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一单元第5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案2)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86394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一单元第5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一单元第5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一单元第5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一单元第5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一单元第5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标要求】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2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备考指要】1关于城镇化进程问题,注意联系近代中国城市的兴起,并联系我国的沿海开放城市等内容。2“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在历史上长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历史发展,其消极作用日渐突出。要准确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并联系现实:农、工商等部门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体现和标志,科学发展就是全面协调发展,体现人文关怀。【自主学习】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时期商朝人以善于经商

2、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春秋战国时期_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2)秦汉时期原因: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_政策,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表现:商业发展比较艰难,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一定发展。(3)隋唐时期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业流通。表现:都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贸易发展,_问世。(4)宋元时期原因:两宋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元朝交通发达,国家空前统一。表现:两宋时期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元朝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5)明清时期原因: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

3、商业呈现繁荣景象。表现: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越来越大,出现以_为代表的“商帮”。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宋朝以前: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_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宋朝时期: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城郊乡村的“_”更加普遍;出现汉口镇、佛山镇、_、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2城市的发展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_,催生一批城市的兴

4、起繁荣。南方经济的发展,使_等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大都会。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概况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_。唐朝:_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宋朝:同亚非很多国家进行贸易,_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_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2)形式朝贡贸易特点: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在古代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目的:宣扬_,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萎缩a.原因: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b.表现: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4“重农抑商”(1)直接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_、影响农业生产甚至

5、危及_等问题。(2)主要表现战国时期:_首倡“重农抑商”,提出农业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西汉时期:_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明清时期:政府沿袭“重本抑末”的治国理财思想,实行专卖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阻碍了工商业发展,不利于_的发展。【重难突破】一、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商业起源早,商业活动逐步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宋元明清时期商业日益繁荣。2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相联系,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3从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4商业繁盛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5官府控制下的对外

6、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明清时期逐渐由盛而衰。【迁移应用】1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 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 宋代益州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元代大都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A B C D2关于古代“坊市与城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唐朝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市”定时开启B唐朝以前,商业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C宋朝市坊界限打破,但官府仍直接监视商业活动D明朝时出现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二、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宋朝以前市

7、坊严格分开,宋朝开始打破这一限制。还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并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工商业市镇。2交易内容的变化:商业开始时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增多、行业分细,为一般人民所需要的主要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商品在整个流通领域地位提高。3交易媒介的变化: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物物交换,不存在交易的媒介。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秦始皇一统中国后,统一了货币更是便利了商品交易的发展。由于货币不利于携带等弱点,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的出现更是促进了商业上的贸易往来。4商业关系的变

8、化:商品开始时,一般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期才逐渐与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如向小生产者预购、定货、贷款、当包买商、搞前店后厂,以至投资设厂、开设手工业作坊等。5商人组织的变化:最初商人组织是与宗族亲缘组织重合的,后来进一步发展为商人的地缘组织和行业组织,明清时期出现晋商和徽商等著名商帮。6城市的发展,交易范围的扩大等。【迁移应用】3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坊墙倒塌以后 B汴河两岸C长安城的落日 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4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