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生物化学(本科)复习资料

上传人:电大****团队 文档编号:126623986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大生物化学(本科)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医大生物化学(本科)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医大生物化学(本科)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医大生物化学(本科)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医大生物化学(本科)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大生物化学(本科)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大生物化学(本科)复习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化学(专)1 疯牛病是由朊病毒蛋白的下列哪种构象变化引起的(C)A -螺旋变为-转角B -螺旋变为无规卷曲C -螺旋变为-折叠D -折叠变为-螺旋E -转角变为-折叠2体内储存的甘油三酯主要来源于 CA. 生糖氨基 B.脂 C.葡萄糖 D.酮体 E.类脂3蛋白质吸收紫外光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D)A含硫氨基酸的含量多少B脂肪族氨基酸的含量多少C碱性氨基酸的含量多少D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多少E亚氨基酸的含量多少4关于酶的化学修饰的叙述,错误的是(E)A有活性与无活性两种形式B有放大效应C两种形式的转变有酶催化D两种形式的转变有共价变化E化学修饰不是快速调节5.属于必需脂肪酸的是 AA.亚麻酸

2、 B.软脂酸 C.油酸 D.月桂酸 E.硬脂酸6产能过程不在线粒体的是CA三羧酸循环B脂肪酸-氧化C糖酵解D电子传递E氧化磷酸化7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生成1分子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是BA-酮戊二酸琥珀酰CoAB琥珀酰CoA琥珀酸C琥珀酸延胡索酸D延胡索酸苹果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8下列有关脂酸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DA脂酸合成酶系存在于胞液中B生物素是参与合成的辅助因子之一C合成时需要NADPHD合成过程中不消耗ATPE丙二酰CoA是合成的中间产物9脂酸-氧化、酮体生成及胆固醇合成的共同中间代谢物是AA乙酰乙酰CoAB甲基二羟戊酸C HMGCoAD乙酰乙酸E丙二酰CoA10能转变成乙酰乙酰CoA的氨基酸

3、是CA ProB MetC ArgD LeuE Asp11 ALT活性最高的组织为DA心肌B脑C肝D骨骼肌E肾12对细胞内酶促反应速度最迅速有效的影响是BA酶原激活作用B酶的变构抑制或激活作用C酶合成的诱导作用D酶蛋白的降解作用E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13 DNA复制中,不需要下列哪种酶EA DNA指导的DNA聚合酶B DNA指导的RNA聚合酶C DNA连接酶D 拓扑异构酶E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4关于端粒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A 端粒酶具有逆转录酶的活性B 端粒酶是DNA与蛋白质的复合物C 可维持真核生物DNA的完整性D 端粒酶可提供催化时所需模板E 端粒酶的催化机制为爬行模型15与DNA损伤修复

4、过程缺陷有关的疾病是BA黄嘌呤尿症B着色性干皮病C卟啉病D痛风E黄疸16 RNA的剪接作用AA仅在真核发生B仅有rRNA发生C仅在原核发生D真核原核均可发生E以上都不是17识别转录起始点的是DA 因子B 核心酶C RNA聚合酶的亚基D 因子E DnaB蛋白18有关转肽酶正确的是 BA核蛋白体小亚基上的蛋白质B催化肽键的形成C移位中起作用D催化的反应需要ATPE催化的反应需要GTP19有关原核生物mRNA分子上的S-D序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A以AGGA为核心B发现者是Shine-DalgarnoC可与16S-rRNA近3-末端处互补D需要eIF参与E又被称为核蛋白体结合位点20下列哪一种情况下

5、lac操纵子被诱导EA培养基中既有葡萄糖又有乳糖B培养基中没有葡萄糖也没有乳糖C培养基中有其他糖而没有乳糖D培养基中只有葡萄糖没有乳糖E培养基中只有乳糖没有葡萄糖21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5-GGGGGGAATTCC-3序列后产生 AA5突出末端B3突出末端C平末端D5及3突出末端E5或3突出末端22肽类激素促使cAMP生成的机制是DA激素能直接激活腺苷酸环化酶B激素能直接抑制磷酸二酯酶C激素受体复合物直接激活腺苷酸环化酶D激素受体复合物使G蛋白结合GTP而活化,后者再激活腺苷酸环化酶E激素激活受体,然后受体再激活腺苷酸环化酶23.在血中,转运游离脂肪酸的物质为 CA.脂蛋白 B.糖蛋白 C.

6、清蛋白 D.球蛋白 E.载脂蛋白24.胆固醇合成的亚细胞部位在 CA.线粒体+溶酶体 B.线粒体+高尔基C.胞液+内质网 D.溶酶体+内质网E.胞液+高尔基体25.在组织细胞中,催化胆固醇酯化的酶是 BA. LCAT B. ACAT C. HL D. LPL E. LTP26.甘油磷脂的合成必须有下列哪种物质参加 AA. CTP B. UTP C. GMP D. UMP E. TDP27.合成胆汁酸的原料是 DA.乙酰CoA B.脂肪酸 C.甘油三酯 D.胆固醇 E.葡萄糖28.脂蛋白组成中,蛋白质/脂类比值最高的是 EA. CM B. VLDL C. LDL D. IDL E. HDL29.

7、催化胆汁酸合成限速步骤的酶是 CA. 3-羟化酶 B. 12-羟化酶 C. 7-羟化酶 D. HMG-CoA还原酶E. HMG-CoA合成酶30.下列哪种激素能使血浆胆固醇升高 BA.皮质醇 B.胰岛素 C.醛固酮 D.肾上腺素E.甲状旁腺素填空1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由乙酰辅酶A合成软脂酸的酶包括(乙酰辅酶A羧化酶)酶和由(6 )种酶一种酰基载体蛋白(ACP)组成的脂肪酸合成酶系。2脂肪和糖分解的共同中间产物是(乙酰COA )。3脂肪酸合成的碳源是(乙酰COA ),二碳片段的供体是(丙二酸单酰COA )。4哺乳动物的必需脂肪酸主要是指(亚油酸 )和(亚麻酸 )。5-氧化生成的-羟脂酰辅酶A的立体异

8、构是(L )型,而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生成的-羟脂酰-ACP的立体异构是(D )型。 6产生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色氨酸);(组氨酸)、(丝氨酸)、(苏氨酸)。7G蛋白由()、()和()三个亚基组成,以三聚体存在,与(GDP)结合者为非活化型,而()亚基与(GTP)结合并导致()二聚体脱落时变成活化型。8-磷酸甘油穿梭主要存在于(脑)和(骨骼肌)中。9脂酸合成的限速酶是(乙酰COA羧化酶)。10CDP-二脂酰甘油是(磷脂 )补救合成途径的活性中间物。11-氧化过程中酰基的载体是(COASH),而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酰基载体是(ACP)。12脂肪酸在线粒体内降解的第一步反应是(脂酰COA )脱氢,载氢体是

9、(FAD )。13磷脂酰丝氨酸可以通过(脱羧)反应转变成磷脂酰乙醇胺。14在磷脂酶作用磷脂酰胆碱可生成(甘油),(磷酸 ),(脂肪酸)和(胆碱)。15(Knoop)首先提出脂肪酸-氧化学说。16脂酰辅酶A必须在(肉毒碱)协助下进入线粒体内才能进行-氧化分解。17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在细胞的(胞浆 )中进行,而在(线粒体 )和(微粒体)中可进行脂肪酸的延长。 18脂肪酸主要以(氧化)方式氧化降解,另外还可进行()氧化和()氧化。19(丙酮),(乙酰乙酸)和(羟丁酸 )统称为酮体。20酮体在(肝)中生成,在(肝外组织)氧化。名词解释6肽键: (peptide bond) 是由一个氨基酸的 - 羧基与另

10、一个氨基酸的 - 氨基脱水 缩合而形成的化学键。7DNA变性:是指双螺旋之间氢键断裂,双螺旋解开,形成单链无规则线团,因而发生性质改变(如粘度下降,沉降速度增加,浮力上升,紫外吸收增加等),称为DNA变性。8米氏常数 (Michaelis constant) :米氏方程 V max S/( K m + S) 中, K m为米氏常数。9酶的特异性:即一种酶仅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化合物,或一定的化学键,催化一定的化学反应并产生一定的产物,酶的这种特性称为酶的特异性或专一性。10酶的化学修饰: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引起酶活性的改变,这一过程称为酶的化学修饰或共价修

11、饰。11TCA循环:乙酰辅酶A的乙酰基部分是通过一种循环,在有氧条件下被彻底氧化为CO2和H2O的循环,称为三羧酸循环。12必需脂酸:需脂肪酸是指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但机体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13酮体:乙酰乙酸(30%)、-羟丁酸(70%)、丙酮(正常少量)三者统称为酮体。酮体是肝脏脂酸氧化的特定产物。14领头链:复制时, DNA 双链解开各自作为模板,其中一条子链的复制方向与解链方向一致,可以连续进行合成,此链称为领头链。15增强子:是DNA上一小段可与蛋白质结合的区域,与蛋白质结合之后,基因的转录作用将会加强。16必需氨基酸:生物体本身不能合成而为机

12、体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人的必需氨基酸有8 种。17G蛋白:G蛋白是指能与鸟嘌呤核苷酸结合,具有GTP水解酶活性的一类信号传导蛋白。18从头合成途径:从头合成途径: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称。这一途径主要见于肝脏。19操纵子:这些结构基因与上游的启动序列、操纵基因共同构成转录单位,称操纵子(元)。20半保留复制:子代细胞的 DNA ,一股单 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为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 DNA 都 和亲代 DNA 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简答题1、论述遗传密码的主要特点

13、答 :1)密码子的基本单位是三联体密码子,以5-3方向,非重叠,无标点的方式编码在核酸分子上2)密码子的的简并性,即一个氨基酸可以具有多个密码子。3)密码子的变偶性,一个tRNA 的反密码子可以识别多个简并密码子。变偶关系表现为反密码子的第一位如果是U,可以和密码子第三位A和G配对,反密码子第一位如果是G,可以和密码子第三位U和C配对,反密码子第一位如果是I ,可以和UCA配对 4)密码的通用性和变异性。生物界从低等到高等基本上共有一套遗传密码。线粒体以及少数生物基因组的密码子有变异,其中线粒体密码子的第三碱基或是不起作用,或是只区分嘌呤和嘧啶。5) 密码子的防错系统。密码的编排方式使得密码子

14、中一个碱基被置换,其结果常常或是编码相同氨基酸,或是以物理化学性质最接近氨基酸相取代,遗传密码的上述特性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2、密码子的简并性有何意义 答: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可以减少有害突变。若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密码子,64个密码子中只有20个是有意义的,对应于一种氨基酸,那么剩下的44个密码子都将是无意义的,这将导致肽链合成终止。因而由基因突变而引起肽链合成终止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这将极不利于生物生存。简并增加了密码子中碱基改变仍然编码原来氨基酸的可能性。密码简并也可DNA上碱基组成有较大变动余地。所以,密码简并性对于物种的稳定有一定的作用。3、一基因的编码序列中发生了一个碱基突变,那么这个基因的表达产物在结构、功能上可能发生哪些改变 答;一、基因的编码产物中可能有一氨基酸发生改变,突变成另外一种氨基酸;二、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