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85530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舒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统考高二历史命题: 审题: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计50分)1. 据国语周语记载:周文王时曾与异姓诸侯国杞、缯联姻,周武王以太公望女为王后,并将长女太姬嫁给陈国。它反映了周初 (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政治与婚姻的紧密结合C君臣通过联姻确立宗法关系 D诸侯崛起冲击分封制度2. 在中国古代,每当王朝鼎革之时,皇帝对皇族成员的信任或依赖常常会超过其他任何人。因此,皇室成员往往被委以重任,在中央辅政或者镇守地方并掌握实权。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 )A. 官僚政治易形成对皇权的威胁 B. 贵族制有利于中央集权

2、的加强C. 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权的重要手段 D. 宗法制成为王朝延续的政策保障3. 孝悌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 (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B 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D 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4. 春秋晚期晋国大夫赵襄子一日之内拔擢中牟两位出身耕稼的读书人为大夫,并“予以田宅”。于是“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官学兴盛人才辈出 B诸子蜂起百家争鸣C土地兼并井田瓦解 D贵族政治受到冲击5.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一次重要的文明转型时

3、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现象有 ( )A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官僚政治体制+百家争鸣的局面B铁犁牛耕+庄园经济+贵族政治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C男耕女织+城市商业+垂直管理体制+宗法和礼乐制度D精耕细作+重农抑商+分封制度体系+大一统思想观念6. 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材料表明柳宗元 舒中高二统考历史 第1页 (共6页)舒中高二统考历史 第2页 (共6页) ( )A抨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反对家天下的皇权专制C认为郡县制度优于封建制 D主张公正合理的选拔人才7. 刺史是汉武帝时设置的监察地方

4、的官员,西汉后期其权能有所扩大,东汉时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 ( )A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削弱 B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C监察官位卑权重的特征得以改变 D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世所沿用8. 从汉代画像砖图中,可以看到大量使用的农具有倒三角锄、长柄弯锄、板状锄等;此外涉及田间管理、捡拾牲畜粪肥的图像也很多。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 ) A农业生产经验丰富 B耕作方式明显进步 C农耕经济己普及全国 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9. 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

5、的主要意图是 ( )A.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B. 强化君主专制制度C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 D宣扬“天人感应”的理论10. 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一观点 ( )A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 B发展了“天人感应”的理念C提供了君权神授的依据 D使汉王朝开始重视文化教育11. 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修起学富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富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

6、”。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文翁因家庭身世受重用B郡县官员都可自行任命C儒学在当时备受重视D汉代教育只有官学体系12.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13. 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土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材料所述的第三级演进使 (

7、)A分封制最终走向了解体 B考试选拔官员成为定制C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 D官僚政治制度逐渐形成14. 新全球史载:“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对“这项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缓解了政府的财政问题 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C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社会的稳定15. 据记载,徐元庆之父被县尉所杀,后徐元庆杀县尉报父仇。审案时武则天主张无罪释放徐元庆,而大臣陈子昂建议,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在激烈的争论后,依陈子昂的意见做出最后的判决。新唐书记载了8个类似的案件与争论

8、。这反映了当时 ( )A. 注重礼法矛盾的调和 B宗法观念受到冲击C地方吏治废弛 D专制皇权弱化16. 宋代形成了一个惯例:“国朝以来,凡政事有大更革,必集百官议之,不然犹使各条具利害,所以尽人谋而通下情也。”这一惯例 ( )A. 有效防止了君主乾纲独断B. 彰显了政府决策的开明性C. 表明君主权力有下移趋势D. 降低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17.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是以一个否定另一个,螺旋式的发展模式。如夏商西周确立了封建大一统,那么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吞并就是对夏商西周体制的否定。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正一反一合阶段。而隋唐、宋、元又构成了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元代的行省制相当于其中的

9、“合”。据此理论可以得出行省制 ( )A. 是对秦以来郡县制的否定B. 主要着眼于加强中央集权C. 巩固了元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D. 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18. 宋代以都城汴梁为代表的很多城市,流动人口远高于当地户籍人口,称为“浮客”。宋仁宗时,“天下废田尚多,(民)或弃田流徙为闲民”。这一现象 ( )A反映了城市经济繁荣 B表明租佃制日趋衰落C反映了人口流动的加剧 D说明农村经济日趋萧条19. 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合理的

10、解释是 ( )A民族政权并立有利于文化交流B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C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D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处于巅峰期20. 乾隆帝即位之初,以西北已无边患为由裁撤军机处,后又恢复;嘉庆和道光年间,通过建章立制使军机处进一步完善;在清末的“预备立宪”过程中,军机处最终被废除。军机处的发展轨迹表明,清代 ( )A政治决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B君主专制政治制度达舒中高二统考历史 第3页 (共6页)舒中高二统考历史 第4页 (共6页)到顶峰C时代变迁影响国家机构发展 D官僚体制改革取得较大成效21. 黄宗義在评价内阁制度时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

11、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黄宗羲这段话的主旨是 ( )A. 指明内阁成员无宰相之名实 B. 批评皇权过重C. 指明内阁成员只是批答奏章 D. 批评太监干政 22. 清代的地方行政体制可分为内地和边疆两种类型。内地除京畿和直隶外,均设省管理,按省、道、府、县四级政制进行划分,省的最高军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有很大权限。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不同办法进行管理。这反映了 ( )A督抚权力较大,弱化了中央对基层的控制B循其俗,施其政,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C地方权力结构清晰D近代地方行政体制基本形成23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

12、 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24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说,顾炎武“众治”主张,王夫之“巡天下之公”等观点体现了 ( )A明朝灭亡为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提供了动力 B三位思想家没有将国泰民安寄托在贤明君主身上C设计出了取代君主专制的基本政治方案D儒家学说强调“民本限君”的基本模式25. 明代中叶,昆曲兴起并逐渐成为戏剧主流。在江南,不仅城乡公开演出,士大夫的厅堂也成为表演场地。代表作品牡丹亭描述了女子追求自由爱情等内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昆曲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江南经济繁荣有利于昆曲的发展戏剧作品向理学的传统规范挑战 今天的京剧就是由昆曲发展而来A B C D二、材料解析题(第26题12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8分,共50分)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秦朝)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人教版必修材料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