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学素材)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86322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学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学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学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学素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学素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学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学素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学素材)1商鞅变法在其措施中最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的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 B重农抑商C连坐法 D改革社会风俗【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商鞅变法措施的作用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田开阡陌封疆”,确立土地私有制,最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故A正确,选A。BCD都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2商鞅变法之所以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主要是因为这次变法()A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了严密的户籍制度C建立了二十等爵制 D推行连坐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军功授爵”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变法中,商鞅废除了“

2、世卿世禄制”建立起以军功为核心的二十等爵制,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故选C。AB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及题目要求,排除。3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打击奴隶主贵族 B建立地主阶级专政C取得争霸战争中的优势 D维护封建地主经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下,秦孝公希望通过商鞅变法确立其争霸战争中的优势地位。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故排除。4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C建立县制 D禁止弃农经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

3、题材料提到,“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贵族阶级,导致“宗室贵族多怨望”。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5“诸侯们能够把从前分给贵族们的封地转变为由他们自己的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的行政单位。”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A设立及推广县制 B废除世卿世禄制C实行军功爵制度 D实行什伍连坐制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诸侯们能够把从前分给贵族们的封地转变为由他们自己的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的行政单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在地方推行县制,取代了原来的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选

4、A。B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排除。6“孝公用商君,虽非古道 ,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务本”主要是指()A建立县制 B什伍连坐C奖励耕织 D焚烧诗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孝公用商君,虽非古道 ,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所以“务本”是指奖励耕织。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7如图是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它反映了商鞅变法后秦人形成的()A法制意识 B重农精神C娱乐意识 D尚武精神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奖励军功

5、,秦人形成尚武精神,这符合武士斗兽纹铜镜反映的内容,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Z。X。888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商鞅变法的主要历史作用是()A加强了秦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B废除秦国旧制度,使封建经济得到发展C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D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主要历史作用。审题时要注意“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的限定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废除秦国旧制度,使封建经济得到发展,促进秦国向封建社会过渡,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9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作用的是()A“燔诗书而明法令” B“令民为什伍

6、,而相牧司连坐”C“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 D“为田开阡陌封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设问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作用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田开阡陌封疆”打破了土地国有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动摇了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对社会转型起决定作用,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10毛泽东曾在中学时期写了一篇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南门徙木”的故事主要说明了()A改革中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B改革要有经济实力作保障C改革要完全依靠人民群众 D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南门徙木”的故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徙木立信反映了改革中取信于民

7、的重要性,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11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入农业 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 D满足发动兼并战争的需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审题是注意“最主要”的限定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增强经济实力,以便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取胜,故D项符合题意,选D。ABC都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12县制取代分封制强化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A县的统治区域比封国小 B各县设有令和丞C县丞和县尉分管民政和军事 D由国君直接任免

8、官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县制的作用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县制下由国君直接任免官员,君主控制了地方官吏的任免权,强化了中央集权,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所学知识及题目要求,排除。13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车裂。其措施中最为贵族所忌恨的是()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C军功爵制度 D建立县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商鞅变法影响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因此遭到了落后旧贵族怨恨与反对,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车裂。故选C。14“商君虽死,秦法未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9、()A变法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B变法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历史潮流C变法迎合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D变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商君虽死,秦法未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变法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历史潮流,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题目要求中“根本原因”的限定,故排除。15(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强调“轻罪重刑”,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10、韩非子材料二“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帝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杀掉,这也是一种“连坐”。材料三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1)材料一中韩非子对商鞅的“轻罪重刑”持何种态度?(2分)(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4分)(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

11、是什么?(4分)(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6分)【答案】(1)赞扬态度。(2)“连坐”与什伍相结合。直接目的是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3)商鞅认为“六虱”是推行耕战政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于新法的推行。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4)使秦朝法律严苛、文化专制严重,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亡的重要原因。【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材料提到,“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对商鞅的“轻罪重刑”持赞扬态

12、度。(2)本题材料提到,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连坐法的特点是“连坐”与什伍相结合。学生据知识作答,其直接目的是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注意不需答根本目的。(3)本题材料提到,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因是商鞅认为“六虱”是推行耕战政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于新法的推行。至于其实质,知识需结合知识概括,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秦孝公发布求贤令(4)本题要求学生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严刑酷法措施使秦朝法律严苛、文化专制严重,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亡的重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