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2课 宋明理学(教案1)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84262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2课 宋明理学(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2课 宋明理学(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2课 宋明理学(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2课 宋明理学(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2课 宋明理学(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2课 宋明理学(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2课 宋明理学(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宋明理学(教案)【教学目标】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理学的发展。2、理解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正确评价宋明时期理学的社会生活的影响,3、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认识到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到宋明时期结合时代要求而产生的新儒学,是儒学哲学化的阶段;学会正确对待理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学重难点】重点:二程、朱熹、王阳明的思想主张难点:正确评价理学对社会的影响 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之间的异同【教学过程】根据教材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我对教材进行分析整合,把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导入:图片导入法,使用图片三教图导入本课主题宋明理学师:该图描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

2、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画中释氏跌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改图反映了唐宋时期的一种神秘社会现象?生:三教合一局面的出现师:三教合一的出现推动了宋代理学的产生。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二课宋明理学(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一)理学的含义和派别1、什么是理学?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 1、 理学的派别和代表人物(二)理学产生的背景材料一: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材料二:张融遗令:“左手执孝经(儒

3、)、老子(道),右手执小品法华经(佛)。”南史卷三十三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宋代理学产生的背景。(在学生分析前在次强调一定阶段的文化是一定阶段的政治经济产物,帮助学生分辨分析的思路)(三)宋明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突破重点:自主学习概括提问)1、奠基:北宋二程(程颢、程颐)(1)程颢程颐简介和图片(2)主张(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概括,然后个别提问) A提出“天理”,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主宰世界的唯一存在,先有理后又物 B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人伦,天理也” C提出“格物致知”认识论 D道德修养上:克己复礼,进学在致知再利用材料加深对二程思想的理解a“天理云者,这一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

4、不为桀亡”(加深对天理的理解)b“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 一物须有一理。” 二程遗书 (加深对人伦天理也的理解)C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格:探究;致:获得。接触事物是获得知识(天理)的途径D解释“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的不同2、 成熟: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1) 朱熹简介和图片(2) 主张(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并概括,再个别提问)A理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的根源B“三纲五常”属于天理,“存天理,灭人欲”再利用材料加深对朱熹思想的理解a“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5、?”“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子3、 新发展陆王心学(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并概括,再集体提问)(1) 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陆九渊的简介和图片主张A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即理也”。再利用材料加深对陆九渊心学思想的理解a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陆九渊集(2) 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王阳明的简介和图片主张(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并概括,再个别提问)A“心即是理” “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固有的B“知行合一” 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相互渗透,密不可分C“致良知”(良知即天理)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 即恢复内心固有的封建伦理道德天理 再利用两则小故事加深

6、对对王阳明心学的思想主张的理解小故事: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小故事2:王阳明向他的弟子薛侃传播心学。王阳明说:“天生万物和花园里有花又有草一样。哪里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恶的。可如有一天,你要在门前搞个草坪,草又是善的,草坪里的花就肯定被你当成恶的了。 ”薛侃吃惊地问:“这不就是无善无恶了吗?”王阳明正色道:“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之所以有善恶,全是你强加给它的

7、。同样是一座大山,旅游的人就认为它是善的,有急事要翻越它的人就认为是恶的。同样一个人,在朋友心中是善的,而到了他的敌人心中,他就是十恶不赦的。” (四)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突破难点:以小组为单位对材料进行分析,合作讨论探究)积极影响:A理学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维护专制统治和封建秩序 B理学重视意志力量、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优秀文化传统起重要的作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消极影响:A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压抑、扼杀人性自然欲求。提问:今天对于理学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课堂小结】(表格总结,巩固基础知识)(五)拓展:比较程朱理学与王陆心学(材料分析探究)分析材料得出: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除此之外除朱理学和王陆心学还有其他的异同点(通过表格概括总结)(六)高考实训通过3道高考题训练学生对本课知识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