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板结构满堂支架专项施工设计方案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6771658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0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拱板结构满堂支架专项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拱板结构满堂支架专项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拱板结构满堂支架专项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拱板结构满堂支架专项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拱板结构满堂支架专项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拱板结构满堂支架专项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拱板结构满堂支架专项施工设计方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拱 板 结 构 模 板 工 程专 项 施 工 方 案编制:_审核:_审批:_有限公司二O一六年九月目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21、工程基本情况22、各责任主体名称23、拱板主要参数2第二章 编制依据2第三章 满堂支架搭设21、桥拱模板及支架22、拱架、支架、模板拆除2第四章 满堂支架预压方案21、满堂支架预压目的22、预压荷载计算23、支架预压方法:2第五章 施工工艺技术21、技术参数22、工艺流程23、施工方法24、检查验收2第六章 施工保障措施21、组织措施22、技术措施23、安全措施24、监测监控25、应急预案2第七章 模板支架计算书2附 图2第一章 工程概况1、工程基本情况新建桥梁上部结

2、构采用单孔22M(净跨径)拱桥,下部结构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天然地基基础。桥梁下部结构采用重力式,扩大基础。上部结构采用单孔22M(净跨径)拱桥,桥面双向横坡为3.0%。桥面铺装采用20cmC40混凝土、FYT-I型三涂涂膜类防水层和6cmAC-20-C沥青混凝土。4cmAC-13-C沥青混凝土。其中,600mm厚的桥拱施工需搭设满堂脚手架,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桥拱轴线采用二次抛物线,拱桥净跨22m,净矢高5.1m,矢跨比为1/4.3,拱板厚600mm,拱桥总长12m。拱板砼总用时184.1m3,钢筋总用量39.33t。2、各责任主体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技术

3、负责人专业监理工程师3、拱板主要参数拱轴线坐标表 单位:cm截面端点01234567891011X-45.8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Y上38.790.5188.7270.7339.6397.3445.5484.9516.4540.4557.3567.4570.7Y下0106.8194.8268.0329.1379.7421.1454.0479.1496.7507.2510.7水平夹角()48.542.937.833.128.424.219.915.911.88.14.70第二章 编制依据1、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2、建筑结构荷载

4、规范GB50009-201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3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12、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13、本工

5、程施工图纸、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三章 满堂支架搭设根据现场勘踏,本工程的难点在于该桥拱的的支架搭设,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关键,故定为关键工序。而地基处理是关键中的关键,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我项目部采用井点降水的施工工艺降低地下水在地基以下0.5米以上,分层夯实地基,使得有足够的承载力,为保证拱板和满堂脚手架的稳定,在夯实地基上浇筑C30砼200mm200mm的条形基础,中间间距0.5米,以满足支架的承载。1、桥拱模板及支架支架及底模在拱桥的承台施工完毕后,即开始拱板的施工,拱板长22米,厚度为600mm。拱式拱架为满堂支架施工,支架采用483钢管,纵横间距均为500mm,顶部采用可调托架。可调托座

6、内主梁为150150的木方,沿桥拱长度方向布置,间距为500mm,其上垂直放置100100的木方,间距300mm,用铁钉固定在下方的木方上,在木方上铺18mm厚的竹胶板作为桥拱的底模板。如下图所示:拱板顶模根据拱轴线坐标表可知,6节点处倾角为19.9,本方案从拱脚至6节点采用双层模板,拱顶模板龙骨采用采用50mm100mm木方双拼,沿板拱方向布置,并在双拼中间每隔600mm设置限位止水螺栓,止水片和螺栓满焊,止水螺栓规格为14mm。拱板底模(桥拱底模)必须事先根据模板图的弧形放样预制。拱板底模按组(或块)安装,每一组上弦拱底模的安装高度及曲线弧度须严格按预设控制线支起架设,使整个底拱模组合安装

7、后板面弧线正确、流线园滑、不得有折角。桥拱两端侧模采用18mm厚的竹胶板面板,背后100100mm的木方为支撑, 纵横均设置剪刀撑,间距为4.5米,横向设剪刀撑的间距为4.5米,按梅花形设置。剪刀撑布置水平剪刀撑:本工程模板支架高6m,据规范要求应设置二道水平剪刀撑,底层设置在扫地杆位置,在最顶一个步距内再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垂直剪刀撑:在外侧四周均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向每隔4.5m左右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为46m,具体搭设参照附图执行。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为4560。立杆基础在夯实地基上浇筑C30砼200mm200mm的条形基础,中间间距0.

8、5米,以满足支架的承载。2、拱架、支架、模板拆除拆除模板注意事项非承重侧模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一般当混凝土挤压强度达到2.5Mpa时可拆除侧模板。承重模板拱架及支架的拆除:钢筋砼结构的承重模板、拱架,应在混凝土强度70%并能承受其自重力及其他可能的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卸落拱架和支架的程序原则上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若无设计规定时,应详细拟定程序,分几个循环卸完,卸量开始应小,以后逐渐增大。在横向杆卸落,应在横向对称的杆同时一起卸落。在拟定卸落程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 、在卸落前应在卸架设备上划好每次卸落量的标记;B、满布式拱架卸落时,一般从跨顶向

9、拱脚依次循环卸落;C、卸落拱架时应设专人用仪器观测拱圈挠度和桥台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D、模板、拱架和支架拆除后,应将表面灰浆污垢清除干净,并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防止变形开裂。第四章 满堂支架预压方案为保证施工安全、提高现浇梁质量,在拱板支架搭设完毕,拱板底模衬板铺好后,对支架进行超载预压。预压一是消除支架及地基的非弹性变形,二是得到支架的弹性变形值作为施工预留拱度的依据。1、满堂支架预压目的(1)检查支架的安全性,确保施工安全。 (2)消除地基、支架自身非弹性变形的影响,有利于桥面线形控制。(3)测量预压时支架产生的弹性变形,根据其测量结果对满堂架进行预拱度调整。2、预压荷载计算本方

10、案采用土袋试压,模拟荷载重量。根据设计图纸可知,拱板(单跨22m,拱长12m)钢筋用量为39.33t,拱板混凝土为184.1m3,根据C30砼配合比显示为2400Kg/m3。安全系取1.1倍。预压总重量为(39.33+2.4184.1)1.1=529.3T每平方米预压荷载:529.32212=2.0t/3、支架预压方法: (1)预压材料选用土料的堆码按设计拱板的结构自重和分布形式堆放,加载时对称等载预压布置,防止支架偏压失稳。加载顺序按混凝土浇筑的顺序进行,加载时分五次进行。当支架稳定后,即可卸掉土料,卸载时要分层卸,全部卸完后,测量底模和地基的标高,计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画出弹性变形

11、曲线,作为调整模板预拱度的依据。在预压结束、模板调整完成后,再次检查支架和模板是否牢固。(2)本方案预压方法依据拱板钢筋砼重量分布情况,在搭好的支架上的堆放与拱板跨荷载等重的土袋 (拱板跨荷载统一考虑安全系数为1.1)。施工前,每袋土料按标准重进行分包准备好,然后用汽车吊进行吊装就位,并按拱板结构形式合理布置土袋数量。 (3)一般拱板预压时间为三天。卸压完成后,要再次复测各控制点标高,以便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等于卸压后标高减去持荷后所测标高),用总沉降量(即支架持荷后稳定沉降量)减去弹性变形量为支架和地基的非弹性变形(即塑性变形)量。预压完成后要根据预压成果通过可调顶托调整支架的标高。

12、(4)采用分段预压,先对称预压靠承台侧,再预压中间。在安装好底模后,可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重量为设计荷载(拱板混凝土自重、内外模板框架重量及施工荷载之和)的110%,用土料进行支架预压。土料的堆积高度按拱板自重分布曲线图变化取值,从而使预压荷载的分布与拱板荷载的分布相吻合。加载时按照25%、50%、75%、100%、110%设计荷载分五级加载,加载时加载重量的大小和加荷速率与地基的强度增长相适应,待地基在前一级荷载作用下,达到一定固结度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特别是在加载后期,必须严格控制加载速率,防止因整体或局部加载量过大、过快而使地基发生剪切破坏。支架预压重量根据拱板实际断面计算平均分配到底

13、模上,预压的最大荷载为拱板重量的1.1倍。4、测点布置压重前先在底模和下部支架顶端及支架基础上布设观测点,测量位置设在梁跨的1/2、1/4处及中间,每点位横向均设3点,观测点在模板及地基混凝土上,在底模上顺桥向中间点取消。压重前,测量观测点的原始标高,并作详细记录,(观测点布置如上图)。5、预压、卸压及支架拆卸压重材料的选用: 压重荷载选用土料,用等重量的编织袋装好土料,便于压重时记录。吊装设备的选用:压重吊装设备采用2台25T吊车,以加快施工进度。压重顺序:压重顺序理论应按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先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先压重,后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后压重,根据混凝土浇筑顺序,压重的顺序应为:1) 先

14、压靠近墩身处,再依次加载向远离墩身的位置排列,堆放顺序(如下图箭头方向和数字),第一层堆放完毕后在堆放下一层,直至达到设计底板钢筋混凝土重量。322飞0111111122飞011111311中轴线1台60台#HA#666322飞011111112)全部重量达到50%时对支架、底模等处的观测点进行标高和平面位置坐标测量,并详细作好记录。分析支架的变形规则。3)继续按上一步的步骤进行压重,待压至总重量的100%时继续对观测点进行测量并详细作好记录。4)压重至总重量的110%时停止压重并持荷一天。在首次加载前先观测一次,作为起始观测值,以后每加载完毕观测一次,全部加载完毕,每2小时观测一次,一天之后每6小时观测一次,一直观测3天,若每次观测每点下沉量均不超过2mm,即认为支架已经稳定。5)预压时间和卸载自加载完毕,14天以后确认支架已经稳定,即可卸载。卸载顺序与加载顺序相反,原则是后加载先卸,先加后卸。分级分批卸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