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楼宇弱电系统规划与实施课程学习体会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6790986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1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规划)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楼宇弱电系统规划与实施课程学习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职业规划)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楼宇弱电系统规划与实施课程学习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职业规划)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楼宇弱电系统规划与实施课程学习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职业规划)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楼宇弱电系统规划与实施课程学习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职业规划)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楼宇弱电系统规划与实施课程学习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规划)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楼宇弱电系统规划与实施课程学习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规划)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楼宇弱电系统规划与实施课程学习体会(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能楼宇弱电系统规划与实施课程学习体会报告系别(分院、部) 电信学院 班 级计算机30971 姓 名尹卫东 学 号3010097140 2011 年 7 月 8 日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规划与实施通过一学期对智能楼宇楼宇弱电系统规划与实施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不少。不管是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提高了不少。知道了有关工程从招投标到工程结束维护的全过程,从大体上了解了一个工程的全部过程。了解了各部门(土建、机电、弱电)配合的重要性,以及施工时每天工程协调会的重要性。本次报告我选择了主题: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大规划与实施。1.入侵报警系统的概念和功能入侵报警系统是指当非法侵入防范区域时,引起报警的装置。它是用来发出出

2、现危险情况信号的。入侵报警系统就是用探测器对建筑物内外重要地点和区域进行布防。它可以及时探测非法入侵,并且在探测到有非法入侵时,及时向有关人员报警。防入侵报警系统负责为建筑物内外各个点、线、面和区域提供巡查报警服务,它通常由报警探测器、报警系统控制主机(简称报警主机)、报警输出执行设备以及传输线缆等部分组成,如图3.1.1所示。 图3.1.1入侵报警系统组成2.入侵报警系统的组成(1)入侵报警系统的组成入侵报警系统负责为建筑物内外提供巡查报警服务,当在监控范围内有非法侵入时,引起声光报警。入侵报警系统的组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探测器、信道、报警控制器是其必不可少的主要组成部分。 图3.1.2入侵

3、报警系统组成结构 (2)入侵报警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报警探测器利用红外或微波等技术自动检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入侵行为,将相应信号传输至报警监控中心的报警主机,主机根据预先设定的报警策略驱动相应输出设备执行相关动作,如自动启动监控系统录像,拨打110等。3.入侵报警系统的主要设备(1)探测器报警探测器,俗称探头,一般安装在监测区域现场,主要用于探测入侵者移动或其他不正常信号,从而产生报警信号源的由电子或机械部件所组成的装置,其核心器件是传感器。探测器的种类有:1)开关传感器2)压力传感器3)声传感器4)光电传感器5)热电传感器6)电磁感应传感器(2)信道信道是探测电信号传送的通道。信道的种类较

4、多,通常分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有线信道是指探测电信号通过双纹线、电话线、电缆或光缆向控制器或控制中心传输。无线信道则是对探测电信号先调制到专用的无线电频道由发送天线发出;控制器或控制中心的无线接收机将空中的无线电波接收下来后,解调还原出控制报警信号。图3.1.3广义信道框图 (3)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主机,又称为报警控制器,其主要作用是接收各种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判断有无警情,然后按预先设置的程序驱动相关设备执行相应的警报处理,如: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与监控系统实现联动,控制现场的灯光,记录报警事件和相应的视频图像等。报警控制器由信号处理和报警装置组成。报警信号处理是对信号中传来的探测电信号进行处理

5、,判断电信号中“有”或“无”情况,输出相应的判断信号。若探测电信号中含有入侵者入侵信号时,则信号处理器发出报警信号,报警装置发出声或光报警,引起工作人员的警觉。小型报警主机如图3.1.4所示 图3.1.4 小型报警主机 报警主机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布防与撤防功能报警主机可手动布防或撤防,也可以定时对系统进行自动布防、撤防。在正常状态下,监视区的探测设备处于撤防状态,不会发出报警;而在布防状态下,如果探测器有报警信号向报警主机传来,则立即报警。2)布防延时功能如果布防时操作人员尚未退出探测区域,那么就要求报警主机能够自动延时一段时间,等操作人员离开后布防才生效,这是报警主机的布防延

6、时功能。3)防破坏功能当有人对报警线路和设备进行破坏,发生线路短路或断路,设备被非法撬开等情况时,报警主机会发出报警,并能显示线路故障信息。4)报警联动功能遇有报警时,报警主机的编程输出端可通过继电器接点闭合执行相应的动作,将报警信号经通信线路以自动或人工拨号方式向上级部门或保安公司转发,以便快速沟通信息或组网,特别是重点报警部位应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联动,自动切换到该报警部位的图像画面,自动录像。5)自检保护功能报警主机应能对报警系统进行自检,使各个部分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报警主机的机壳应有挂锁或锁控装置(两路以下例外),机壳上除密码按键及灯光显示外,所有影响功能的操作机构均应放在箱体之内。(4

7、)验证设备验证设备及其系统,即声、像验证系统,由于报警器不能做到绝对的不误报,所以往往附加电视监控和声音监听等验证设备,以确切判断现场发生的真实情况,避免警卫人员因误报而疲于奔波。(5)其它配套部分警卫力量根据监控中心(即报警控制器)发出的报警信号,迅速前往出事地点,抓获入侵者,中断其入侵活动。没有警卫力量,不能算做一个完整的报警系统。监控中心应与更高层次的公安部门的机动力量保持联系,以便在必要时做出较大规模的行动。至于各企事业单位,应根据其规模的大小,自行组成相应的监控中心,且与区域性的监控中心联网。只有这样,才能对入侵者形成一种威慑力量。 6.传输系统的选择(1)传输系统的重要性一个可靠的

8、传输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要求:每当探测器触发一次,监控中心应有一次相应的报警显示;信号传输必须快;信号必须明白无误;传输系统必须稳定,不受环境及外界的影响,并具有防破坏的保护设施。(2)传输系统的保护探测器发出的探测电信号,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到监控中心,传输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这个环境不仅有自然界或人为的干扰,如雷电、电磁波干扰,而且而存在着入侵者的破坏。这种干扰和破坏会导致传输系统的失败,产生不正确的报警或漏报警。因此,提出了对传输系统的保护问题。1)对电磁波干扰的排除在有电磁环境中选定传输线,应考虑加上避雷器、屏蔽或滤波电路。2)潮湿环境下的传输保护选择具有良好保护层的室外

9、用铠装电缆和导线;若用普通线可以把传输导线穿入保护管内(金属管或塑料管),并把管子端头和接口处部采取密封措施等。3)对人为破坏的监视防护入侵者破坏传输系统,可以割断传输线路,也可以使传输线路短路;或用一台信号发生器伪造信号,进行欺骗破坏。为了对付这些破坏,人们设法在传输线路中,送入一种连续的编码信号,然后监视因故障或破坏引起的信号变化特性。(3)专用线路的设计1)导线规格的选择现在一般都采用铜线,最细的导线截面积一般不能小于0.5 mm2,如果导线太细,则在施工过程中容易损坏或破坏绝缘,导线的截面积应该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来确定,可以查询导线的额定载流量来确定。同时,在线路比较长或电流比较大时,

10、还应该根据电压降来校验导线的截面积,以查表和校验得到的较大值为确定值。一般电压降校验方法如下:铜线:SIL/54.4U铝线:S=IL/34U式中: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L导线的长度(m) U允许的电压降(V)S导线截面(mm2)2)导线选色和标号有标准的执行标准,没标准的自己配色和编号,这样会使众多的导线层次清楚,对下道工序和维修都方便。3)导线配管穿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不同电源电压回路的导线,特别是有比较大电流或220V以上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在没有采取电路隔离措施时,一般不得穿在同一管内。穿在管内的导线不得有接头,否则检查维修不方便。穿在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绝缘层)不应超过管内截面

11、积的2/3。4)传输线路布局整个系统传输线路的布局走向设计,应从整个系统防护区域的整体着眼,查明地形结构及环境情况后,选择安全、易施工和距离最短的路线。(4)传输系统的选择入侵报警系统传输方式的确定,主要由防区数量、分布、防区到报警控制器之间的传输距离等决定。对于防区较少,防区到报警控制器之间最远距离在100m以内的情况,采用分线制传输模式;对于防区数量较多,防区到报警控制器之间最远距离在1200m以内的情况,采用总线制传输模式;对于防区数量很多,防区到报警控制器之间最远距离大于1500m的情况,多采用公共网络模式;对于布线困难的场所,可以考虑采用无线制传输模式。分线制传输模式分线制传输模式指

12、探测器、紧急按钮等前端设备,通过多芯电缆与报警控制主机的多个报警输入端子之间,采用并行一对一接线分线传输的方式,如图3.1.12所示。当防区数在8个以内,且与报警控制主机最远距离小于100m时,选用分线传输模式,系统线缆一般不少于5芯的通信电缆,每芯截面不小于0.5mm2,系统响应时间不大于2s。分线制传输模式实现的前提是报警控制器具有分线报警输入端口。 总线制传输模式总线制传输模式指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通过其相应的编址模块与报警控制主机之间采用报警总线串行传输方式。总线制适合于防区数量较多,防区到报警控制器之间最远距离在1500m以内的情况。传输线缆宜采用多芯(4芯或6芯等)的通信电缆,每芯

13、面积不宜小于1.0mm2,系统对任一防区首次报警的响应时间不大于3s,其他防区后续报警响应时间不大于20s。总线制布线一般是采用RS485总线手拉手布线方式,如图3.1.13所示。 注意:一般通信总线应该和其它线路分管走线,并保持适当的距离,特别要避免音频线路或其它高低频线路带来的干扰。网络传输模式网络传输模式指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通过现场报警控制器或网络接入设备与报警控制主机之间采用网络相连,公共网络可以是有线网络,也可以是有线一无线一有线网络。如图3.1.14所示。 7.报警控制器选型入侵报警控制器(即报警主机)能直接或间接接收来自入侵探测器发出的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并能指示入侵发生的部

14、位。声光报警信号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复位后,如果再有入侵报警信号输人时,应能重新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另外,入侵报警控制器还能向与该机接口的全部探测器提供工作电压,(也可由独立电源供电)。入侵报警控制器能对控制的系统进行自检,检查系统各个部分的工作状态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由于入侵探测器有时会产生误报,通常控制器对某些重要部位的监控,采用声控和电视复核,提高报警的可靠性。根据用户的管理机制和对报警的要求,入侵报警控制器分为小型报警控制器、区域入侵报警控制器和集中入侵报警控制器。(1)入侵报警控制器对于一般的小型用户,其防护的部位很少,如写字楼里的小公司,学校的财会、档案室,较小的仓库等,都可采用小型报警控制器。小型入侵报警控制器一般功能1)能提供48路报警信号,功能扩展后,能从接收天线接受无线传输的报警信号。2)能在任何一路信号报警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能显示报警方位、时间。3)对系统有自查能力。4)市电正常供电时能对备用电源充电,断电时能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上,以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另外还有欠压报警功能。5)具有510 min延迟报警功能。6)能向区域报警中心发出报警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