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3课 明清之际的儒学发展(练习)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84254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3课 明清之际的儒学发展(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3课 明清之际的儒学发展(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3课 明清之际的儒学发展(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3课 明清之际的儒学发展(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3课 明清之际的儒学发展(练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练习)一、选择题1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的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通过这些著作()A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B大力宣扬道学思想C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D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2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A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 B前者是对后者的肯定C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继承 D两者毫无关系3观察右图,该著作的最精彩之处在于()A将儒、佛、道三教合流B将心学发展到顶峰C敢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D格物致知的思想4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

2、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这句话反映了怎样的进步思想()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C学以致用 D反对中央集权5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6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7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

3、,主要是因为他们()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A BC D817世纪中国出现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夸。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宫便殿奏札材料二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

4、?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卷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四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主张在燕南、燕北发展纺织业,在西北山泽地区开矿产,在东南沿海通市舶,发展海外贸易。王夫之说:“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三、四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答案】1A2C3C4A5A6C7A8D9(1)不同观点: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说明问题: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2)思想主张:材料三、四都认识到了工商业的重要地位,提出了重视工商业发展的主张,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想。主要原因:明朝中期以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冲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