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 专题2第2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练习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88857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 专题2第2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 专题2第2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 专题2第2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 专题2第2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 专题2第2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 专题2第2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 专题2第2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练习)1、“它徒有其冲动的反抗热情,而没有看到历史的进化趋势,不了解科学的革命方法,所以失败。”“它”指的是()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义和团运动虽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但其又带有盲目排外的落后色彩。答案:C2、1900年6月初,在英国的汉学家道格思爵士认为“每一则来自北京的电报都使这样一种事实更加明显,中国邪恶的渊源是慈禧太后”。“北京的电报”所谈及的内容最有可能是()A“京、津民众排外事件”B“东方雄狮的觉醒”C“联军战事行动迟缓” D“4.5亿两,中国的慷慨”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00年6月初”和电报内容“中国邪恶

2、的渊源是慈禧太后”说明这一时期由于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得到清政府的支持,给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故A项正确。答案:A3、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致远”号撞向敌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义和团战士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C掀起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解析:第一、二幅图片反映中国的军民抗日,第三幅反映了义和团战士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答案:A4如图为三元里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的纪念馆外景。这次斗争反抗的外国侵略者是()A法国B英国C日本 D俄国解析:本题实际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三元里斗争发生在鸦片战争时期,侵略者是英国。答案:B5、击败阿古柏后,左宗棠曾说:“天陇

3、新平,不及时规还国家旧所没地,而割弃使别为国,此坐自遗患。”清政府依据其建议,采取的政策是()A率兵收复新疆B设置新疆行省C在哈密建立抗俄基地 D建立西安行辕解析:清政府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事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设立了新疆行省,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答案:B6清朝林福祥平海心筹记载:“初十日辰刻(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十),逆夷抢劫,予闻锣声不绝,即带水勇应之来会者众数万,刀斧犁锄将夷兵困在垓心矣。”此记载反映了()A三元里抗英斗争B义和团运动C反割台斗争 D旅顺大屠杀解析:道光二十一年即1841年。1841年三元里抗英群众曾围困英军。B、C、D三项发生在光绪年间。答案:A7近代西方观察家曾

4、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解析:中国民众救国救民意识没有充分觉醒,符合题干主旨,故选B项。答案:B8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B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解析:因仇视新法而排外,这不利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故A项正确。答案:A9下面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

5、期的一幅漫画及画面内容说明。这次战争结束后,“大饼”的主人()图中的“大饼”代表着当时任人宰割的中国,而围着大饼的是手中握有刀具的列强,他们迫不及待地等待对“大饼”动刀。漫画很好地展现了“大清”那不堪一击、任人宰割的景象。A.“寿终正寝” B“成为木偶”C“支离破碎” D“日益强壮”解析:八国联军侵华后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工具,因此,漫画最能反映清政府“成为木偶”。答案:B10“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赞颂了()A左宗棠收复并建设新疆来源:Zxxk.ComB曾纪泽收回伊犁C刘永福抗日斗争D邓世昌英勇海战解析:从材料中“大

6、将筹边”“湖湘子弟”“玉关”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是赞颂了左宗棠收复并建设新疆。来源:Zxxk.Com答案:A11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但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察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根据材料中“入都”可知“洋兵”侵入北京,再根据“光绪二十七年”可判断是八国联军侵华。故选D。答案:D12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C

7、反割台斗争 D天京保卫战解析:关键信息:近代前期、保卫国土、不令倭得。A项是中国人民的抗英斗争,可排除;黄海海战是中日海战,但不符合“纵使片土之剩不令倭得”,故排除B项;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符合题干要求,故C项正确;天京保卫战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太平军为保卫天京进行的防御战,故排除D项。答案:C【阅读下列材料】13、材料一下面是一幅西方人所画的有关义和团的漫画,请观察分析。材料二(孙中山)认为,在义和团的排外主义中表现了“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服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材料三

8、盖中国数千年在沉睡之中,今大梦将觉,渐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之思想,故义和团运动,实由其爱国心所发,以强中国,指外国人为目的者也。虽此次初起,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非无故也。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又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赫德中国实测论请回答:(1)材料一漫画的作者要表达对义和团的什么态度?漫画所传达的信息有哪些与历史事实具有一致性?(2)材料二、三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3)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义和团运动最重要的意义。答案:(1)表现了作者对义和团的嘲笑与鄙视。义和团对外国侵略者毫不

9、畏惧,奋勇杀敌;义和团相对于外国人而言,武器装备落后;义和团不能正视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关系。(答出两点即可)(2)两者都肯定了义和团所表现出的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及其对中国人民的激励作用。(3)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一位爱国志士绘制的时局图。(见下图)材料二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状况?这说明了什么?(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答案:(1)状况: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说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殖民地。(2)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沉重地打击了列强在中国的势力,列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列强由直接控制中国转变为在华扶植代理人。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