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相信未来教师版学案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88315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相信未来教师版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相信未来教师版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相信未来教师版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相信未来教师版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相信未来教师版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相信未来教师版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相信未来教师版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级高一学科语文总课时2课题相信未来第_1_课时主备人蔡薇薇上课时间一、锁定目标 找准方向(一)知识和能力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朗渎体悟,理清思路,寻找意象,品味意境。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鉴赏通过诵读,领会诗歌的形象,体悟意境,把握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作者面对残酷的现实,始终不逾地热爱祖国,相信未来的爱国情怀和乐观精神,培养学生不管人生多么艰辛、命运多么坎坷,都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向命运挑战。二、自我构建 快乐无限1、走近作者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

2、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但历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诗,就像珍珠,越来越闪烁出灿烂的光芒。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这些写于六、七十年代动荡时期的诗篇,至今读来,还是那么完美,那么让人激动。在诗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态站在大风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发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

3、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从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 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2、走进时代食指的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后期,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并进入高潮的阶段,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的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之中,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处于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之下。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相信未来是食指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写

4、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在阴云密布的时代,相信未来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关于这首诗,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诗人才能在20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人字里行间。3、走进文本(1)朗读诗歌,自己理清本诗的写作思路。课文基本结构: 12节: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 痛斥现实 第3节:面对

5、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表明信念 第4节: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相信未来 第5节: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 第6节: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第7节: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决心战斗 (2)读了本诗,简单说说哪些语言打动了你?为什么?请在空白处摘录一二。三、合作探究 携手共进1仔细阅读诗歌,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 第1节: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4

6、节: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第5节: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2“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这样的诗句,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将现实的残酷、诗人的无助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和理想糅在了一起,表达了诗人绝望中诞生的信念,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感。 3从前三节诗歌的意象,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提示:贫困、落后、动荡、黑暗。 4“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用孩子的笔体写下”,有什么含义? 提示:“美丽的雪花”,那是“严冬”的亮色,尽管轻盈,却给

7、人寄望未来的美丽;“孩子的笔体”,尽管稚嫩,却是希望的种子,只要大海能托住太阳,就有希望。(不必求一致) 5三次“写下”“相信未来”有什么变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先是在“失望的灰烬”上写,再是“在凄凉的大地上”“用凝露的枯藤”写,表现出诗人什么都被剥夺了,处于极端贫困之中(也可以理解为精神);最后“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表明诗人有孩子似的纯真,仍然对未来存有不灭的希望和信心。 四、拓展提升 学以致用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以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江河、食指、芒克等先驱者为代表。

8、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主题多解多义等一些特征。朗读下面这首朦胧诗,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回答下面问题。 一代人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选自(黑眼睛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1“黑夜”象征什么? 2“黑色的眼睛”在这里有双重寓意,请用简要语言将这双重寓意写出来。3“用它寻找光明”作何解释?答案:1象征那场空前的浩劫。2.这双眼睛曾被黑夜所欺骗、熏染。这双眼睛在被欺骗之后发生了深刻的怀疑,渐渐有了一种适应力和穿透力。3.叛

9、逆五、我的收获一、锁定目标 找准方向年级高一学科语文总课时2课题相信未来 食指第_2_课时主备人蔡薇薇上课时间(一)知识和能力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朗渎体悟,理清思路,寻找意象,品味意境。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鉴赏通过诵读,领会诗歌的形象,体悟意境,把握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作者面对残酷的现实,始终不逾地热爱祖国,相信未来的爱国情怀和乐观精神,培养学生不管人生多么艰辛、命运多么坎坷,都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向命运挑战。二、自我构建 快乐无限1积累名句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

10、待人。 (陶潜杂诗) 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5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诸葛亮) 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9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0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谢朓) 1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 12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陆机文赋) 13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文心雕龙) 1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 1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1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11、(三国志) 2.基础过关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灰烬()瞳孔()阻挠() 果脯 ()游弋()摇曳()三、合作探究 携手共进1第4诗节人称为什么由“我”变成“她”? 提示:这是一个转折点,作品的视角由“我”转向了“她”。“她”就是未来,从未来看现在,现在就变成了历史,诗人期待的是“她”能拨去“腐烂的皮肉”看到“我们的脊骨”,从而能“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透过字面,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精神,同时他又想告诉人们,这一切是真实的、不可回避的。因此,尽管有“迷途的惆怅”,有“失败的苦痛”,但历史不可抹去,未来将会做出公正的评价。 2最后一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这一节句式

12、短促有力,节奏也明显地加快了,它是作品内在情绪的必然发展,也是其理想与信念的升华。 3如何理解本诗反复手法的运用? 提示: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明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每一节最后都由“相信未来”四个字结尾。而且用冒号把它们凸现出来,如音乐中的主题句反复出现,强化了作品的主旋律,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的主旨。4再读诗歌,体会本诗的主题思想。诗人以一个充满希望的关辉命题照亮了前途未卜的命运,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未来质朴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失望的灰烬”、“凝露的枯藤”为那个特殊的时代镌刻着墓碑,昭示着希望和未来,唤醒哪些对生活失望的人们,赞颂青年人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四、拓展提升 学以致用请认真阅读诗歌当你老了,为这首诗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阅读感受。当你老了食指当你老了已经步履蹒跚身后,是你走过的万里山川有你失足的令人心寒的山谷也有你爬起又登上的艺术峰巅当你老了梦中常见大海你就是船长又驶出平静的港弯继续在人生苦海中乘风破浪你比以前,更加沉着勇敢当你老了心境十分坦然昏花的老眼时常傲视着篮天仿佛在问 , 有谁像你一样历经磨难,写那些苦难的诗篇五、我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