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通灭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686736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制度)通灭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管理制度)通灭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管理制度)通灭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管理制度)通灭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管理制度)通灭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制度)通灭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制度)通灭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灭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 制:审 核:主管部门:领导会审: 2004.8.4目 录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矿井瓦斯管理制度2.防灭火检查制度 3.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4.矿井测风制度 5.矿井测尘制度 6.通灭队井下注氮工巡回检查制度7.通灭队防灭火灌浆巡回检查制度 8、通风管理制度矿井瓦斯管理制度 1.矿井瓦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健全专业机构,配足检查人员,定期培训和不断提高专业人员技术素质的规定:各级领导和检查人员(包括瓦斯检查员)区域分工巡回检查汇报制度、交接班制度,矿长总工程师每天阅签瓦斯日报的规定;盲巷、采空区和密闭启封等有关瓦斯管理制度的规定;爆破与巷道贯通时的瓦斯管理规定;矿井瓦斯

2、排放的有关规定及瓦斯监控装备的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矿井瓦斯抽放、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规定。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以保证有关规定、制度的贯彻落实。2.专职瓦检员的配备与要求1.装有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水平和煤层厚度小于0.8m的保护层的采煤工作面,经抽放瓦斯(抽放率25%)和增加风量已达到最高允许风速后,其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仍不能降低到1.0%以下时,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最高允许浓度为1.5%,必须配有专职瓦检员。2.凡是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的地点,都是容易发生瓦斯事故和出现各种隐患比较危险的重要采掘工作面。为此要求专职瓦斯检查员:要有较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3、;遵章守纪,必须在工作面交接班;必须随时进行瓦斯检查等工作,不准随意离开工作现场;严格执行“一炮三检”爆破制度;对采掘工作面内的通风、瓦斯、防尘、防火、防灾以及瓦斯监控系统等有关设施和装置负有维护与监督的责任;制止任何人的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要做到在一旦发现临时停风、瓦斯积聚、突出预兆或其他隐患情况时,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果断措施,妥善处置。3.瓦斯检查的“三对口”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及检查评定方法中规定的瓦斯检查“三对口”,指的是瓦斯检查员在检查工作中,必须做到井下检查地点的记录板、瓦斯检查员随身携带的检查手册和地点的瓦斯台帐(或调度日志)三者上面填写的有关情况和数据要完全一致,而不能出现矛盾、不符

4、或遗漏。“三对口”主要内容包括:检查地点和检查人姓名;检查日期、班次及每次检查的具体时间;检查结果,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空气温度以及规程和局矿规定要求检查的内容。4.瓦斯日报的审批制度规程规定通风值班人员必须审阅瓦斯班报,掌握瓦斯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应制定措施,进行处理。通风瓦斯日报必须送矿长,矿技术负责人审阅,一矿多井的矿必须同时送井长、井技术负责审阅。对重大的通风瓦斯问题,应制定措施,进行处理。防灭火检查制度1.每周开展一次防灭火检查。2.防灭火检查时必须由队干现场督促检查,杜绝空班漏检、虚报瞒报。3.检查采空区密闭内部时,必须测定温度、混合、沼气、一氧化碳、氧气浓度。4.检查密闭时认

5、真观察密闭墙体有无裂缝、是否脱皮掉渣、有无挂汗等现象,密闭是否漏风。5.检查结束时必须关闭观测管的闸阀,防止漏风。6.对巷道中的温度偏高、煤壁有挂汗现象以及有异味的区段,要详细检查,进行分析、超前预测、排除隐患。7.对高冒区、顶板破碎区要定期检查,如有问题,及时处理。以抑制煤体的氧化自燃倾向。8.做好详细记录,填好报表,及时报生产部、矿领导审阅。通灭队仪器、仪表管理制度1各单位使用的便携式瓦检仪由生产部统一集中管理,其他所有通风安全仪器、仪表由通灭队设立专室(或专柜)管理,通灭队必须指明一名副队长具体负责通风安全仪器、仪表的管理维修和保养工作。2必须保持室内清洁、明亮、干燥。备用常用工具、仪表

6、、材料。3仪器室内必须做到仪器、仪表摆放整齐,帐卡、记录齐全,帐物相符。每台仪器的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说明书、装箱单等手续齐全。室内必须建立仪器、仪表卡片,仪器、仪表管理台帐,保养校验记录,维修记录,领用记录,以详细记录每台仪器的维修、保养、校验情况。4仪器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各种通风安全仪器仪表的性能,并能很好的维修,要严格按仪器仪表说明书要求,对仪器进行检查、维修和校验,并及时充电、更换药品和电池。保养维修后的仪器要达到台台完好,发放出的仪器必须保证井下使用合格。5所有通风安全仪器仪表使用前必须全面检查一次。对光学瓦斯检定器每周校正一次,每周换药一次,每半年在法定计量单位进行一次校验;对便携仪

7、每十天标校一次,每半年清洗一次防尘金属罩;对风表每半年在国家认证单位验校一次。6对所有通风安全仪器仪表登记,专人专用,按证发放。各单位使用人员持本单位领导签发的证明由仪器管理单位统一发放,凭证领用。丢失发放证的人员,持本单位证明,交证件费后由原发证单位予以补发。7所用人员每次领用前要详细检查仪器的完好性,不完好仪器拒绝领用,所有仪器不得个人保存,升井后要及时交回保管室。要严格按使用说明及操作规程使用仪器,严禁摔打、碰撞、损坏仪器、丢失配件。所有仪器不得随便拆卸,不得转借他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下班后要及时汇报管理人员,并做好记录。 8 仪器管理人员不得将不完好仪器向外发放,回收仪器时要详细

8、检查,对有问题的仪器要及时维修;如仪器受到损坏,要联系交有关领导,按损坏程度进行处罚。矿井测风制度1、按煤矿安全规程及其执行说明的要求,进行全矿采掘工作面和其他进、回风巷道的风量测定,发现漏风及通风不合格的工程要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尽快处理。2、定期检查矿井通风系统、风速、风量、瓦斯等情况并提出改善意见。3、定期编制矿井通风系统图。4、按月度计划调配风量,向有关部门提出分配风量的基础数据,负责矿井通风巷道的路标和所有通风设施的检查。5、认真开展通风技术资料的观测,收集、统计、整理、管理工作,并妥善保管备查。6、旬、月测定的数据应及时填制报表,同时报送矿各有关部门,并做到记录牌板、手册、测风台帐

9、、报表四对口,每次测风数据都要填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版上。7、使用的仪表必须按规定校正,保证所测数据正确。8、仪表的使用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9、测风站巷道断面的测定必须随时校正,防止巷道变形,出现误差。10、认真分析矿井气温、气压变化和矿井有害气体与通风的关系,认真检查矿井的反风设施,必须保证矿井和工作面的合理配风要求。11.测定巷道磨擦系数及局扇性能,根据生产需要计算和调整风量。12、经常检查维护测风仪器仪表并且必须定期到国家法定计量机关进行校验,确保仪器仪表准确无误。矿井测尘制度1、每月开展两次粉尘浓度测定工作。2、对重点测点进行随时经常性的巡回测定。3、对采掘面和其他巷道的粉尘测定时,

10、必须测定全尘和呼吸性粉尘。4、将测定的数据及时填制报表,并登上记录牌,岩尘浓度如实测超限,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搞好综合防尘,并报告有关部门督促检查。5、每半年校正一次仪表,保证所测数据准确无误。6、测定数据正确可靠,不弄虚作假,记录详细,计算准确。7、测定数据填写齐全,清楚,按规定时间上报。8、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熟悉仪器性能,爱护保养好测尘仪器及附属仪表,保证灵敏好用。9、判断和分析测得的粉尘含量数据,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10、经常检查维护测尘仪器,及时充电,确保仪器完好。通灭队井下注氮工巡回检查制度 1.坚守工作岗位,按时上下班。根据生产需要及时打开闸阀注氮,不擅离职守。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

11、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熟练地操作,保证工作安全。 3.对井下注氮系统熟悉,检查维护到位,保证安全运转。 4注氮前注氮工必须提前入井,沿途检查输氮管有无螺栓松动及胶垫冲坏等管路故障并以此打开输氮管闸阀,使闸阀开启到最大位置。5连接软管必须缓慢圆滑盘曲 ,不得打死折,拐硬弯,以保证管路阻力最小。6准备工作做好后,电话通知调度室,注氮房开始注氮。7.注氮时,打开沿途闸阀并认真观察,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调度室、通灭队汇报8.坚持巡回检查制度,检查各类闸门是否灵活可靠。9.注意观察预埋地质管外露长度,钢丝绳完好情况,连接软管的吊挂情况。如不符合规定,及时整改。 10.现场观察,测定氧气浓度,必须使浓度符合规

12、定,防止氮气溢出,影响周围空间氧浓度。11利用插管注氮时,必须保证接头处绞扎结实,防止氮气溢出。12日常防火,惰化采空区氧化带,注氮流量为240-300M3/h.。当采空区出现CO并超限时,注氮流量应增大至300-600 M3/h。氮气纯度为97%以上。13、正在注氮的管路发现异常时,应立即通知地面注氮房停注。 14.换接管子时,严禁用手指摸两个法兰盘间隙及螺丝眼,防止错动咬手。15.注氮时,必须随身携带瓦斯检定器及测氧仪,随时检查瓦斯含量及氧含量。发现异常,立即汇报,按指示处理。16、通知地面停止注氮后,要关闭闸阀。17.认真填写当班工作日志,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防灭火灌浆巡回检查制度1.井

13、下灌浆观测工必须了解井下灌浆地点的巷道布置,管路的敷设,密闭位置、厚度、下浆点的分布、脱水线路及灌浆量和泥浆配合比例。 2 灌浆前认真检查管路有无堵塞、漏水,连接是否牢固、管路闸阀是否 灵活;灌浆区密闭是否完整;联络电话是否畅通。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灌浆前用清水冲洗管路15分钟;钻孔灌浆不得少于30分钟;初次下浆点不得少于1-3小时。 4.认真检查灌浆区的密闭压力,附近巷道支护的变化,瓦斯、出水、出浆、水温、管路下浆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报告矿调度室。5.正常灌浆应随时检查管路、闸门,保证安全作业,一般故障要当班处理完毕。6.正在灌浆的管路发现进浆不正常或管路发生故障时,应立即通知地

14、面停灌,但不能关上闸阀。利用附近放浆闸阀将浆放净后,再关闭闸阀。7.灌浆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检查:泄水处密闭情况、出水大小、水温及有害气体情况;泄水闸水闸墙是否完好,漏水大小;平巷泄水时,水沟必须清理干净;斜巷泄水时,要装泄水管,管径总面积应大于灌浆管净断面;回风系统灌浆时,必须随身携带瓦斯 检定器,随时检查瓦斯含量。当发异常时,立即汇报,按指示处理。8.过程中,井下与地面每隔1小时左右应联系一次。9.灌浆过程中,若发现密闭裂缝、漏水、漏浆应汇报调度室,通知停浆然后处理。10.倒换下浆点时,应首先检查所灌地点有无问题,先打开所灌点闸门,然后再关闭停灌点的闸门。11、通知地面停浆后,要压水冲洗管路,时间不小于15分钟,直到管路无水响或压力表降下方能离开现场1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坚守工作岗位,不脱岗、串岗,认真填写观测日志,交接班日志和各种报表。通灭队通风管理制度矿井通风管理工作必须根据矿井具体条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通风负责人、技术人员和各工种都应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范围和奖罚条件,以促进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为此应建立以下通风管理制度:1.通风机构健全,能满足矿井通防工作需要。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