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考前密押试卷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86252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4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考前密押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年4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考前密押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年4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考前密押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1年4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考前密押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年4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考前密押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4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考前密押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4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考前密押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 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组织行为学属于() A. 应用性学科 B. 传统性学科 C. 纯理论性学科 D. 创新性学科答案:A 解析: (P12)组织行为学与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理论性科学不同,它属于应用性科学。 2. 评价群体凝聚力时,特别有利于不同群体间进行比较的是() A. 问卷调查法 B. 定量分析法 C. 定性分析法 D. 数量分析法答案:D 解析:(P147)问卷调查方法能够比较详细地给出

2、凝聚力的具体表现;数量分析法可以从总体上对 群体的凝聚力给出一个定量的描述。这种描述特别有利于不同群体间进行比较。 3. 沟通过程的最后一环是() A. 沟通信息源 B. 编码 C. 通道 D. 反馈回路答案:D 解析:(P156)沟通过程模型包括七个部分:沟通信息源,编码,信息,通道,解码 ,接受者,反馈。 4. 有效的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应遵循以下哪一原则() A. 个人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B. 从实际出发原则 C.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D. 个人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原则答案:A 解析: (P96)有效的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应遵循个人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这种配合程度集中 表现为所设计的事业生

3、涯对个人和组织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程度。 5. 所有的命令型群体都是()A. B. C. D. 利益型群体 友谊型群体 正式群体 任务型群体 答案:D 解析:(P127) 6. 根据薛恩的研究,他认为职业锚共有() A. 二种 B. 三种 C. 四种 D. 五种答案:D 解析: (P108)薛恩认为有五种“职业锚”,分别为技术职业锚、管理能力职业锚、创造性职业 锚、安全感职业锚和自治独立职业锚。 7. 在权力上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的人际反应特质是() A. 包容的需求 B. 感情需求 C. 工作需求 D. 控制需求答案:D 解析: (P178)心理学家舒兹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因而

4、具有人际关系的需求,这些需求可 以分为三类,包容的需求:具有这种需求的人希望与别人来往、结交,想与别人建立并维持和谐 的人际关系。控制的需求:在权力上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感情的需求:在感情 上有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其行为特征是喜爱、亲密、同情、友善、热心、照顾等 。 8. 领导的权力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资源控制权、奖惩权和() A. 指挥权 B. 决策权 C. 专长权 D. 领导权答案:C 解析: (P230)领导的权力一般有资源控制权、奖惩权和专长权三部分组成。 9. 管理过程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是() A. 计划 B. 预测 C. 决策 D. 控制答案:C解析:

5、(P276)决策是领导的重要职能,是管理过程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在现代社会中,决 策的优劣关系到组织的兴衰成败。 10. 下列不属于领导的特点的是() A. 示范性 B. 强制性 C. 激励性 D. 环境适应性答案:B 解析:B (P225)领导行为作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具有以下特点:(1)示范性。(2)激励 性。(3)互动性。(4)环境适应性。 11. 具有对人和对生产都很少关心特点的领导行为类型是() A. 乡村俱乐部式管理 B. 任务式管理 C. 贫乏式管理 D. 中间型管理答案:B 解析: (P260)“贫乏式管理”:对人和对生产都很少关心,是回避责任、缺乏志向或不称职的 领导,注

6、定失败。“乡村俱乐部式管理”:对人高度关心,友善待人,认为只要人们心情舒畅 ,工作就一定会搞好,很少关心工作控制、监督和规章制度。“任务工管理”:对工作高度关心 ,但对人则很少关心。领导者通常用工作条件来提高效率,而没有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因素,短期 内可能有效,但不能长期保持下去。“中间型管理”:领导者折中地在关心人和关心工作两者之 间求平衡,不求做出什么成绩,但也不会出大的差错。 12. 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的冲突还是功能失调的冲突的指标是() A. 冲突过程 B. 群体规范 C. 群体工作绩效 D. 群体目标答案:C 解析:(P204) 13. 权变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研究() A. 被领导者对领

7、导者的影响 B. 领导者的工作绩效水平的高低 C. 被领导者的特点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 D. 被领导者的工作绩效水平的高低答案:C 解析:C (P266)领导的有效与否可以直接从被领导者的工作绩效水平的高低中反映出来。在领 导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会从被领导者身上反映出领导的管理特征来,因此,研究被领导者的特点 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无疑是权变理论的核心内容。14. 有些需要可以重新产生甚至有周期性,这体现了需要具有() A. 指向性 B. 交替性 C. 转移性 D. 再生性答案:D 解析: (P305)需要具有以下特征:(1)指向性。任何需要都指向某种事物,如食物、知识、交 往中的人。(2)再生性。有

8、些需要可以重新产生甚至有周期性。需要的不断重新出现是需要形 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3)交替性。在人的一生中或在某个时期,某种环境中,人的需要不是 单一的,任何时候都会呈现交织的需要矛盾网,各种需要依所处地位、性质、紧张程度,伴随人 的行为表现出不断交替的性质。(4)转移性。人的某种需要若因主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未能解决 ,会转移到中一种需要的满足。(5)发展性。人的需要因为满足方式的改变而变化,随着生活 条件的发展而发展。 15. 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典型是() A. 超事业部制 B. 立体组织制 C. 事业部制 D. 矩阵制答案:C 解析: (P376)事业部制是美国、日本的大企业、大公司普遍采

9、用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它最初 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副总经理斯隆创立,是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典型,故而又称之为“斯隆模 型”或“联邦分权制”。 16. 日本的激励机制是() A. 职业生活质量 B. 自主管理 C. 全员塑造企业形象 D. OEC模式答案:B 解析: (P353)美国的激励机制:职业生活质量;日本的激励机制:自主管理;吉林羊毛衫厂的 “全员塑形法”;海尔的“OEC”模式。 17. 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目标有效实现的前提是() A. 责权利相结合 B. 执行与监督分开 C. 灵活沟通 D. 精简高效答案:C 解析: (P373)沟通不但是协调个体的组织凝聚剂,也是管理者激励下属、实现

10、领导职能的基本 途径,还是组织与外界环境联系的桥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灵活沟通是管理目标有效实现 的前提。18. 目前比较盛行的是把决策程序分为八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 A. 确定目标 B. 拟订方案 C. 发现问题 D. 提出预测答案:A 解析: (P287)目前比较盛行的是把决策划分为八个阶段,我们可以把处理决策问题看成是一个 八阶段的行为。(1) 发现问题;(2)确定目标;(3)核定价值准则,(4)拟定步骤 ;(4)方案评估;(6)方案选择;(7)实验实证;(8)组织实施。 19. 管理人员如何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 原始动机 B. 一般动机 C. 特殊动

11、机 D. 习得动机答案:D 解析: (P303)习得动机对组织行为有密切的关系,管理人员如何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这类动机。 20. 奥德弗的ERG理论中的R表示() A. 生存需要 B. 人际需要 C. 安全需要 D. 相互关系需要答案:D 解析: (P323)美国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奥德弗认为,在管理实践中将员工需要分为以下三 类较为合理,即生存需要(existence needs)、相互关系需要(relatedness needs)、成长需要 (grouth needs),用三个英语单词的字头,命名为ERG理论。 21. 较适用于创新工作较多或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的组织的结构

12、是() A. 超事业部制 B. 矩阵制 C. 立体组织制 D. 虚拟结构制答案:B 解析:(P379)超事业部制又称为“部门执行制”,适用于规模超大型化的组织。矩阵制较适用于 创新工作较多或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的组织。立体组织制结构用于跨国公司或规模巨大的跨地区公 司。虚拟组织,也称为网络组织,其实质就是:仅设立可发挥其主要职能的核心组织,而将其他 职能委托给其他组织。 22. 下列不属于角色的特性的是() A. 角色性格B. 角色知觉 C. 角色期待 D. 角色同一性答案:A 解析:(P140)角色的特性:角色同一性、角色知觉、角色期待和角色冲突。 23. 美国学者提出的7S模型中,硬性的S指的

13、是() A. 战略、结构、作风 B. 制度、结构、技能 C. 战略、结构、制度 D. 战略、技能、作风答案:C 解析:(P351)美国企业之所以在严酷的冲击面前显得疲软,是因为他们在管理过程中过分地重视 三个“硬性的S”,即战略、结构、制度。 24. 组织变革的关键是() A. 结构的调整 B. 内容的选择 C. 机构的设置 D. 人员的变动答案:B 解析: (P409)组织变革内容决定着组织变革活动的性质和规模,是选择组织变革策略所需要考 虑的关键问题。 25. 通过认同与内化方式,使组织成员形成新的态度和接受新的行为方式,这是勒温三阶段论中的() A. 解冻 B. 冻结 C. 改变 D.

14、调整 答案:C 解析: (P411)解冻是指激励个体或群体改变原有的态度,即改变原有的习惯或传统,接受新的 观念和思想。改变是通过对认同和内在化等方式,使成员形成新的态度并接受和学会新的行为。 冻结是指用必要的强化方法使所期望的新态度和新行为融合成为成员个人品德永久部分的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 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 选均无分。 1. 造成错误知觉的思想方法主要有() A. 次因效应知觉防御 首因效应 晕轮效应 投射 答案:BCDE 解析: (P4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15、,造成错误知觉的思想方法主要有四种:(1)知觉防 御。(2)首因效应。(3)晕轮效应。(4)投射。 B. C. D. E. 2. 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 A. 期望理论 B. ERG理论 C. 双因素理论 D. 综合型激励理论 E. 公平理论答案:ADE 解析:(P326)ERG理论和双因素理论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 3. 态度由以下哪些因素构成() A. 感知 B. 思维 C. 情感 D. 意向 E. 理解答案:ABCDE 解析:(P53)一般说来,态度由三种因素所构成:其一,认知,指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知,包括 感知、思维、理解、看法等。其二,情感,指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其三,意向,指主

16、体 作用于态度对象的行为准备状态。 4. 斯金纳认为,运用强化以改造行为一般有以下方式() A. 弱强化 B. 正强化 C. 负强化 D. 自然消退 E. 惩罚答案:BCDE 解析:(P345)斯金钠认为:运用“强化”以改造行为一般有四种方式,这四种方式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结合使用。(1)正强化;(2)负强化;(3)自然消退;(4)惩罚。 5. 组织文化的内容大致包括() A. 组织目标或宗旨 B. 共同的价值观 C. 作风及传统习惯D. 行为规范 E. 规章制度答案:ABCDE 解析: (P427)组织文化是微观组织的一种管理文化。组织文化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组织目标或宗旨;(2)共同的价值观;(3)作风及传统习惯;(4)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事业生涯的开发答案: (P96)事业生涯的开发:是指为达到事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事业目标而进行的知 识、能力专业和技术的开发性(培训、教育)活动。 2. 群体间互动答案: (P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