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篇目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26650424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23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篇目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篇目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篇目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篇目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pdf(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篇目教学设计及课后 反思 第一单元 1 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14 个生字 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 感受春节的热闹 喜庆气氛 3 学习课文有顺序 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 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 学习有顺序 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 歌曲 恭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共话春节 1 锣鼓喧天辞旧岁 爆竹声中迎新春 在期盼中 在喜庆中 春节向我们走来 这是我 们中国人最隆重 最传统

2、的节日 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2 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关于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 是农历正月初一 又叫阴历年 俗 称 过年 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 即正月初一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 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 一直到正月十五 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 重 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 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 动 按照我国农历 正月初一古称元日 元辰 元正 元朔 元旦等 俗称年初一 到了民 国时期 改用公历 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 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不但是汉族 最重要的节日 满 蒙古 瑶 壮 白 高山

3、赫哲 哈尼 达斡尔 侗 黎等十几个少数 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大多以祭祀神佛 祭奠祖先 除旧布新 迎禧接福 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如贴春联 贴年画 贴 福 字 剪窗花 蒸 年糕 包饺子 燃爆竹 除夕守夜 拜年等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 节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融入了无限的留恋 回味和憧憬 中国的春节 是最具文化内涵和 传统魅力的节日 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关于春节的习俗 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闹元宵等 关于春节的传说 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 3 假如请你来写春节 你打算写些什么 4 的确 春节到了 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 万象复苏 草木更新 新一轮播种和收

4、获季节又 要开始 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 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 当新春 到来之际 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也是亲人 团聚的日子 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 古都北京 过起春节来更是京味十 足 今天 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老舍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节 二 放手初读 整体感知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 检查课文自学情况 同桌互查读文情况 出示本课需会写的生词集体认读 对这些生字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 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 形 义三方面需注意的地 方做相互交流 3 默读课文 思考 按照老规矩 北京

5、人是怎么过春节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 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 作者写了哪些天中 人们的活动 你可以用笔画下来 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培养学生边听边想 读书动笔 的习惯 5 快速浏览课文 思考围绕春节的热闹 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 按顺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 腊月 小年 除夕 初一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6 春节像一场大戏 在腊八粥的浓香中悄悄的拉开了序幕 请同学们速读浏览 按照年前 过年 结束的顺序找出相应的段落 三 细读鉴赏 感受春节 一 默读全文 思考课文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北京春节哪些热闹 浓烈的画面 你最喜欢其 中的哪几幅 二 小组研读

6、 出示研读提示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 划出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 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交流自己的感受 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p 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你在过春节的这段时间都干些什么呢 2 体会过节的热闹 交流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 过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热闹 同是热闹 但闹中各有不同 默读思考 除夕 初一 正月十五这三个日子各自的特点是 什么 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反复读一读 想一想 交流各自的体会 教师相机引导 除夕 喜庆 团圆 初一 悠闲 快乐 十五 红火 美丽 再读一读 讨论 交流 这些感受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交流反馈 除夕 一段 师相机指导朗读 进一步体会喜

7、庆 团圆 抓关键词 赶 到处 都穿起 贴上 感受除夕的喜庆 热烈 抓 除非 必定 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 感受团圆的氛围 阅读 阅读链接 中的第二篇短文 比较 同是写除夕 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交流 教师及时梳理 老舍笔下的除夕为我们展现的是全景图 抓住除夕人们主要的 活动简单勾勒 语言简洁明快 而 阅读链接 短文二由回忆外婆入手 重点写了一家人怎 么过除夕的情景 其中细致描写了准备过程和围炉情景 交流反馈 初一 一段 师相机指导朗读 进一步体会初一的悠闲 快乐 重点指导朗读 逛庙会 时人们的表现来体会悠闲与快乐 交流反馈十五一段 师相机指导朗读 进一步体会十五的红火 美丽 找出文

8、中描写花灯的句子 指导感情朗读 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引导想像 还会有哪些花灯呢 除了灯 还有什么 出示老舍的原文 创设情境 除夕是热闹的 可是没有月光 元宵节呢 恰好是明月当空 元旦是体面的 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 人们穿着新衣裳 可是它还不够美 元宵节 处 处悬灯结彩 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 火炽而美丽 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十五的红火 美丽 总结 从腊八到正月十九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却被作家仅仅用了一千多字就呈现在读者 的眼前 作者正是抓住每个节日最突出的特点 用极其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热 闹喜庆 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 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 去用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 比较阅读 领悟写法 1

9、 先默读课文 独立思考 再小组讨论 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 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再读腊八一段 思考 腊八的活动很多 为什么单写腊八粥 腊八蒜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种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文中还有很多 你能再举一例吗 2 自主阅读 阅读链接 中的第一篇短文 比较 同是写过年 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 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 你打算怎样写 引导学生借鉴学到的写法谈 如 选材要详略得当 描写节日要抓最主要的特点 可以加入 自己的感受夹叙夹议等 三 布置作业 课外拓展 以 春节 为主题 办一期手抄报 内容如下 1 春节印象 自己修改或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习作 2 春节花絮 从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传说

10、 习俗中选择编写 3 精彩再现 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 4 春节建议 春节怎么过 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5 节日集锦 除了春节 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 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 从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入手 抓住重点语句研读 创设情景 结合生活体验 走进北京 人的春节 感受人们的欢乐和浓浓的民俗风情 教学中 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过程中抓住重 点句子体会氛围 在表达时借助情景 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课外资源 增加学生 语文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拓展思维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使学生在了解老北京过春节

11、的风俗习惯 中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感悟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受到思想 情 感熏陶 2 腊八粥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2 学习生字 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 3 体会人物特点 感受浓浓亲情 教学重点 结合文章对人物细致描写 体现人物特点 感受深深情感 教学难点 在字里行间中体会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 体会浓浓亲情 教学突破点 以 腊八粥 为切入点 结合文章中对腊八粥的描写 深入体会文中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与 渴望之情 从而感悟一家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揭题 1 有句俗语 腊七腊八 冻掉下巴 说明在腊月初七 初八这几天 天气很冷 于

12、是 产生了一种民俗 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 把下巴粘牢 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2 你们对腊八粥还有什么了解 谈谈你对腊八粥的印象 3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 腊八粥 的文章 二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 思考课文围绕 腊八粥 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 学习生字新词 1 指名读课文 订正字音 2 小组内自学生字新词 四 再读课文 在文中找一找 这是什么样的腊八粥 第二课时 一 读课文 回忆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 文中的 八儿 对腊八粥怀着一种什么的心情 三 结合文章中相关语句 谈谈自己的看法 从哪些语句中 能够看出 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与渴望 四 从文章中对妈妈与八儿的对话中 除了能看出八儿嘴馋 十分想

13、吃腊八粥以外 你还能 感受到什么 五 课外拓展 找到 腊八粥 原文 继续读一读 从中深入感受一下这一家人的浓浓亲情 板书设计 腊八粥 孩子天真可爱 教学反思 教学时重在通过对主人公八儿的语言 动作 神态及心理描写 体会八儿迫不及待地想喝腊 八粥的馋样 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 让学生充分读书 谈读书感悟 充分唤起学生的认知体验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 会写 宫 侯 等8 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 结合注释 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古诗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 导入新课 春色是美好

14、的 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也如春光一样 安静美好 杜甫借花 蝶 莺 来歌颂春 一起背诵 江畔独步寻花 我们再走入春天的长安城去看看寒食节的景象吧 2 知诗人 解诗题 韩 字君平 南阳 今属河南 人 天宝进士 官至中书舍人 大历十才子 之一 原有诗集 后散佚 明人辑有 韩君平诗集 寒食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每年清明节的前1 2 天 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二 读准字音 自学生字 词语 1 自学 御 暮 两个汉字 指导学生从意义上区分 暮 幕 从而理解 日暮 的意思 2 指名读诗 要求读准 读通 3 再读诗句 画出停顿 重音 三 再读古诗 感悟诗意 一 连词成句 读懂诗意 1 想想每个词的意思 遇到不会的

15、怎么办 查字典 看注释 春城 指春天的京城 寒食 寒食节 在冬至后的第105 天 清明节前 1 2 天 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御柳 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宫 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 寒食节禁火 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 受赐的可以点火 五侯 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2 把词语连成句子 小组内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 落红无数 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 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3 全班汇报 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二 展开想象悟诗情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

16、御柳斜 1 指名读第一句 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什么景象 板书 飞花御柳 2 飞花 是什么情景 无处不飞花 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呢 落花随风飞舞 写出了花的 轻盈美丽 不说 落花 而说 飞花 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 一个 飞 字 意蕴深远 由此我们可 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 指导读出花飞柳摇的美 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 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 盛况 3 交流寒食节有哪些习俗 寒食节禁火 吃冷食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4 日落天黑时 长安城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指名读第二句 5 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有什么想说的 板书 蜡烛轻烟 四 补充资料 加深理解 1 补充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这首诗的含义 2 寒食节民间禁火 而汉宫却传烛赐火 这说明了什么 皇帝特许重臣 五侯 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 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 官的专宠 五 熟读成诵 拓展延伸 1 朗读全诗 熟读成诵 2 课下搜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和同学交流你自己的见解 板书设计 寒食 以汉喻今 流露不满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 展示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