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五讲义: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88757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五讲义: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五讲义: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五讲义: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五讲义: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五讲义: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五讲义: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五讲义: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 Word版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我国生物灾害的地理分布。2.了解我国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3.了解我国生物入侵情况及危害。一、农作物病虫害的成因(一)农作物病虫害1.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病虫害有小麦的锈病、水稻的稻瘟病以及棉花的棉铃虫病等。2.农作物病虫害东部重于西部。3.棉铃虫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棉花产区,黄河流域棉产区和新疆棉产区受害尤其严重。4.我国水稻灾害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二)森林病虫害1.主要害虫:危害我国森林最主要的害虫为松毛虫。2.分布:松毛虫发生频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1.1979年,美国白蛾从辽宁丹东进入我国,随后相继在鲁、陕、冀、沪等地出现,对这些地区的园林绿化

2、和林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它们的四龄幼虫可危害300多种植物,具有暴食性,成片的树林常被横扫一光。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今后我国在引入新的物种时应注意什么?答案这说明进入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原地区的生态平衡,该现象称为“生物入侵”。对此应该不盲目从国外引入新生物;加强生物的入关检疫;大力铲除入侵的有害生物。1.读教材P55图2.41中国小麦锈病病害,分析小麦锈病有哪些类型和特点?答案小麦锈病主要包括条锈、叶锈和秆锈,在我国各麦区均有发生,灾情东部重于西部。2.读教材P56图2.42中国水稻病害分布,水稻病害的分布区有哪些?水稻的三大病害是什么?答案(1)我国水稻病害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

3、以南。(2)水稻的三大病害: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3.森林病虫害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森林病虫害的分布与地形、气温有关。油松毛虫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处,第二级阶梯以上的高海拔地区(除新疆北部外)没有。落叶松毛虫分布在中温带、寒温带,赤松毛虫分布在暖温带,马尾松毛虫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农作物病虫害形成的主要原因【迁移应用1】美国白蛾原产于同属北温带的美国中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随美国士兵装备物资来到亚洲,给我国林业和农业生产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历来是我国林业部门重点监测的虫害之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原产于美国的美国白蛾在中国形成灾害,这反映出自然灾害的特征是()A.区

4、域性 B.广泛性C.严重性 D.联系性(2)美国白蛾在我国形成灾害而在美国不成灾的原因是()A.美国灭虫技术高B.美国气候不适应C.我国缺少天敌D.我国食源广泛答案(1)A(2)C解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我国和美国同属北温带,气候条件具有相似性,适应美国白蛾的繁殖和生长,而我国又缺少白蛾的天敌,以至其泛滥成灾,这体现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特征。二、蝗灾与鼠害1.蝗灾(1)类型:蝗灾中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俗称“蚂蚱”,其中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华北和华东沿海各省,对我国危害最大。(2)蝗灾重灾区:黄淮平原的农业区。(3)蝗灾的发生与旱涝的关系:在一些年份,若前期干旱少

5、雨利于雌蝗产卵,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爆发。2.鼠害鼠类危害区分布地区造成鼠害原因常见鼠类喜湿鼠类危害区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华东和华南的全部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开发历史悠久,主要农业区褐家鼠、小家鼠耐旱鼠类危害区西北区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东北、华北边缘地带降水少、气候干旱小家鼠、黄鼠2.人们利用化学药剂进行灭鼠,但收效甚微,为什么?答案化学防治易造成新的环境污染;易杀伤鼠类的天敌;使鼠虫产生抗药性。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新社呼和浩特2014年6月11日电内蒙古气象局11日对外宣布,受近期气温偏高、降水频繁、土壤温湿条件给虫卵孵化出土提供了“温床”影响,内蒙古马兰察布当

6、地蝗虫发生面积已达300万亩,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材料二阅读教材P58图2.45“中国飞蝗的分布”。(1)哪种类型的飞蝗对我国危害最大?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蝗灾与旱涝灾害有何关系?(3)蝗灾会造成哪些危害?答案(1)东亚飞蝗对我国危害最大,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南沿海各省。(2)如图(3)蝗灾不仅危害农作物和农田,而且还对草场、森林造成严重威胁。蝗灾的发生条件与地区分布【迁移应用2】我国黄淮地区洪涝过后,水位降低,天气变干,出现大量适于某种害虫生活和繁殖的荒地、草滩,引发害虫灾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材料中提到的“某种害虫”应为()A.老鼠 B.蝗虫C.松毛虫 D.黏虫(2)此害虫的习性

7、是()A.群聚和群迁B.单独行动C.群聚和独迁D.既不群聚也不群迁(3)此种害虫大量繁殖的自然因素是()A.农作物众多B.害虫天敌多C.气象条件有利D.人类防虫害意识差答案(1)B(2)A(3)C解析蝗虫的发生与旱涝关系十分密切。洪涝过后水位降低,退水区特别适宜蝗虫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根据材料可以确定为蝗虫,蝗虫大量繁殖得益于有利的气象条件。蝗虫具有群聚和远距离迁飞的特点,所到之处对农田、草场和森林造成严重威胁。蝗灾与旱灾密切相关俗话说,“旱生蚂蚱涝生鱼”,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雌蝗产卵,而后期

8、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爆发。1.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空间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东部重于西部夏季重于秋季南部重于北部冬季重于春季A. B.C. D.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要求是空间分布特点。2.下列属于我国棉铃虫常年重发区的是()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C.辽宁 D.四川答案A解析棉铃虫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主要棉花产区,以黄河流域和新疆棉产区受害尤为严重。3.黄淮平原农业区域为重蝗灾区的原因主要是()A.农药灭虫效果差 B.旱涝灾害多发C.飞蝗天敌少 D.周边地区飞入多答案B解析蝗虫的发生与旱涝关系密切,黄淮平原又是旱涝灾害多发区,因此成为重蝗灾区。4.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是 ()A.原始森林

9、面积大B.森林树种组成多C.单一人工林太多D.森林抗虫害能力差答案C解析单一人工林易遭受病虫害 。5.我国东北地区农林区病虫害较少的原因是 ()A.纬度高,气温低 B.生物天敌多C.人口多,诱捕多 D.农业灭害强答案A解析东北农林区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的一大优点就是病虫害少,这和它所处的纬度位置有很大关系,由于纬度高,冬季漫长而寒冷,病虫难以越冬,因此,东北有发展绿色农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6.关于我国鼠灾的正确叙述是()A.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包括小家鼠、黄鼠等B.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包括华东和华南的全部、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C.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的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D.

10、我国鼠灾发生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主要危害林业答案B解析我国的鼠灾具有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的特点,其主要危害农作物、草原、森林和人体健康;其中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包括褐家鼠、小家鼠,集中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华东和华南的全部;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包括小家鼠、黄鼠等,集中分布于西北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以及东北和华北区的边缘地带。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14年6月11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表第 17 期植物病虫情报。据各棉区病虫害测报区域站监测,今年一代棉铃虫总残虫量在黄河流域大部和长江流域部分棉区偏高,新疆棉区总残虫量偏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新疆南疆转Bt棉种植面

11、积比率大,对二代棉铃虫起到明显控制作用,结合棉花长势和6月份天气条件综合分析,预计今年二代棉铃虫在山东南部、河南东部、河北南部等地为偏重发生,黄河流域其他棉区、新疆棉区和安徽沿江东部及淮北北部为中等发生,长江流域大部为偏轻发生;全国发生面积约2 000万亩。材料二我国棉铃虫病害分布图。(1)我国大部分地区棉铃虫危害较重的时期是哪几个月?为什么?(2)我国常年发生棉铃虫病害的地区主要有哪些?新疆主要表现为什么形式的棉铃虫病害?(3)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大,却不是常年发生棉铃虫病害的地区,其原因是什么?答案(1)68月。因为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2)山东、河南、河北南部、江苏和安徽北部、陕西渭

12、河平原等地。大棉铃虫害。(3)新疆地处内陆腹地,降水稀少。解析根据棉铃虫病害多发生在多雨期,再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雨季进行比较,就可以推测出棉铃虫危害较重的月份;我国常年发生棉铃虫病害的地区和新疆棉铃虫病害的形式可通过阅读“我国棉铃虫病害分布图”判断得出;新疆较少发生棉铃虫病害的原因可通过对当地降水特点的分析得出。 教材P60思考提示:1.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当地常见的生物病虫害类型及危害状况。如:在内蒙古草原常发生蝗虫灾害,蝗虫将牧草全部或部分吃光,不仅减少了地上生物量,造成畜群因草料短缺而掉膘或死亡,而且还进一步造成地表裸露,加剧风蚀沙化。2.洗菜时先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

13、对于菜叶一定要掰开去洗,对于果、根、茎等,可用果蔬洗涤剂或果蔬消毒液清洗,但要适量使用消毒液,并反复用清水冲洗干净。 基础过关蝗灾和鼠害是广泛发生的两种生物灾害,它们不仅危害农作物和农田,还对草场、森林造成严重威胁。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蝗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干旱有利于蝗虫产卵B.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灾害C.蝗灾曾与水灾、旱灾一起被称为三大自然灾害D.蝗灾经常与台风灾害链性发生2.关于我国鼠灾的正确叙述是()A.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包括鼢鼠、鼠兔等B.我国森林鼠害较重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C.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的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D.小家鼠、黄鼠属于

14、喜湿鼠类答案1.D2.B解析第1题,干旱利于蝗虫产卵,故蝗灾经常与旱灾链性发生。第2题,鼢鼠和鼠兔是草原鼠类,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喜湿鼠类主要有褐家鼠、小家鼠等。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老鼠损失贮粮3 500多万吨,因鼠害减产5 000万吨,足够3亿人吃1年。此外,老鼠还是各种鼠源性疾病的传染源。全球90%的鼠种,携带着200多种病原体,能使人致病的病原体主要有57种。据此回答35题。3.上述材料中的损失主要是由_造成的()A.家鼠 B.田鼠C.草地鼠 D.森林鼠4.下列有关鼠类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鼠类会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的安全B.鼠类传播禽流感,危害人类健康C.森林鼠和草地鼠分别破坏森林和草原D.鼠类糟蹋粮食,造成农作物减产5.鼠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已造成很大威胁,我们应加强灭鼠保粮工作,下列措施中最科学的是()A.加大毒鼠强的投放力度B.人人参与,捕捉老鼠C.将地面硬化,让其无藏身之地D.生态灭鼠,保护和饲养老鼠的天敌答案3.B4.B5.D解析第3题,材料中提到的损失主要是粮食损失,因此主要是由田鼠造成的。第4题,禽流感主要由鸟类传播,因此不属于鼠灾危害。第5题,灭鼠工作应该采取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措施,A项会使鼠类抗药性增强,同时会杀灭其天敌;B项单靠人力捕捉远远不够;C项不利于生态保护。历史时期淮河流域的虫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