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精密切削加工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126624371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6.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精密切削加工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第二章精密切削加工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第二章精密切削加工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第二章精密切削加工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第二章精密切削加工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精密切削加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精密切削加工(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二章 1 第2章精密切削加工 教学提示 精密切削加工技术涉及的方法很多 本章主要介绍精密切削加工的分类 精密切削加工的机理分析 精密切削加工机床和应用以及功率超声车削等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要求学生在普通切削加工的基础上 了解精密切削加工的相关知识 重点掌握精密切削加工的机理 以及精密切削加工机床的各组成部件 同时了解功率超声车削这种特种加工技术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二章 2 2 1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 原子能 激光 宇航和国防等技术部门对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机械制造业乃至整个

2、制造业水平的重要依据 各国 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对精密加工技术极其重视 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其进行研究 以保证其尖端技术产品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提高其产品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二章 3 2 1 1概述 所谓精密加工 是指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达到极高程度的加工工艺 不同的发展时期 其技术指标有所不同 目前 在工业发达国家中 一般工厂能稳定掌握的加工精度是1 m 与之相对应 将加工精度为0 1 1 m 加工表面粗糙度Ra在0 02一0 1 m范围内的加工方法称为精密加工 当代多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精度 及其发展趋势预测 见图2 1 由图中可见 2000年后 普通机械加工 精密加工与超精密加

3、工的精度已经分别达到1 m 0 01 m及0 001 m 1nm 由此可见 精密工程正在向其终极目标 原子级精度逼近 也就是实现 移动原子 现代机械工业之所以致力于提高零件加工精度 其主要的原因在于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二章 4 图2 1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精度及其发展趋势预测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二章 5 1 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可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英国Rolls Royce公司的资料表明 将飞机发动机转子叶片的加工精度由60 m提高到12 m 加工表面粗糙度由Ra0 5 m减少到Ra0 3 m 则发动机的压缩效率将从89 提高到94 20世纪80年代初 前苏联

4、从日本引进了四台精密数控铣床 用于加工螺旋桨曲面 使其潜艇的水下航行噪声大幅度下降 即使使用精密的声纳探测装置也很难发现潜艇的行踪 此事震惊了西方的国防部门 2 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可促进产品的小型化 传动齿轮的齿形及齿距误差直接影响了其传递扭矩的能力 若将该误差从目前的3 6 m降低到1 m 则齿轮箱单位重量所能传递的扭矩将提高近一倍 从而可使目前的齿轮箱尺寸大大缩小 IBM公司开发的磁盘 其记忆密度由1957年的300bit m2提高到l982年的254万bit cm2 提高了近1万倍 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磁盘基片加工精度的提高和表面粗糙度的减小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二章 6 3 提高零件

5、的加工精度可增强零件的互换性 提高装配生产率 促进自动化装配应用 推进自动化生产 自动化装配是提高装配生产率和装配质量的重要手段 自动化装配的前提是零件必须完全互换 这就要求严格控制零件的加工公差 从而导致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 精密加工使之成为可能 精密加工技术是一项涉及内容广泛的综合性技术 实现精密加工 不仅需要精密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也需要稳定的环境条件 还需运用计算技术进行实时检测和反馈补偿 只有将各个领域的技术成果集成起来 才有可能实现和发展精密加工 下面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二章 7 1 精密加工机床精密加工机床是实现精密加工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提高机床主轴

6、的回转精度 工作台的直线运动精度以及刀具的微量进给精度 精密机床主轴轴承要求具有很高的回转精度 转动平稳 无振动 其关键在于主轴轴承 早期的精密主轴轴承采用超精密级的滚动轴承 而目前使用的精密主铀轴承是静 动态性能更加优异的液体静压轴承和空气静压轴承 工作台的直线运动精度是由导轨决定的 精密机床使用的导轨有滚动导轨 液体静压导轨 气浮导轨和空气静压导轨 为了提高刀具的进给精度 必须使用微量进给装置 微量进给装置有多种结构形式 多种工作原理 目前只有弹性变形式和电致伸缩式微量进给机构比较适用 尤其是电致伸缩微量进给装置 可以进行自动化控制 有较好的动态特性 在精密机床进给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精

7、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二章 8 2 金刚石刀具精密切削加工必须能够均匀地切除极薄的金属层 微量切除是精密加工的重要特征之一 金刚石刀具是精密切削中的重要手段 金刚石刀具有两个重要的问题要解决 一是金刚石晶体的晶面选择 这对刀具的使用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二是金刚石刀具刃口的锋利性 即刀具刃口的圆弧半径 它直接影响到切削加工的最小切削深度 影响到微量切除能力和加工质量 先进国家刃磨金刚石刀具的刃口半径可以小到数纳米的水平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落后 目前刃磨的金刚石刀具的刃口半径只能达到0 1 0 3 m 另外 当刃口半径小于0 01 m时 必须解决测量上的难题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二章 9 3 精密切

8、削机理精密切削是微量切削 微量切削过程中许多机理方面的问题部有其特殊性 如积屑瘤的形成 鳞刺的产生 切削参数及加工条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以及它们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 都与常规切削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 必须对这些切削机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掌握其变化规律 以便更好地利用精密加工技术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4 稳定的加工环境精密加工必须在稳定的加工环境下进行 主要包括恒温 防振和空气净化三个方面的条件 精密加工必须在严格的多层恒温条件下进行 即不仅工作间应保持恒温 还必须对机床本身采取特殊的恒温措施 使加工区的温度变化极小 为了提高精密加工系统的动态稳定性 除在机床结构设计和制造上采

9、取各种减振措施外 还必须用隔振系统来消除外界振动的影响 由于精密加工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极高 空气中的尘埃将直接影响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因此必须对加工环境的空气进行净化 对大于某一尺寸的尘埃进行过滤 国外已研制成功了对0 1 m的尘埃有99 净化效率的高效过滤器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二章 10 5 误差补偿当加工精度高于一定程度后 若仍然采用提高机床的制造精度 保证加工环境的稳定性等误差预防措施提高加工精度 这将会使所花费的成本大幅度增加 这时应采取另一种所谓的误差补偿措施 即是通过消除或抵消误差本身的影响 达到提高加工精度的目的 国外的一些著名精密机床 采用了误差补偿的方法 取

10、得了很好的效果 6 精密测量技术精密加工技术离不开精密测量技术 精密加工要求测量精度相比加工精度高一个数量级 目前 精密加工中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多以干涉法和高灵敏度电动测微技术为基础如激光干涉仪 多次光波干涉显微镜及重复反射干涉仪等 国外广泛发展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并研究原子级精度的测量技术 Johaness公司生产的多次光波干涉显微镜的分辨率为0 5nm 隧道扫描显微镜的分辨率为0 01nm 是目前世界上精度最高的测量仪之一 最新的研究证实 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可移动原子 实现精密工程的最终目标 原子级精密加工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二章 11 2 1 2精密切削加工分类 根据加工表面及加工刀具的特点

11、 精密切削加工可分为四类 见表2 1 表2 1精密与超精密切削方法精密切削研究是从金刚石车削开始的 应用天然单晶金刚石车刀对铝 铜和其它软金属及其合金进行切削加工 可以得到极高的加工精度和极低的表面积粗糙度 从而产生了金刚石精密车削加工方法 在此基础上 又发展了金刚石精密铣削和镗削的加工方法 它们分别用于加工平面 型面和内孔 也可以得到极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金刚石刀具精密切削是当前加工软金属材料最主要的精密加工方法 除金刚石刀具材料还发展了立方氮化硼 复方氮化硅和复合陶瓷等新型超硬刀具材料 它们主要用于黑色金属的精密加工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二章 12 2 1 3精密加工与经济性 由于精密

12、加工机床价格昂贵 加工环境条件要求极高 因此精密加工总是与高加工成本联系在 起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这种观点限制了精密加工的应用范围 它主要应用于军事 航空航天等部门 近十几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精密加工的产品已进入了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 其生产方式也从过去的单件小批量生产走向大批量生产 在机械制造行业 精密加工机床不再是仅用于后方车间加工工具 卡具 量具 工业发达国家已将精密加工机床直接用于产品零件的精密加工 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例如 加工一块直径为100mm的离轴抛物面反射镜 用金刚石精密车削工艺成本只有用研磨 抛光 手工修琢的传统工艺的成本的十几分之

13、一 而且精度更高 加工周期由12个月缩短为3周 我国精密加工技术较落后 当前某些精密产品尚靠进口 还有些精密产品靠老工人手艺制造 因而废品率极高 例如现在生产的某种高精度惯性仪表 以十几台甚至几十台中才挑选出一台合格品 磁盘生产质量尚未完全过关 激光打印机的多面棱镜尚不能生产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二章 13 2 2精密切削加工机理 金属切削过程 就其本质而言 是材料在刀具的作用下 产生剪切断裂 摩擦挤压和滑移变形的过程 精密切削过程也不例外 但在精密切削中 由于采用的是微量切削方法 一些对普通切削影响不显著的因素将成为影响精密切削过程的主要因素 因此 我们应该对精密切削的特殊性进行系统的研究

14、掌握其变化规律 以便更好地应用这一新技术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二章 14 2 2 1切削变形和切削力 2 2 1 1切削变形 1 过渡切削为了研究微量切削过程的切削机理 了解切削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首先分析过渡切削过程 我们以回转刀具的切削情况为例 如图2 2所示为单刃回转刀具铣削平面的切削过程 为了反映整个工艺系统的弹性特性 假设刀具支持在具有一定弹性模数的支承上 图2 2 b 为切削剖面的情况 从刀具切削刃和工件接触开始 刀具在工件上滑动一定的距离 工件表面仅产生弹性变形 在切削刃移开之后 工件表面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切削刃在工件表面上的这种滑动称为弹性滑动 随着刀具的继续回转 刀刃上的切

15、削深度不断增大 在工件表面上开始产生塑性变形 在此塑性变形区内 切削刃的工件表面滑过之后 工件表面被刺划出沟痕 但此时并没有真正切除材料 切削刃在工件表面上的这种滑动称为塑性滑动 在塑性滑动之后 随着刀具切入深度的增加 前刀面上产生了切屑 开始了切削过程 图2 2 b 中的点划线为切削刃的运动轨迹 实线为被加工表面上的轮廓线 由于工件表面上产生了弹塑性变形 所以切削刃的运动轨迹与被加工表面上形成的轮廓线不重合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二章 15 通过改变刀具的切入角 可以依次改变刀具与工件的最大干涉深度 从而可以得到如图2 2 a 的曲线 当切削刃的最大干涉深度很小时 即切入角很小时 便是图2 2

16、 a 中的 1 状态 此时 刀具仅在工件表面滑过 工件表面没有刀具切入的痕迹 在刀具和被加工表面的全部接触长度上处于弹性变形区域 当刀具与工件的最大干涉深度达到一定的数值时 形成如图2 2 a 中的 2 的切削状态 在切削开始的一段长度内为弹性滑动区域 然后进入塑性变形区 在刀刃滑动过去后 在塑性变形区域内将留下沟痕 但并不产生切屑 继续增大刀具与工件的最大干涉深度 便形成图2 2 a 中的 3 的切削状态 在切削刃和工件表面的接触初期为弹性滑动区域 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大 之后为塑性滑动区域 再之后为切削区域 在工件表面上有塑性变形和除去切屑所形成的沟槽 随着切入深度的减小 之后又过渡到塑性变形区和弹性变形区 必须指出 在塑性滑动区域内也存在弹性变形区 而在切削区域内则既存在切屑去除区 也存在塑性变形区和弹性变形区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二章 16 图2 2过渡切削过程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二章 17 2 最小切入深度零件的最终工序的最小切入深度应等于或小于零件的加工精度 允许的加工误差 因此的最小切入深度反映了它的精加工能力 根据过渡切削过程的分析可知 当切入深度太小时 切削刃对工作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