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中的心血虚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6788222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PPT 页数:152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脏腑辨证中的心血虚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脏腑辨证中的心血虚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脏腑辨证中的心血虚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脏腑辨证中的心血虚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脏腑辨证中的心血虚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脏腑辨证中的心血虚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脏腑辨证中的心血虚PPT课件.ppt(1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脏腑辨证 1 第一节心病辨证 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心脏本身及其主血脉功能的失常及心神的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异常 临床以心悸 心痛 心烦 失眠 多梦 健忘 神昏 神识错乱 脉结代等为心病的常见症状 此外 某些舌体病变 如舌痛 舌疮等症 亦常归属于心 小肠的病变主要反映在泌别清浊功能的失常 临床以小便的改变为小肠病的常见症状 2 一 心血虚证 概念 心血虚证是指由于心血亏虚 不能濡养心脏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为心悸失眠 多梦健忘 头晕 面色淡白或萎黄 唇 舌色淡 脉细弱 3 二 心阴虚证 概念 心阴虚证是指由于心阴亏损 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为心悸心烦 失眠多梦 或见潮热盗汗 五心

2、烦热 午后颧红 舌红少津 脉细数 4 三 心气虚证 概念 心气虚证是指由于心气不足 鼓动无力 表现以心悸为主症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 为心悸 气短 自汗 神疲乏力 活动后加重 面色淡白 舌质淡 脉弱或结代 5 四 心阳虚证 概念 心阳虚证是指由于心阳虚衰 鼓动无力 虚寒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心悸 胸闷或疼痛 气短 自汗 形寒畏冷 面白 或面唇青紫 舌质淡胖或紫暗 苔白滑 脉弱或结代 6 五 心阳虚脱证 概念 心阳虚脱证是指由于心阳衰极 阳气暴脱所表现的危重证候 临床表现 为在心阳虚证表现的基础上 更见突然冷汗淋漓 四肢厥冷 呼吸微弱面色苍白 或心痛剧烈 口唇青紫 脉微欲绝 甚或神志模糊 昏

3、迷不醒 7 六 心火亢盛证与小肠湿热证 概念 心火亢盛证是指由于心火内炽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临床表现 为心烦失眠 面赤口渴 身热 或见吐血 衄血 甚或狂躁谵语 舌红糜烂或溃疡 苔黄 脉数 若兼见小便赤 涩 灼 痛 尿血 为心火下移所致之小肠湿热证 8 七 心脉痹阻证 概念 心脉痹阻证是指由于瘀血 痰浊 阴寒 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 而出现以心悸胸闷 心痛为主症的一类证候 临床表现 心悸 胸闷作痛 痛引肩背内臂 时作时止 瘀阻心脉证兼见痛如针刺 舌暗紫或有斑点 脉细涩或结代 痰阻心脉证兼见心胸闷痛 体胖痰多 身体困重 舌苔白腻 脉象沉滑 寒凝心脉证兼见遇寒痛剧 得温痛减 舌淡苔白 脉沉迟或沉紧 气滞心

4、脉证兼见疼痛而胀 常喜太息 脉弦 9 八 痰蒙心神证 概念 痰蒙心神证是指由于痰浊蒙蔽心神 表现以神志异常为主的证候 临床表现 为意识模糊 精神抑郁 表情淡漠 神志痴呆 喃喃独语 举止失常 甚则昏不知人 或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 口吐涎沫 喉中痰鸣 并见胸闷呕恶 舌苔白腻 脉滑 10 九 痰火扰神证 概念 痰火扰神证是指由于火热痰浊侵扰心神 表现以神志异常为主的证候 临床表现 为烦躁失眠 面赤口渴 气粗 便秘尿黄 吐痰黄稠 喉中痰鸣 甚则狂越妄动 打人毁物 胡言乱语 哭笑无常 舌质红 苔黄腻 脉滑数 11 十 瘀阻脑络证 概念 瘀阻脑络证是指由于瘀血阻滞脑络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为头疼如刺 固定

5、不移 头晕 或健忘 失眠 心悸 甚至昏迷 面晦 舌暗紫有瘀斑 脉细涩 12 第二节辨肺病证候 肺病特征性表现 定位 肺居胸中 胸闷 胸痛肺主气 司呼吸 咳嗽咯痰或咯血 气喘 少气不足以息喉为肺之门户 声嘶 声哑水液代谢输布 水肿肺主皮毛 卫外 易感冒 13 一 肺气虚证 概念 由肺机能减弱 其主气 卫外功能失职所致的证候 14 临床表现 特殊表现 定位 肺气被耗 呼吸功能衰退 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则气耗 活动后喘息加重肺不布津 停聚成痰 痰液清稀肺不宣卫 肌表不固 自汗恶风易于感冒 15 一般表现 定性 神疲体倦声低气怯气虚证面色淡白自汗舌淡苔白脉虚弱 16 辨证要点 1 咳喘无力 动则加重

6、为定位资料2 兼气虚证表现 肺气虚证 17 二 肺阴虚证 概念 由久咳伤阴 或痨虫袭肺 或热邪伤津而致肺阴亏虚 虚热内扰 肺失清肃所表现的证侯 18 临床表现 干咳无痰 或痰少而粘难于咯出或痰少带血 声音嘶哑 阴虚证 形体消瘦 口燥咽干 午后潮热 五心烦热 盗汗 颧红 舌红少苔或无苔 脉细数 19 辨证要点 1 干咳无痰或少痰而粘 声音嘶哑为定位资料2 兼阴虚证 虚热证 表现 肺阴虚证 20 三 风寒犯肺证 概念 风寒侵袭 肺卫失宣 以咳嗽 咯稀白痰 恶风寒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21 临床表现 咳嗽 咯少量稀白痰 气喘 表寒证 微有恶寒发热 鼻塞 流清涕 喉痒 或见身痛无汗 舌苔薄白 脉浮紧 2

7、2 辨证要点 1 多有外感风寒的病史 以咳嗽 咯稀白痰为主要临床表现2 兼风寒表证 风寒犯肺证鉴别 风寒束表证则以表证证候为主 咳嗽较轻 不咯痰 23 四 风热犯肺证 概念 风热侵袭 肺卫失宜 以咳嗽 发热恶风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24 临床表现 咳嗽 痰少而黄 气喘 鼻塞 流浊涕 咽喉肿痛 表热证 发热 微恶风寒 口微渴舌尖红 苔薄黄 脉浮数 25 辨证要点 1 多有感受风热的病史 以咳嗽 痰少色黄为主要表现2 兼风热表证表现 风热犯肺证 26 五 燥邪犯肺证 概念 外感燥邪 肺失宣降 以干咳痰少 鼻咽口舌干燥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简称肺燥证 燥邪有偏寒 偏热的不同 而有温燥袭肺证和凉燥袭肺证之

8、分 27 临床表现 干咳无痰 或痰少而韩 不易咯出甚则胸痛 痰中带血 或见鼻衄 口 唇 鼻 咽 皮肤干燥 尿少 大便干结 舌苔薄而干燥少津 夏末秋初 出汗 脉浮数 温燥深秋初冬 无汗 脉浮紧 凉燥 28 辨证要点 1 本证与气候干燥有关 以干咳痰少 鼻咽口舌干燥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2 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均有干咳 痰少难咯 但前者属外感新病 常兼有表证 干燥症状突出 虚热之象不明显 后者属内伤久病 无表证 虚热内扰的症状明显 29 六 肺热炽盛证 概念 火热炽盛 壅积于肺 肺失清肃 以咳喘气粗 鼻翼煽动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 简称肺热证或肺火证 30 临床表现 咳嗽 气粗而喘 甚则鼻翼煽动 鼻息

9、灼热 胸痛 或有咽喉红肿疼痛 实热证 状热 口渴饮冷 面赤 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 脉滑数或洪大 31 辨证要点 1 以新病势急 咳喘气粗 鼻翼煽动与为定位资料2 兼实热证表现 肺热炽盛证 32 七 痰热塞肺证 概念 痰热交结 壅滞于肺 肺失清肃 以发热 咳喘 痰多黄稠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33 临床表现 咳嗽 痰稠色黄 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 咽喉疼痛或胸痛咳脓血腥臭痰 或咯血忸血 实热证 状热 口渴饮冷 面赤 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34 辨证要点 1 以发热 咳喘 痰多黄稠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 痰热壅肺证与肺热炽盛证前者为痰热俱盛 咯多量黄稠痰 后者为但热无 或少 痰

10、 35 八 寒痰阻肺证 概念 指寒饮或痰浊停聚于肺 肺失宣降 以咳喘 痰白量多易咯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又名寒饮停肺证 痰浊阻肺证 36 临床表现 咳嗽 痰多 色白 质稠或清稀 易咯 胸闷 气喘 或喉间有哮鸣声 恶寒 肢冷 舌质淡 苔白腻或白滑 脉弦或滑 37 辨证要点 1 以咳喘 痰白量多易咯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 痰稀者 寒饮停肺证痰稠者 寒痰阻肺证寒象不明显 痰湿阻肺证 38 九 饮停胸胁证 概念 水饮停于胸腔 阻碍气机 以胸廓饱满 胸胁胀闷或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39 临床表现 胸廓饱满 胸胁部胀闷或痛 咳嗽气喘 呼吸 咳嗽或身体转侧时牵引胁痛 头目晕眩 舌苔白滑 脉沉弦 40 辨证要点

11、 1 以胸廓饱满 胸胁胀闷或痛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 相当于胸腔积液 41 十 风水相搏证 概念 指风邪外袭 肺卫失宣 水湿泛滥肌肤 以突起头面浮肿及卫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42 临床表现 眼睑头面先肿 继而遍及全身 上半身肿甚 来势迅速 皮肤薄而发亮 小便短少 恶寒重发热轻 无汗 舌苔薄白 脉浮紧 风寒表证发热重恶寒轻 咽喉肿痛 舌苔薄黄 脉浮数 风热表证 43 辨证要点 1 以突起头面浮肿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 兼有卫表症状 44 复习题 1 肺阴虚 肺气虚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是什么 2 如何从咳痰特点鉴别肺病各证是什么 3 鉴别下列各证 肺阴虚证和燥邪犯肺证风寒犯肺证和风热犯肺证温燥和凉

12、燥痰热壅肺证和热邪炽盛证寒饮停肺证寒痰阻肺证和痰湿阻肺证 45 第三节辨脾病证候 46 脾生理功能与病理特点 脾 水谷 气血生化之源 纳少主运化后天之本 气血不足水湿 水肿 泄泻功能主统血 出血主升清 久泻 脱肛 内脏下垂 47 位居中焦外应于腹腹痛 腹胀部位主肌肉 四肢消瘦 四肢无力开窍于口口糜 口唇色淡等其华在唇 特点 脾气宜升 脾升胃降 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喜燥恶湿 易受湿邪困遏 48 一 脾气虚证 概念 指脾气不足 运化失职 以食少 腹胀 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成因 饮食不调 劳倦过度 思虑过久 禀赋不足 年老体弱 久病 大病 49 临床表现及分析 脾气虚弱 运化失司 纳少

13、腹胀 食后更甚食入不消 清浊不分 下注大肠 泄泻气血生化不足 肢体倦怠 形体消瘦 少气懒言 面色无华水湿不运 水肿 肥胖气虚 舌淡苔白 脉缓弱 50 辨证要点 纳呆 腹胀 便溏等 气虚证 51 二 脾虚气陷证 概念 指脾气虚弱 中气下陷 以脘腹重坠 内脏下垂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又名脾 中 气下陷证 成因 久泄久痢 劳倦过度 妇女孕产过多 52 临床表现及分析 脾虚升举无力 内脏失于托举 脘腹重坠作胀 食后加重 胃下垂 其它内脏下垂 子宫 肾等 中气下陷 便意频频 肛门重坠久泻不止 脱肛清浊不分 下注膀胱 小便浑浊如米泔清阳不升 头目失养 头晕目眩脾气虚 纳少便溏 气短乏力 倦怠懒言

14、 面色无华 舌淡苔白 脉缓弱 53 辨证要点 脾气虚 内脏下垂等 脾虚气陷证 54 三 脾阳虚证 概念 指脾阳虚衰 失于温运 阴寒内生 以食少 腹胀腹痛 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又名脾虚寒证 成因 脾气虚久 过食生冷 寒凉药太过 肾阳不足 55 临床表现及分析 脾阳虚衰 运化失司 纳少腹胀 大便稀溏阳虚寒生 寒凝气滞 脘腹隐痛 喜温喜按水湿不运 泛溢肌肤 水肿气化失司 尿少胃阳不足 寒饮不化 口泛清水 呃逆呕吐水湿下注 女子白带清稀量多久泻虚寒证 形寒肢冷 面色苍白或咣白舌淡胖或有齿痕 苔白滑 脉沉迟无力或弱 56 辨证要点 脾气虚 阳气虚证 脾阳虚证 57 四 脾不统血证 概念 指脾气虚

15、弱 不能统摄血行 以各种慢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又名脾 气 不摄血证 成因 久病气虚 劳倦过度 58 临床表现及分析 脾不摄血 便血 尿血 肌扭 鼻扭 妇女月经过多 崩漏脾气虚 面色萎黄或苍白 神疲乏力 气短懒言 舌淡苔白 脉细无力等 59 辨证要点 脾气虚 出血症状 脾不统血证 60 病例讨论曹 女 42岁 该患素体虚弱 少食纳呆 大便稀软 近半年来时觉脘腹冷痛 痛势绵绵 喜温喜按 食少腹胀 大便清稀 带下色白质稀 畏寒肢冷 口淡不渴 下肢浮肿 小便短少 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 脉沉迟无力 李 女 30岁 两年前分娩后 月经淋漓不断 经期持续不断10天 周期15天左右 经色淡质稀 经常自觉

16、神疲乏力 气短懒言 腹胀纳呆 大便稀溏 面色萎黄 舌淡苔白 脉细弱 61 五 寒湿困脾证 概念 指寒湿内盛 困阻脾阳 脾失温运 以纳呆 腹胀 便溏 身重等为主要表现的寒湿证候 又名湿固脾阳证 寒湿中阻证 太阴寒湿证 成因 寒湿内侵 冒雨涉水居住潮湿等 过食生冷 62 临床表现及分析 寒湿困阻脾阳 运化失司 升降失常 脘腹胀闷纳呆泛恶欲吐腹痛便溏寒湿困阻气机 经络不畅 头重如裹周身困重身痛水湿外溢肌肤 水肿气血生化无源 肌肤 面色萎黄不泽寒湿证 口淡不渴 舌体胖大苔白厚腻或水滑苔脉濡缓 63 辨证要点 以纳呆 腹胀 便溏 身重 苔白腻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鉴别 脾阳虚证与寒湿困脾证均有纳呆食少 腹胀 便搪等表现 但脾阳虚证为阳虚运化失职 导致寒湿内阻 以虚为主 寒湿困脾证为寒湿内盛 阻遏脾阳 以实为主 64 六 湿热蕴脾证 概念 指湿热内蕴 脾失健运 以腹胀 纳呆 发热 身重 便溏不爽等为主要表现的湿热证候 又名中焦湿热证 脾经湿热证 成因 湿热内侵 饮食不节 65 临床表现及分析 湿热中阻 运化失司 升降失常 脘腹胀闷纳呆厌油恶心呕吐湿热熏蒸肝胆 胆汁外溢 面目皮肤发黄 阳黄 湿热蕴于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