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1单元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 (教案1)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86350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1单元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 (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1单元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 (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1单元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 (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1单元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 (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1单元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 (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1单元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 (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1单元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 (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教案)【教学目标】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3.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 4.分析只有进入到20世纪世界大战才会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 难点:分析只有进入到20世纪世界大战才会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教学过程】新课导入2013年8月2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99周年。近一个世纪以来,欧洲各国每年都要在一战爆发纪念日举行一系列活动,以告诫人们勿忘战争的教训,以期盼壮大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一百年前的今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发生的?它又给

2、了人们怎样惨痛的教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从历史中探寻避免战争,维护当今世界和平的希望之路。新授: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1.背景(1)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2)列强为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3)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引发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2形式:掠夺、瓜分殖民地。3影响(1)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2)列强之间对殖民地的争夺日益白热化,其中德国与殖民帝国英国的矛盾最为尖锐。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三国同盟(1)成员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2)形成原因德、法积怨甚深,成为宿敌。奥匈帝

3、国与俄国争夺巴尔干地区的矛盾。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的矛盾。(3)形成过程1879年,德国利用奥匈帝国同俄国的矛盾,和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这是德国构筑同盟体系迈出的第一步。1882年,德、意、奥缔结了针对法、俄的三国同盟条约,标志着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的形成。2三国协约(1)成员国:英国、法国、俄国。(2)原因三国同盟引起了法国和俄国的不安,共同的战略利益和经济联系为两国结盟奠定了基础。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寻求与法国和解。法国推动英俄调整双方利益共同对德。(3)形成过程1892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协约国集团初步形成。1904年,英、法签订了英法协约,调整

4、了双方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共同对抗德国。1907年,英、俄签订了英俄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成立。3历史影响欧洲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使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1.背景(1)19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的突破,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2)科技发展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3)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地扩军备战。2表现(1)传统武器得到改进,提高了性能,杀伤力增强。(2)潜艇、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相继问世,战争突破了以陆地为主的限制。(3)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现,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进一

5、步扩大了战争的范围。(4)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促进了军队通讯技术的现代化,使战争突破地域条件的限制。3影响科技成果被用于军事,使未来的战争更加残酷,充满了更大的危险性。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1.原因(1)近代以来,进行战争被认为是国家的正当权利。(2)20世纪列强相信战争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2表现(1)军国主义:德国尤为严重,崇尚用军事力量“夺取阳光下的地盘”,整个国家围绕战争运转。(2)极端民族主义德国主张“泛日耳曼主义”。俄国主张“泛斯拉夫主义”。英、法等国主张对外扩张的极端民族主义。3影响(1)宣传“民族优越论”,宣称对外扩张是民族利益所在,动员民众支持战争。(2)使两大军事集团

6、之间的争夺斗争愈发激烈,战争日益迫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必然性和可能性1必然性(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激化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2)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积极扩军备战,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进程;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3)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可能性(1)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2)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

7、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3)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练习:1有人指出:“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 形成这个观点的理由是()A一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B一战就局限在欧洲范围内进行C一战中实际交战国均为欧洲国家D一战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打击【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仅仅从一战在欧洲进行或给欧洲带来毁灭性打击得不出题干材料观点,排除B项,D、C两项说法错误,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故选A项。【答案

8、】A1含义英国的“光荣孤立”政策,是指英国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即在争霸斗争中奉行既不参加军事集团,也不用固定的军事义务来束缚自己的政策。2实质维护欧洲列强之间相互牵制的局面,使其势均力敌,便于英国随时按照本身需要来变换对外关系,弹性地调整和维持均势,放手向海外扩张。3成因(1)历史因素: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尤其是海军实力强大,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上霸权,成为海上霸主。因此,英国自信没有同盟国也足以保卫自身安全。(2)地理因素:英国处于得天独厚的岛国位置,免受战争威胁,可以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独立地保证自己的安全。(3)现实因素:英国当时与法、俄、

9、德等国都有矛盾,因此不愿参加任何一方,故狡猾地采取“孤立”政策,以制造欧洲大陆的均势。4调整(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含量大,生产力能量巨大,使德国在欧洲的综合国力飞速上升。至20世纪初,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在欧洲呈“一枝独秀”状态。(2)表现:20世纪初,为了自身利益,分别与法、俄结盟,形成“三国协约”,暂时放弃“孤立”。2下列漫画反映了英国某段时间在欧洲实行的外交政策,该政策为()图一 图二A英法结盟政策B英俄结盟政策C三国协约结盟D“光荣孤立”的均势政策【解析】观察两幅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中正在跷跷板上的两个人象征欧洲大陆上的两个国家,近旁站立之人代表英国,漫画反映当欧洲

10、大陆上力量对比出现失衡时,英国就会出面干预,以实现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这正是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反映。【答案】D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必须要发泄出来的。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材料二1904年的英法协约给了德国沉重的打击,德国决策者们从来没有想到英法这两个在海外殖民地利益上势不两立的国家会走到一起。在俾斯麦之后担任德国外交枢密顾问的霍尔斯泰因做了完全错误的估计,他始终认为英法不可能接近。(1)茨威格认为一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结合具体的史实进行解释。(2)霍尔斯泰因认为英法不可

11、能接近,其理由主要有哪些?20世纪初英法两国“走到一起”,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1)原因:战前30年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解释: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趋势,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实力迅速膨胀。两大军事集团的相互敌对和军备竞赛,使国际摩擦频频发生。(2)理由:在争夺欧洲霸主地位、世界殖民霸权等问题上,英法两国的矛盾尖锐复杂;历史上英法曾多次进行战争,两国之间存在着仇恨情绪。反映的问题:德国构成了对英法的最大威胁,英德矛盾逐渐成

12、为主要矛盾,英法两国被迫调整外交政策。课堂小结当堂达标:一、选择题1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对扩张殖民地的要求最迫切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解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经济发展迅速,实力超过老牌殖民帝国,但其海外殖民地与老牌殖民帝国相比非常有限,所以最急切地表现出获取殖民地的愿望。【答案】C2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认为,“到1894年,欧洲大陆就分裂成两个敌对的阵营”。作者的寓意是指到1894年()A欧洲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B英国放弃光荣孤立的政策与法国结盟C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D欧洲开始进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解析】注意题干的时间信息,1882年,德、意、奥结成了三国

13、同盟,1892年,法、俄签订协定,这样欧洲大陆形成了两大军事对峙集团。【答案】A3现代交通和信息(铁路、公路网的萌芽,尤其是电报和印刷机)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唱出变革的“莎琳”之歌。这说明,20世纪初的得以爆发世界性大战的根本前提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C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解析】材料反映了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战争突破了地域条件的限制,成为一战爆发的原因之一。【答案】C4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广泛兴起的极端民族主义潮流()A是爱国主义在特定时期的表现B宣称对外扩张是民族利益所在C遭到英、法等国家

14、的强烈抵制D对人民群众没有产生实质影响【解析】A、C、D三项不符合史实,当时极端民族主义者宣称对外扩张是民族利益所在。【答案】B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的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材料二英国政府和俄国政府声明,它们承认阿富汗的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并且同意英国及英印商业和商人所既经取得或将来取得的一切权利,俄国商业和商人也同样享受。国际条约集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什么时间签订的哪一条约?其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哪些国家?(2)材料二出自哪一条约?它反映了这一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上述两个条约所产生的主要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信息可判断该条约为德、奥、意缔结的三国同盟条约,材料二中英俄声明指英俄协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即可。【答案】(1)时间:1882年;条约:三国同盟条约。国家:德国、奥匈帝国。(2)条约:英俄协约。内容:英俄各自调整殖民利益,共同对抗德国的威胁。(3)三国同盟条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对峙,使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