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83170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一)历史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分卷I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1. 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A. 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B. 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C. 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D. 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答案】C【解析】联系教材可知,罗马法产生的一个背景就是由于按照习惯去解释法律往往使贵族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在平民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保障自身权益的压力下,才有了成文法。以后都是以成文法作为判例的依据,所以选C。A项说法正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

2、罪;B项说法正确,原告和被告权力对等,都有陈述的权利;D项明显符合题意。2. 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古代雅典A. 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B. 妇女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C. 法律注重保护平民的权益D. 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的程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陪审团就是民主的体现,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法律注重保护平

3、民权益,故A项错误。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说明司法审判有严格程序,故C项错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3. 雅典每年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6000名陪审员,再以抽签的方式分配到10个法庭审案,以抽签方式参审案件,以秘密投票方式判决案件。它反映了A. 陶片放逐法的实施B. 雅典各部落轮流执政C. 雅典公民大会盛况D. 雅典公民的民主参政【答案】D【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克利斯提尼实施的陶片放逐法是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与材料不符,故A项排除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克利斯提尼时期,由十个部落

4、,轮流执政,与材料不符,故B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皆可参与,梭伦改革后,逐步成为最高权力机构,与题意不符,故C项排除;据所学可知民众法庭,采用抽签、不公开投票等民主形式,是雅典公民的民主参政的体现,故D项正确。4. 据记载,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洋语、及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重则致杀身之祸。陈旭麓先生将其概括成“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这里的“某一时期”是指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 抗日战争时期C. 义和团运动时期D. 辛亥革命时期【答案】C【解析

5、】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杀无赦轻则被殴辱抢,重则致杀身之祸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特点,即盲目排外,故C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没有盲目排外,故A排除。抗日战争时期,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也没有盲目排外,故B排除。辛亥革命时期,也没有盲目排外,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5. “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这句话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A. 浓厚的军事色彩B. 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C. 民主性D. 专制独裁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已经设

6、了议院,说明德国已不全是专制独裁,但是德皇的存在,使得议院的权利弱小,说明了德国资本主义改良不够彻底,带有专制主义色彩,B正确;浓厚的军事色彩与材料无关,排除A;议院体现的一定的民主性,但没有反映其实质,排除CD。所以选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6. 阅读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决定表中资金流动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 经济发展规律B. 国际环境影响C. 国家经济政策D. 产业结构调整【答案】C【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故A项排除;国际环境影响是外因,不是“主要因素”,故B

7、项排除;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经济政策不断调整,故C项正确;“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19531965年我国不是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产业结构调整”,故D项排除。【点晴】解答本题的关键紧扣时间段,然后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归纳,紧扣“一五计划”“大跃进”“八字方针”等相关信息综

8、合分析即可。7. 一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1976年前后的荷兰,没有多少荷兰人会非常努力地工作。如果你曾试着工作过,但不喜欢,也可以停止工作。在富裕社会,人们不会因为变得更加富有而感到更幸福,与朋友和亲戚们在一起的时间才能带来幸福而今欧洲国家正在禁止懒惰。我们现在都成了职业至上者。生活被重新定义为一场赛跑,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这种差异说明了A. 资本主义福利国家走向破产B. 西方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耗费了财富C. 经济政治危机的发生D. 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能力陷入困境【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在富裕社会,人们不会因为变得更加富有而感到更幸福”“而今欧洲国家正在禁止懒惰”的变化旨在说明高福利引起

9、的弊端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发生调整,故D项正确;“资本主义福利国家走向破产”的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排除;“西方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耗费了财富”与题旨无关,故B项排除;“经济政治危机的发生”是对现象的描述,没有解释问题的实质,故C项排除。8. “1870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上述情况的出现是在哪一事件发生后A. 新航路开辟B. 第一次工业革命C. 第二次工业革命D.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处理材料和对

10、所学的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能力。“以后的三十年间”是从1870年开始制20世纪初期,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间是19世纪40年代,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信息中强调的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分工,故C项正确;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是17世纪,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9. 自大革命以来,法国就像一个政治制度的试验场,君主立宪制、君主制、共和制,循环多变,轮番实行。第三共和国时期,以非武力的争斗成为主要形式,合

11、法斗争成为各阶级、阶层的首选方式。法国从此稳固了民主共和制。这主要说明A. 政治制度的选择过程中必然充斥着暴力斗争B. 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C. 和平方式取代暴力才能推进政治制度建设D. 政治制度的确定与完善有时要经过各种尝试【答案】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0. 下图是某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情况图。以下确立的主题中与之相对应的是A. 进行战略转移以保存革命力量B. “将革命进行到底”C. 以全民抗战打倒日本帝国主义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答案】D【解析】从材料来看,这张图片反映的是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以及扩大发展

12、,所以与之对应的是D选项。A选项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采取的措施;B选项发生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C选项是抗日战争时期。点睛:本题可以采取排除法,从材料中的信息明确可以得知是有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内容,所以直接排除B、C选项。再根据材料中“某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情况图”排除A选项,得到正确答案。11. 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A. 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B. 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C. 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

13、则D. 禅让制的尚贤原则【答案】B【解析】材料“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武帝司马炎之所以没更换痴愚的太子,主要是因为自西周以来的约定俗成的嫡长子继承原则,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2. 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不包括A. 有利于希腊民主制度的发展B. 有利于希腊航海业的发展C. 有利于文化交流D. 有利于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考查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临海,岛屿众多,有利于希腊民主制度的发展,故A正确,排除。古希腊临海,有利于希腊航海业的发展,故B正确,排除。这也

14、有利于文化交流,故C正确,排除。古希腊不是以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为主,故D错误,符合题意。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13. 2012年1月28日,阿盟观察团因安全原因中止了在叙利亚的观察团行动。美英法向安理会施压。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制裁或威胁使用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与中国投反对票致决议未通过,以上材料反映了表明联合国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反对票充分尊重叙利亚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反对票符合联合国宪章及不干涉内政原则中国一贯主张通过政治对话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当今,联合国是唯一有

15、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的机构,维护国际和平是联合国的宗旨,在涉及到叙利亚的问题的提案中,中俄坚持正义,维护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俄的做法也是符合联合国的原则,也体现了中国的一贯的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和主张,故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新时期的外交政策的调整14. 古罗马法学家认为:自然法是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因为这种法律不是人类特有的,而是一切动物都具有的,不论是天空、地上或海里的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自然法是全人类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B. 自然法是自然存在的、永恒不变的规律C. 人定法是根植于自然的最高理性D. 自然法是人定法精密化的表现【答案】D【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自然法是罗马法的思想核心,它受到了古希腊晚期斯多亚学派的影响认为全人类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自然法是自然存在、永恒不变,定法是根植于自然的最高理性,自然法凌驾于人定法之上,人定法是自然法的精密化,据此分析可知ABC项的表述均符合史实,而D项表述有误,故D项正确。15. 1937年,四川大学校长任鸿隽回忆:“吾父在日,无日不思返浙江原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