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节汉字与书法(练)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86396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节汉字与书法(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节汉字与书法(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节汉字与书法(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节汉字与书法(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节汉字与书法(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节汉字与书法(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节汉字与书法(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节汉字与书法一、选择题1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集合,彰显了宣纸“纸寿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下图中属于行书的是A. B. C. D. 2有一种书法,在造型上有两个倾向:一、结构上倾向于扁平,强调水平线条;二、每一字中夸张一条水平线,以毛笔“逆入、平出、挑起”造成明显的“波磔”。这种书法是A. B. C. D. 3周朝以王畿的方言作为雅言,相当于现代所谓“民族共同语”,当时各诸侯国都以雅言作为标准语。秦汉时期,各地方可使用本地的方言,政府任其自然。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秦汉时期A. 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B. 小农经济的发展C. 实现

2、了文字的统一 D. 大一统思想的出现4下图是汉字“日”“月”在甲骨文中的不同写法对照表。商代甲骨内容多为“卜辞”,文体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据此,我们可以判断A. 中国的古代文字从此已基本定型 B. 字体婉曲、厚实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C. 它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 D. 中同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术统一5有首唐诗曾如此描述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整如惊电,状如楚汉相攻战。”这一作品采用的书法字体是A. 小篆 B. 隶书 C. 行书 D. 草书62016年首都博物馆举行“殷墟妇好考古发掘特展”,妇好作为商王的正妻之一,生前深得信任和宠爱,死后得以厚葬。

3、某观众据自己的观展记录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观展记录结论A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商朝时女性地位很高B妇好墓中出土了大量甲骨卜辞这些卜辞是研究商朝历史的一手史料C妇好墓中有大型的青铜盛酒器商朝时中国开始有了酒D墓内发掘出的6800多枚海贝,经鉴定为货贝现在中国的南海地区当时由商王直接管辖A. AB. BC. CD. D7初唐欧阳询、唐太宗等人一方面从技法上廓清了书法的结构与用笔之理,另一方面又将风骨之美与严密的技法牢牢地粘接起来,“从而一种旨在将精巧的形式与雄阔的气势相结合的审美思想便出现了既要有深刻的艺术性又要体现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这表明唐代书法的突出特点是A. 重视法度 B.

4、尚意 C. 追求神韵 D. 重情8下图是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帖,通篇跌宕起伏,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这一作品的字体A. 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B. 字体方正,规矩严整C. 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D. 变化丰富,奔放跃动9某同学参观了一次书法艺术展,他看到以下几副对联,其中与王羲之兰亭序的书体最相似的是A. B. C. D. 10关于唐代书法的特征,诚如在美的历程中所论述的:“它们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炼在一定形式、规律、律令中。”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盛唐书法家是A. 王羲之 B. 张旭 C. 颜真卿 D. 赵孟頫二、非选择题11中华民族的

5、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一直受到世人的瞩目,近年来更是受到世人的青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晋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飘逸潇洒,浸透了晋人诗文、绘画、雕塑“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神韵,达到了当时士大夫追求美的极致。他书写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材料二:(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画上题字并有章的两幅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材料四: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江其虎、管波一行四人就“中国京剧走向世界”这一主题接受现场访谈时说:“中国京剧在国际上广受欢迎,只要增

6、强文化自信,包括中国京剧在内的中华文化精粹完全可以走向世界。”(l)根据材料一,概述东晋书法的特点,并分析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2)材料二“高雅文化”在宋元时期“市民化”的表现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探究其形成原因。(3)材料三是充满士大夫情调的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这类绘画的艺术形式被称为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4)京剧是我国的国粹,结合材料四,分析当代的京剧艺术应如何发展。参考答案1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C是行书,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隶书,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是楷书,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不是行书,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D【解析】由“一、结构

7、上倾向于扁平,强调水平线条;二、每一字中夸张一条水平线,以毛笔“逆入、平出、挑起”造成明显的“波磔”可以判断出描述的是隶书,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是篆体;B项是草书;C项是行书。【名师点睛】本题首先要根据材料描述判断出是隶书,然后再分析哪个选项是隶书即可。3C【解析】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朝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的发展与政府任由方言自然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秦汉时国家统一,政府为了政令一统而统一了文字,秦代使用篆书、汉代使用隶书。正因为有了文字的统一,秦汉才不会限制各地方言的使用,故C项正确。大一统思想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主张要维护政

8、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这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点睛:秦汉时期实现了文字的统一,秦朝的篆书和汉代的隶书。4D【解析】A项说法错误,到小篆时我国文字才基本定型;B项不选,字体婉曲、厚实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不符合甲骨文的特点;C项描述的是草书,不符合题意;由图片中“日”和“月”有多种写法,说明当时中国的文字尚未统一。【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图片信息,同样的“日月”有不同的书写方式,结合所学的古代书法知识即可做出选择。5D【解析】有“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整如惊电,状如楚汉相攻战”可以看出此种书法应该是草书的特点,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具有图案美的特点,不符合题

9、意;B项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与题干描述不符;C项介于楷书和草书中间,不符题意。【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正确解读“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整如惊电,状如楚汉相攻战”结合水草书特点做出判断。6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卜辞的确是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史料,并且还是第一手史料,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商朝时女性地位是非常低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早在夏朝时中国已经有酒了,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商王时期还未能统治现在中国的南海地区,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7A【解析】由材料“从技法上廓清了书法的结构与用笔之理,另一方面又将风骨之美与严密的技法

10、牢牢地粘接起来”,可见唐代书法重视法度,故选A;由材料“既要有深刻的艺术性又要体现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故排除BCD。8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苏轼的书法作品属于行书。A项是小篆的特征,错误;B项是楷书的特征,无从体现;D项草书的特征,错误。C项是行书的特征,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9C【解析】王羲之兰亭序的书体是行书,1是隶书,2是楷书,3是行书,4是草书,故选C。10C【解析】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的是唐代楷书。A项是东晋的书法家;B项是草书大家;D项是元朝的赵孟頫。颜真卿是唐朝的书法家,其楷体特点是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被誉为“颜体”,故答案选C。11(1

11、)特点:东晋书法虚玄灵动。形成原因:社会危机严重;士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2)表现:宋词、元曲、风俗画的出现等。原因: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发展。(3)文人画。特点: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4)传承发展、融合创新。【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包括东晋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北宋时期文学艺术“市民化”的表现和原因、文人画的特点等。对问题的解答一要准确分析材料信息,二要联系教材所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东晋书法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对王羲之说法的评价看出。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应当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从社会危机严重、士人群体形成和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等方面来回答。(2)“高雅文化”在宋元时期“市民化”的表现,应当联系教材所学,如宋词、元曲、风俗画的出现等,均能说明这一问题。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应当联系当时的社会经济和市民阶层的发展状况来回答。(3)材料三的绘画形式被称文人画。其基本特点应当根据教材所学来回答。(4)当代京剧艺术的发展,可以联系教材所学,从艺术传承创新的一般规律来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