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25 桃花源记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644872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25 桃花源记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25 桃花源记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25 桃花源记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25 桃花源记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25 桃花源记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25 桃花源记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25 桃花源记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通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桃花源记导学案 第1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读准文章的节奏。2、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疏通文意。【学习重点】掌握生字词,读准文章的节奏。【学习难点】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知识链接,积累常识1、简介作者及背景陶渊明 (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

2、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2、关于“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记”可分为以下几类: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3、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记事:是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笔记:古代以记事为主的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探究活动二】初读课文,识字正音1、初读课文,识字正音。学法指导:边听边读理解,圈画出生字和难懂的词语根据课下注释或翻查字典、词典给下列字注音可同桌交流或小组分工协作,加快进度。豁( )然开朗 俨( )然 黄发垂髫( ) 怡( )然 便要( )还家 间( )隔 刘子骥( ) 阡陌( ) 诣( )太守2、自读课文,划分句子的节奏。学法指导:句子朗读的节奏应以意义为单位划分,不能把一个意义单元划断。(1)缘 溪 行,忘 路 之 远 近。(2)有 良 田 美 池 桑

4、 竹 之 属。(3)黄 发 垂 髫,并 怡 然 自 乐。(4)自 云 先 世 避 秦 时 乱,率 妻 子 邑 人 来 此 绝 境。【探究活动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一词多义。学法指导: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往往会有不同的含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细心体会,请大家注意下面的词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含义。寻:寻向所志:舍:便舍船:屋舍俨然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志:处处志之:寻向所志:2、古今异义。学法指导:古义为句中意,今义为现代最常见的意义。无论魏晋古义: 今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 今义:古义: 今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古义: 今义:阡陌交通古义: 今义:欲穷其林古义: 今义:

5、3、词类活用。学法指导:该词原本是什么词性,在句中是什么词性。林尽水源: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4、翻译重点句子。学法指导:句子翻译的第一要素是重点实词必须要在译句中得到体现,其次是译句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探究活动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抽查重点词语的解释。第2课时【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2、体会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理

6、清文章思路。【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研读全文,理清思路学法指导:贯穿全文的人物的活动。1、本文以 为线索:桃花源 桃花源 桃花源【探究活动二】细读课文,把握内容学法指导:能够用原文回答的,尽量用原句子回答。2、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3、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就是出自本文,你觉得作者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探究活动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情4、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个理想社会?学法指导:结合作者写作背景加以概括。【探究活动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成语“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你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子的,拿起你的笔,把它描绘下来。学法指导:“桃花源”可以是你的家、超市、游乐园、学校【学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