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练习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771523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练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考点1宇宙中的地球【地方卷】(2016年上海卷,12)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据此回答12题。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A.空气太稀薄 B.宇宙辐射太强C.陨石撞击太多 D.月球引力太小【解析】第1题,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和水,表面由岩石组成,热

2、容量小,昼夜温差大;月岩表面热胀冷缩作用强,物理风化强,月岩被破坏后慢慢地形成月壤。第2题,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陨石撞击密集。【答案】1.D2.C考点2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全国卷】(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12)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2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我国

3、太阳能资源分布。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故从资源条件看柴达木盆地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第2题,考查人类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依据题意,太阳能光热电站由众多反光板构成,而众多反光板聚焦太阳能,会使锅炉加热产生蒸汽,有可能对途经此处的飞鸟造成伤害。反光板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会降低地表温度,可能降低作物产量;飞机飞行高度一般远高于高塔高度,故该电站的建设不会干扰飞机电子导航。【答案】1.A2.C【地方卷】(2015年山东卷,78)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34题。

4、3.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A.云量 B.海拔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4.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A.53%B.62%C.70%D.78%【解析】第3题,考查气候特征。图们江流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7月份处于雨季,云量大,日照时数少。第4题,考查太阳辐射、地球运动。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昼长为12小时,3月份日均理论日照时数以12小时计算,则月日照时数约为372小时。读图可知,3月份实际日照时数约为230小时,23037262%。【答案】3.A4.B(2015年安徽卷,3233)下图表

5、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完成56题。5.图中M日最接近()。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6.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解析】第5题,考查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图中M日北半球大气上界获得太阳辐射最多,应该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昼最长的日期,即夏至日。第6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图中a、b两点以M日期(夏至日附近)为中心对称,则a、b分别对应春分日、秋分日附近,两点此日昼长相差不大,可排除B项;而b比a纬度高,太阳辐射少,

6、故影响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答案】5.B6.A考点3地球的圈层结构【地方卷】(2016年江苏卷,22)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双选)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解析】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CO2所致,与地球内能的释放关联较少;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较少,地球内部温度的变化与大气增温没有必然联系。【答案】AC高频考点命题特点备考启示宇宙中的地球该部分知识点通常以宇宙探测或太阳能在生

7、活中的应用切入,考查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以热点事件、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为背景,提供图文信息,结合其他知识点,如大气部分的大气热力作用,解决实际问题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地球的圈层结构考点1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宇宙特点(1)物质性由各种天体组成。(2)运动性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2.天体系统:下图示意天体系统的层级。【误区警示】总星系宇宙 总星系只是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的一小部分。二、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地球的普通性(1)八大行星分类(2)运动特征(3)地球的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

8、)有许多相同之处。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地球上的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和自身环境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据腾讯新闻2017年1月26日消息,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结合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的例子,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据此回答12题。1.通常情

9、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的孕育主要是因为()。A.常年低大气压环境B.缺乏足够的液态水C.日温度两极化现象D.与太阳距离较远2.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微生物的存在 水资源充足 光照、温度适宜 适宜的大气环境A.B.C.D.【解析】第1题,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而数十亿年前潮湿的环境下可能有生命体进化,说明气温低、干燥,使其很难孕育生命,而这是火星距离太阳较远造成的。第2题,可以借鉴地球生命现象存在的条件,与三项关系最密切。【答案】1.D2.B考点2航天基地建设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

10、成本地势因素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地形因素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2.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一是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二是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节

11、约能源3.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1)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2)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3)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4)地质条件好。(5)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我国的回收场地选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0日7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五星”方式,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六号”卫星及“天平一号”A星与B星“嘉定一号”、软件定义卫星等4颗微纳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据此回答第3题。3.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是()。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

12、,可节省燃料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解析】海南文昌位于季风气候区,多阴雨天气,而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有利于航天器发射。【答案】A 考点3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2.对地球的影响(1)能量来源(2)动力来源: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的黑子,B层的耀斑,其周期约为11年,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类型活动特征活动层次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与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在极地地区形成绚丽多彩的极光黑子温度比周围低而显现暗黑的斑点;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周期约为11年光球层耀斑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时间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释放巨大能量;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周期约为11年色球层太阳风温度极高;带电粒子高速运动;脱离太阳引力飞向宇宙空间形成的带电粒子流日冕层下图为某企业生产的一种能互补性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智能化“风光路灯”示

14、意图。读图,回答第4题。4.下列城市中利用智能化“风光路灯”效果最佳的是()。A.贵阳 B.重庆C.呼和浩特 D.杭州【解析】“风光路灯”主要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高原,太阳能、风能资源都很丰富,故效果最佳。【答案】C考点4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震波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其特征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3.地球的外部圈层 (1)A大气圈:包裹地球的气体层。(2)B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3)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56题。5.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A.为地壳 B.为岩石圈C.为软流层 D.为下地幔【解析】结合各圈层的位置,运用数值去判断圈层的名称。位于大气圈,高度在12 km以上、5055 km以下,可判断为大气平流层。-33 km为莫霍界面所处的位置,位于-33 km以上,应为地壳,而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