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复习卷——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五诗歌选择题解题技巧(教师用卷)

上传人:huang****ling 文档编号:126621106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复习卷——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五诗歌选择题解题技巧(教师用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届高三复习卷——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五诗歌选择题解题技巧(教师用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届高三复习卷——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五诗歌选择题解题技巧(教师用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届高三复习卷——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五诗歌选择题解题技巧(教师用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届高三复习卷——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五诗歌选择题解题技巧(教师用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复习卷——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五诗歌选择题解题技巧(教师用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复习卷——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五诗歌选择题解题技巧(教师用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5 页 2020 届高三复习卷 古代诗歌鉴赏 教师用卷 专题五诗歌选择题解题技巧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 1 2 题 9 分 登城楼望西山作 节选 张九龄 城楼枕南浦 日夕顾西山 宛宛鸾鹤处 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 洪崖 久不还 金编 莫我授 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 云中一鸟闲 勿复尘埃事 归来且闭关 注 鸾鹤处 洪崖先生乘鸾休憩之处 下有炼丹井 被称为 洪井 洪崖 上古仙人 金编 传说中道教的宝书 尘埃事 指世间的工作 这里指做官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D A 全诗以景物描写开篇 中间以神话故事为主干内容 诗末表露出诗人心志 B 一 二句开篇照应

2、题目 并形象地交待出了城楼与西山的大体位置关系 C 三 四句中 宛宛 高高 两个叠词来描摹景物 富有环复的音律之美 D 九 十句中 千峰 云中 等意象营造出了一幅缥缈冷寂的西山晚景图 解析 营造出了一幅缥缈冷寂的西山晚景图 说法错误 冷 并未在诗句中体 现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 请简要概括并分析 6 分 答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倦于仕宦 质疑求仙的抑郁苦恼之情 同时也抒发对归隐的向往 之情 诗中 面对开阔缥缈的西山晚景 诗人联想到洪崖先生的求仙之事 并提出了对 求 仙 一事的疑惑 进而产生了郁闷苦恼的情感 另外 末两句中 勿复 且闭关 等语 又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诗开头以景

3、写怀 描写西山晚景的开阔和闲适 第四句话锋急转 诗人联 想到洪崖先生的求仙之事 以 莫我授 和 难攀 表达了对 求仙 一事的疑惑 透露 出作者心中的抑郁之情 结尾作者以 归来且闭关 的心态来表达自己因失意而苦恼的沉 思 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 1 2 题 9 分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 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 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 一声寒雁正关情 第 2 页 共 5 页 长年 忽得南来鲤 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 周必大 北宋诗人 江西庐陵人 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 今江苏 途中 长年 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汉乐府 饮马长城窟行 中有

4、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 的诗句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B A 首联紧扣 行舟 写自己走水路 离家渐行渐远 不计程 和叠用 几回 反映 此行路途遥远 B 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描写了 有日 云冻 江阔 浪生 的景象 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 但前途光明 将劈波斩浪 一展身手的心志 C 颈联视听结合 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 数点家山 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 寒 雁 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以排遣的乡思乡愁 D 这首七言律诗 用词考究 副词 犹 自 常 正 的运用贴切自然 耐人 寻味 动词 冻 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 可见天气寒冷之意 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解析 沿途日色晦暗

5、寒云凝重 江面浩阔 波浪翻涌的景象 营造的是苍茫凄寒 的意境 烘托暗淡凄凉的心境 表现路途艰辛 2 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6 分 答 巧妙地借用船工捕得鲤鱼一事 事借得巧 在 鲤 前冠以 南来 二字 主观 地认为它是从南方的家乡游来的 或者说让鱼有了家乡的味道 从而表现自己深沉的思乡之 情 巧妙地运用 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 的典故 典用得巧 写自己急于烹鱼取书 表现对家书的渴盼心情 从而抒发对家乡的热切思念 解析 要求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注意从即事抒情和用典 的手法来分析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 1 2 题 9 分 自咏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

6、腹 取次衣袭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 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 蟠木 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 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 蟠木 弯曲的树 1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A 白居易饮食随便充腹就行 穿着简朴暖身就好 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 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 从 未必 无妨 的措辞可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 C 牺牲 过着饱足的生活 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 不如 老龟 自在 D 白居易借 老龟 蟠木 寄托生活追求 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解析 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错 首联表达的是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第 3 页 共 5 页 的生活态度 并非实指生

7、活困窘 2 本诗意在 自咏 结合全诗 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 6 分 答 知足常乐 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能充腹暖身即可 他认为 瘦薄 不影响 得年 单贫 无碍 长福 表现了一种乐观知足的态度 淡泊不争 洒脱随性 诗人以 老龟 蟠木 自比 不羡不争 随分自安 表达出淡泊随性的生活态度 坚守本心 作者心中自有裁断 不在乎 闲人 的看法 可看出他对自我生活态度的坚守 解析 本诗已经明确意在 自咏 首句 随宜饮食聊充腹 取次衣袭亦暖身 白居易认为饮食随便充腹就行 穿着简朴暖身就好 可看出他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生活态 度 颔联 未必得年非瘦薄 无妨长福是单贫 诗人认为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 从

8、未 必 无妨 可看出其乐观知足 颈联 老龟岂羡牺牲饱 蟠木宁争桃李春 牺牲 过 着饱足的生活 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 不如 老龟 自在 桃李 可以在春天争 辉 但没有蟠木的果实 白居易借 老龟 蟠木 寄托生活追求不 羡 不 争 的态度 尾联 随分自安心自断 是非何用问闲人 可见诗人淡泊随性 坚持自我的人生态度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 1 2 题 9 分 苏子瞻哀辞 张舜民 石与人俱贬 人亡石尚存 却怜坚重质 不减浪花痕 满酌中山酒 重添丈八盆 公兮不归北 万里一招魂 注 张舜民 和苏轼感情深厚 苏轼知定州期间得墨石 作大盆盛之 数水其上 名其室为雪浪斋 后来苏轼被贬岭南 到宋徽宗时 作

9、者知定州 重新修葺雪浪斋 而此时 得知苏轼病逝 于是写了这首哀辞 丈八盆 指苏轼用来盛放墨石的盆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B A 苏轼被贬 墨石也被贬 石与人俱贬 中的 俱 字 道尽当时的炎凉世态 B 首联下句是说 苏轼虽然已经去世 但 石尚存 足以让作者感到一丝欣慰 C 重添丈八盆 体现了作者对苏轼遗物的珍重 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的思念之情 D 尾联直抒胸臆 情真意切 苏轼病逝 作者只能在万里之外的定州为其招魂 解析 足以让作者感到一丝欣慰 错 人亡石存 充满了物是人非之悲 2 结合全诗内容 谈谈作者写 却怜坚重质 不减浪花痕 两句的用意 6 分 答 作者表面上写墨石坚硬

10、厚重的特点 实则以石喻人 墨石坚重之质 不轻易改 变本性 这正是苏轼坚贞品格的象征 作者借此句表达了对苏轼坚贞品格的赞美及对其逝 世的悼念之情 解析 此题要求分析 却怜坚重质 不减浪花痕 两句的用意 实际是分析表达的 情感 这两句表面上写墨石坚硬厚重的特点 实则以石喻人 墨石坚重之质 不轻易改变本 性 这正是苏轼坚贞品格的象征 作者借此句表达了对苏轼坚贞品格的赞美及对其逝世的悼 第 4 页 共 5 页 念之情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 1 2 题 9 分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 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 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 星初落 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

11、凰池上客 阳春一曲和皆难 注 此诗是唱和之作 中书舍人贾至作诗一首 岑参 杜甫 王维都作了和诗 剑佩 带剑 垂佩绶 此指禁卫军的武装 凤凰池上客 指贾至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B A 鸡鸣 曙光 在交代早朝时间的同时 也是从听觉 视觉角度写景 B 第二句写 莺啭 春色 描绘京城早春时节清晨的景色 形象鲜明 C 颔联写早朝 由此联可以想象皇宫的金碧辉煌和早朝场面的气势恢宏 D 尾联有恭敬 谦逊意味 也流露出和王维等诗人一同和诗的真实感受 解析 早春 错 应是 暮春 阑 意为将尽 2 人们对 花迎剑佩星初落 柳拂旌旗露未干 这一联颇为赞赏 请赏析这一联的精 妙之处 6 分

12、 答 紧扣题目 早朝 二字 既围绕朝见场面来写 又体现了 早 字 意象选择 典型多样 有宫廷气象 如 花迎剑佩 柳拂旌旗 也有自然景象 如 星初落 露 未干 二者巧妙融为一体 运用拟人手法 形象生动 迎 拂 字分别赋予 花 柳 人的情态 使景物描写更具生机与意趣 对仗工整 花迎剑佩 与 柳拂 旌旗 星初落 与 露未干 相对 对仗很是整齐 解析 赏析某一联的精妙之处 要从表现手法 意境的营造和诗人的感情等方面回 答 诗的标题有 早朝 二字 颈联紧扣题目二字 既围绕朝见场面来写 又体现了 早 字 诗句中 花迎剑佩 柳拂旌旗 星初落 露未干 意象的选择既有宫廷 气象 也有自然景象 二者巧妙融为一体

13、诗句中 迎 拂 二字被士人分别赋予 花 柳 人的情态 写出了 剑 旗 星 露 等是很新奇的景语 使景 物描写更具生机与意趣 另外 颈联对仗工整 花迎剑佩 与 柳拂旌旗 星初落 与 露未干 相对 对仗很是整齐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 1 2 题 9 分 奉陪封大夫 九日登高 岑参 九日黄花酒 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 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 娇歌落塞云 第 5 页 共 5 页 边头幸无事 醉舞荷吾君 注 封大夫即封常清 诗中 亚相 吾君 都是对他的尊称 中军 此处指 代主帅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B A 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 佳节重阳 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 喝酒登高

14、 一派和 煦欢乐之景 B 颔联描绘了重阳节边地的严酷环境 霜威 指天寒霜重 杀气 指战争不断 疆场杀气腾腾 C 所谓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如黄花酒 横笛 征雁 塞云等都寄寓了戍边将士深深的思乡之情 D 节日的边庭 欣喜于没有战事 边境安宁 尾联直接抒情 展现了将士们醉舞军中 豪迈粗犷的性格 解析 颔联不是边地严酷环境的描写 重在烘托封大夫特有的 霜威 杀气 2 与范仲淹 渔家傲 秋思 中的将军形象相比 本诗中的封大夫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 分析 6 分 答 1 本诗描写了封大夫特有的 霜威 杀气 突出了他能征善战 声威远震的 特点 将士们的纵情醉舞 感荷 吾君 表现了他治军有方 深受爱戴的特点 而登 高饮酒 聆赏笛歌 也暗示了他高雅的情趣和苦中作乐的洒脱境界 解析 通过联系分析范仲淹 渔家傲 秋思 中的将军形象 主要分析本诗中封大 夫形象与将军形象不同的方面 黄花酒 登高 写出了他高雅的情趣和饮酒的洒脱气 质 霜威逐亚相 杀气傍中军 中的 霜威 杀气 写出了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 在和 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 威名远扬的特点 横笛 娇歌 写出了将士们纵情欢歌的场景 体现了封大夫与士兵同乐 并深受士兵爱戴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