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四节怎样放得更大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6626575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四节怎样放得更大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四节怎样放得更大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四节怎样放得更大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四节怎样放得更大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四节怎样放得更大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四节怎样放得更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四节怎样放得更大(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四课 怎样放得更大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 中央厚 边沿薄如 老光眼镜镜片 中央薄 边沿厚 不能放大如 近视眼镜镜片 前节知识回顾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 前节知识回顾 凸透镜可以放大物体图片 凸透镜的放大倍数与中央的厚度有关与直径大小无关 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前节知识回顾 4 怎样放的更大 本课要点 科学概念 A 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B 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过程与方法 A 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B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1 自制显微镜 1 自制简

2、易显微镜 步骤 1 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2 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3 直到看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为止4 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 2 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物体肉眼看青苔好像绿茸茸的地毯 2 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物体显微镜观察青苔好像是一片丛林 2 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物体 2 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物体显微镜下看到的花粉 2 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物体显微镜下看到的花粉管 3 列文克虎的故事 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最早的可以放大 300 倍的显微镜 4 显微镜的发展史 4 显微镜的发展 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 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高倍的显微镜 知识小结 科学概念 A 两个凸

3、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B 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过程与方法 A 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B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一 填空 1 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由荷兰 发明的 现在人们又发明了 显微镜和 显微镜 2 微生物是由 发现的 3 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万倍 4 细胞是由 发现的 列文虎克 练习 电子 扫描隧道 列文虎克 200 罗伯特胡克 知识小结 科学概念 A 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B 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过程与方法 A 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B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1 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放大倍数增大 2 在雨水 河水中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3 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4 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人们能观察到比通过放大镜观察所能达到的更加丰富的微观世界 5 列文 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6 显微镜和量筒 弹簧秤一样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工具 7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8 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