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88603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疆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疆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疆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疆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缺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学科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60分)1.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模拟实验探讨了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B相同时间内,NaOH在不同大小琼脂块中扩散的深度可以反映物质运输的效率CNaOH在不同大小琼脂块中扩散的速率是相同的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看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低2下列关于细胞增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过程中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就能抑制着丝点的分裂B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存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D细胞分裂都

2、有染色体的复制,无丝分裂不出现纺锤体3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染色单体D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不含染色单体4.下图物质变化示意图中,哪个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 ) 5.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

3、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6. 人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那么胰岛细胞中 ( ) A.只有胰岛素基因 B.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C.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 D.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7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红蛋白和生长激素的合成能够体现“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B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C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为原癌基因是细胞癌变的原因D多细胞生物的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8右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B正常

4、情况下,的成分保持不变C抗体主要存在于中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处的液体会减少9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体液包括A液、B液和C液 B图中CO2浓度最高的是3中的液体C从B液中可提取得到红细胞 D1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相同10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血液中钙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 B环境温度下降,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饮食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D寒冷时,身体不由自主地打寒颤1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描述,不完善的是()A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

5、致地正常运行C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保持相对稳定12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甲图中,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甲图的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13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

6、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4右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现象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15学习了“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的科学史,你认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促胰液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激素,由胰腺分泌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可引起胰液增加A B C D16.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

7、的能量供应,保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请据下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注: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A.图中是胰岛B细胞,是胰岛A细胞,是肾上腺B.所分泌的物质和所分泌的物质在功能上有着相互协同的关系C.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D.所分泌的物质若增加,则将抑制分泌物质17下列关于人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影响 B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C体液调节速度较慢 D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18一般来说,当人们吃的东西过咸时,其体内的()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8、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19右图中分别代表某种激素。下列有关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寒冷的环境中,的分泌增加B动物迅速奔跑时产热增加,体温就维持在比正常值高的水平C寒冷环境下动物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体温恒定D给动物注射,反馈调节使和的分泌减少20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B.淋巴细胞包括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C.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D.溶菌酶、淋巴因子和抗体都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21.近日,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抗原分子可刺激机

9、体发生免疫反应,并能诱导效应T细胞破坏胰岛B细胞,最终引发I型糖尿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能识别并传递该抗原B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该抗原结合后形成沉淀C该抗原引发的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DI型糖尿病患者血浆渗透压降低22.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有计划地接种“甲型流感疫苗”,接种该疫苗后在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A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BT细胞受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受刺激后能特异性识别甲型流感病毒D“甲型流感疫苗”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23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

10、其他病原体感染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A B C D24.免疫调节在维持机体稳态中有重要作用,下列现象属于正常免疫的是()A类风湿性关节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C移植的器官被细胞免疫排斥 D过敏原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2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吲哚乙酸,并可以传递到达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B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C拜尔的实

11、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26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使()A茎尖芽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的能力发生改变B生长素在茎尖向光侧比背光侧含量高C生长素在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含量高D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力发生改变27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A甲直立生长,乙不生长,丙向右弯曲 B甲向左弯曲,乙不生长,丙向左弯曲C甲向右弯曲,乙不生长,丙向左弯曲 D甲向右弯曲,乙不生长,丙向右

12、弯曲28某小组开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订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不考虑()A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B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C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 D查资料或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29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度高于幼根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D用一定浓度的IA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30下图,如果茎a侧生长素浓度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A在OA段范围内 B在BC段范围内

13、 C在BD段范围内 D在BA段范围内二简答题(共40分)31、(10分)下图甲是细胞(“动物”或“植物”)的有丝分裂期图。(1)图甲中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2)甲细胞在分裂前期有条染色体,个DNA分子。(3)甲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均为条。(4)下图丙所示中,实线部分代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甲图相当于丙图的_段,这一阶段的变化特点是 _。32.(11分)人体进食后,胰液开始分泌。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下图为人的胰腺分泌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2)在上图中,食物刺激有关感受器,最终通过迷走神经(传出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乙酰胆碱是一种_。(3)图中酸性食糜可刺激小肠黏膜内的S细胞分泌激素X,X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细胞,引起胰液分泌,X是_,该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就被_,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4)饭后30分钟,大量的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正常人体胰腺组织中的 _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除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外,人体血糖的来源还包括:肝糖原的分解和_。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