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10我的家在哪里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86487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10我的家在哪里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10我的家在哪里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10我的家在哪里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10我的家在哪里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10我的家在哪里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10我的家在哪里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10我的家在哪里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我的家在哪里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抓住关键语句分析文章主旨。2、品味作家冰心平易自然、简洁含蓄的语言,感悟文中蕴涵的丰富哲理。(重点)3、体悟散文的对比手法和语言运用。(难点)【学法指导】品味语言,抓住关键语句分析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联想用心感悟文章的主旨。【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字音、字词积累:完成步步高P471、语言知识积累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知识:阅读步步高P47- P482、文本常识积累二、课堂研讨1、解题,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思考:课题是“我的家在哪里”,就是说作者想“寻家”,那究竟作者是如何寻家的?她找到了吗?她的家是怎样的?

2、2、联想与交流:根据课文的描述,找出相关语句,结合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描述一下冰心老人“灵魂深处的永久的家”是什么样子的?与现实中的家有什么不同?3、朗诵文章最后一段,思考:文章结尾处说“我这个人真是一无所有”,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她真的是一无所有吗,为什么?明确:三、课堂小结:本文通俗素雅,通过对梦中的家的描写和对现实的对照,表达出她渴望一个清淡、素雅、平和,充满亲情与温馨,又不受外界干扰的家。四、拓展延伸许多人都像冰心一样,一生不管走过多少地方,住过多么华美的房子,心里头念念不忘的仍是童年时候住过的老家,所以过年时我们看到有钱的、没钱的、高贵的、卑微的都会虔诚地回家,所以中国的诗苑里才有了那么

3、多怀乡的诗歌。 1、自由发言:“怀乡”一直是文学上的一个永恒的母题,请同学们打开记忆库,找出你最喜欢的一首怀乡的诗歌,与大家一起分享,并谈谈你的体会。 2、延伸探讨:中国文人的“乡关情结”。3、表达练习:潇湘夜雨(马致远)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评:二十七字,写出了异乡游子思家的心情。(远离家乡的游子在孤舟之中被雨声惊醒,知道自己已离家千里,陪伴自己的只有那盏昏暗的灯。夜雨灯光之中,游子难以入眠,想到了自己坎坷的命运,故乡的亲人,不禁落泪如雨,泪水和船外连绵不断的雨水连在了一起。因此,曲子取名“潇湘夜雨”是对主客观情景的统一。)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4、。家是一条船,在漂流中承载了那份厚重而馥郁的亲情。写一写:对你而言,家意味着什么呢?(参照前两句写两三句比喻句)4、推荐阅读: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不要让琐屑的生活淹没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不要失去精神家园,一个人拥有精神家园,他就拥有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美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不相信天堂,我们只是向往那一片麦田,可以玩耍嬉戏,周围全是小孩子的麦田,属于我们自己的麦田。 周国平守望的距离周国平的书是写给那些热爱生活,寻求人生真谛,向往精神境界的读者看的。对人生的探索,对人的精神家园的守望,是周国平著述的一大特色。 法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这其实是一个关于生命和生活的寓言。这个童话里讲到了爱,讲到

5、了生命,讲到了生活,这是一个写给大人看的童话。五、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翳() 惆怅(zhu) 伎俩(zh) 眷恋(qun)B璀璨(cu) 针灸(ji) 作揖(j) 埋怨(mi)C褂子(gu) 柏林(bi) 和煦(x) 不禁(jn)D文藻(zo) 膀大腰阔(bng) 跻身(j) 尴尬(g)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场来势凶猛的“技术革命运动”,自80年代中期开始,年年方兴未艾,直到九三年后才式微渐止。B他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有事情要他帮忙,他总是找借口推脱;有责任要他负责,他总是找理由推托。C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

6、知之明,我做一名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D鲁迅先生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可以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发轫之作。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过元旦三天的旺销,国美已经全面掌握了市场需求的较高的产品,特别针对此类产品进行了备货。B照片拍得好,诗歌写得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的。C日前,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文,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要求各地各部门解除对小排量汽车的各种限制措施。D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深入,为滨海新区提供强大的智力、人力支撑,已成为本市高校的广泛共识。六、作业:完成步步高和课时作业。七、美文欣赏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7、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和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

8、,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小

9、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限的一点。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

10、香!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群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出入的环境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

11、终站。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重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虽不养鸟,每天

12、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10、我的家在哪里导学案参考答案:二、课堂研讨1、思考:作者是如何寻家的?(坐车到处找?)文章从什么写起? 明确:梦。作者梦见自己在大街上喊“洋车”要车夫送她回家,回的那个家就是中剪子巷。文章从一个真实的梦境写起。巧妙构思。(探究:为什么巧妙?明确:梦能揭示灵魂深处的“向往”和“眷恋”,同时也引出了:我的家在哪里,梦中的家才是灵魂深处永久的家,(潜意识)梦也预示着难以实现,照应了题目,也和后面的家形成对比。)寻到了吗?冰心的家在哪里?明确:“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2、联想与交流:根据课文的描述,找出相关语句,结合

13、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描述一下冰心老人“灵魂深处的永久的家”是什么样子的?与现实中的家有什么不同?(课堂交流,回答)明确:梦中的家:(1)黄土铺地的大街小巷原始、朴素。(2)慢条斯理,相互作揖、请安、问号、一站就站老半天和谐。(3)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原始(出生,与女儿和外孙比较),温馨。即:(1)那是一个没有争斗的美好的世界。(2)那是年少生活的一段日子。代表着一种真、善、美。感情:向往,朝思暮想。现实中的家:(1)北京的前圆恩寺,娜安辟迦楼,北京的燕南园、云南的默庐、四川的潜庐。日本东京麻市区(2)酸甜苦辣。(3)充满“夺权、罢官、降级、罚款,毁旧”,充满竞争,喧闹。是个肮脏的世界。感情:

14、无情批判,厌恶。总结:冰心向往像儿童时代一样的,原始的,朴素的,和谐温馨的精神家园。厌恶充满“夺权、罢官、降级、罚款,毁旧”,充满竞争,喧闹的世界。3、朗诵文章最后一段,思考:文章结尾处说“我这个人真是一无所有”,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她真的是一无所有吗,为什么?明确:当写道“我这人真是一无所有”时,作者的情感掀起波澜,文势也随之起伏跌宕,文章用了排比句式做了突如山洪暴发般的情感宣泄。与作者朝思暮想的儿时的家对比,她厌恶的是现实中的夺权、罢官、降级、罚款、毁旧。冰心以她无谓的良知、高尚的人格,面对肮脏的世界、炎凉的世态。面对自己坎坷的人生,作出20世纪末的呐喊。这实际上是冰心是用自己一生一世的清白

15、反衬出现实社会的阴暗、肮脏的那一面,对社会中的黑暗和污浊作了无情的批判。从中可看出冰心灵魂的高尚和伟大,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骨气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五、基础训练(1)A(A应是“y”“chu”“j”“jun”;B“灸”应读“ji”,“揖”应读“y”,“埋”应读“mn”;C“柏”应读“b”; D全对)(2)C(C项“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自谦之词,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不能够接手。A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意思用对了,但只能指说话时的状态,与“年年”有矛盾。成语出自乡土情结。B“推托”,借故拒绝。“推脱”,推卸责任等。D项“发轫”: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3)D(A项成分残缺,应“国美已经全面掌握了市场需求的较高的产品项目”。B项两面和一面呼应不当。C项“解除”和“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