多方面的课程资源,多角度演绎阐释主题,扩大了学生阅读的数量,提升了阅读的品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言素养,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教学设计上花了些心思,努力使课堂有所变化,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但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语文应该是思想性和语言性的统一,应让语文的思想性与语言性统一在一起,二者不可偏废,也不可分离。可这篇课文似乎更侧重思想性的教育。因此,我想教这样的课文如何做到思想性和语言性的有机结合?既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美,也让学生能够

15、感受到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思想,这是我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考虑和注意的。拓展资料袋生命之网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哪里的植物种类丰富多彩,哪里的动物就成群出没。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植物还为动物提供栖息的场所、掩蔽的地方;动物也会帮助植物传授花粉,播撒种子,啄除害虫。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英国乡村曾经观察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凡是猫养得多的地方,那里的红三叶草就长得特别茂盛。猫和红三叶草,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细心钻研的达尔文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原来,红三叶草是专门靠土蜂来传粉的;而土蜂酿的蜜,常常被田鼠偷吃,还破坏了蜂巢。这样,田鼠多了,土蜂就少了,红三叶草传粉的机会也少了。鼠的天敌是猫,猫多了,鼠少了,土蜂就多了;红三叶草传粉多了,自然就长得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