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5课《永遇乐&amp#183;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3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596619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5课《永遇乐&amp#183;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3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5课《永遇乐&amp#183;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3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5课《永遇乐&amp#183;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3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5课《永遇乐&amp#183;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3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5课《永遇乐&amp#183;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3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5课《永遇乐&amp#183;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5课《永遇乐&amp#183;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3(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齐背 念奴娇 赤壁怀古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 上联 铁板铜琶 是一个典故 出自 历代诗余 所引宋代俞文豹 吹剑录 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 东坡在玉堂日 有幕士善讴 因问 我词比柳词如何 对曰 柳郎中词 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 唱 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 须关西大汉 铜琵琶 铁绰板 唱 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后来就演绎为 抱铜琵琶 执铁绰板 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 玉堂 是宋代翰林院别称 柳郎中 即当时词人柳永 大江东去 是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首句 后人多用 大江东去 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 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 在创作

2、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下联的 美芹悲黍 中的 芹 指芹菜 列子 扬朱 篇载 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 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 后人以 献芹 称所献之物菲薄 以示诚意 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 又称 美芹十论 陈述抗金救国 收复失地 统一中国的大计 悲黍 黍即小米 据史书记载 周室东迁后 周朝志士回到故都 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 黍苗丛生 便悲国家之颠覆 故 诗经 有 黍离 篇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 而要立志收复失地 表示了他 男儿到死心如铁 辛弃疾词 贺新郎 中的句子 的豪情壮志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诵读感知 体味风格 1 学生齐读一遍

3、 2 学生自读并思考该词的特点 辛弃疾 三 分析典故 1 找出典故2 分析寓意3 分析作者态度4 思考作者想借此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结 1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孙权 2 寄奴曾住 刘裕 3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刘义隆 4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拓拔焘 5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廉颇 四 分析典故 典故一 孙权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 孙权做了什么事值得作者怀念他 2 舞榭歌台 指什么 3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如何理解 4 这表现什么情感与立场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用孙权典故 孙权 幼承父兄之业 胸怀大志 建都

4、京口 后迁建康 占据江东 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 遂使天下鼎足三分 后又数拒曹操于江北 使曹操发 生子当如孙仲谋 之叹 终为吴侯 表达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 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用 千古 修饰 江山 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 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在这大好河山上 自古以来多少代兴 多少代亡 现在国势又日益衰微了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即赞美历史上的孙权 更深恨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紧承上句 并且用 总 修饰 被 这就既慨叹孙权时期京口繁华景象和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 都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不复存在 更表明了英雄人物及其业绩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逝 江

5、山本应代有英雄出 当时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 抒发了对屈辱苟安的南宋统治者的不满 典故二 刘裕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相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1 刘裕有何表现 2 试比较刘裕与南宋皇上的不同表现 3 作者对刘裕的感情如何 4 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四 分析典故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用刘裕典 刘裕 南朝宋武帝 小字寄奴 南畿志 丹徒旧在镇江城南 宋武帝微时宅业 史载刘裕曾两次统帅晋师北伐 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 生擒燕王和秦王 收复洛阳 长安等地 成就了北伐之功业 向往英雄业绩表达抗金决心 单写 斜阳 之下的 草树 用 寻常 修饰 巷

6、陌 表明刘裕出身寒微 突出他以寒微出身而建立了赫赫功业 含有讽刺南宋权贵失地误国的意思 金戈铁马 表现出刘裕统帅万众精锐部队勇战强敌的英雄气概 气吞万里如虎 更表现出他灭南燕 平后秦 所向无敌的气势声威 这和南宋统治者的屈辱苟安构成鲜明的对比 抒发了不满庸懦统治者的感情 上片小结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 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典故三 刘义隆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1 刘义隆是个怎样的人 2 他北伐的结果如何 3 作者对刘义隆北伐持何态度 4 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四 分析典故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此处用何典故 用意有在 理解

7、背景 宋宁宗继位 1200年 后 韩侂胄受到重用 他很想有一番作为政治上打击投降势力 启用主战派 当时 朝野上下笼罩在一片北伐的气氛中 但军事上的准备显然不足 特别是缺乏将领 此时已经65岁的辛弃疾看得十分清楚 虽然自己表面上得到韩侂胄的重用 调防京口 但韩侂胄并未充分相信自己 辛弃疾忧国愤时 渴望收复失地而又反对草率冒进 这首因时为事而作的词中 运用刘义隆草率北伐 惨遭大败的典故 当然旨在借古讽今 旨在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出兵 伐金必须做好准备 不能草率从事 典故四 佛狸祠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1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场面

8、 2 烽火扬州路 指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3 二者对比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四 分析典故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词作由前面的怀古转而伤今 词人站在北固亭上北顾中原 回忆起43年前出生入死 突骑渡江南来效命的往事 不胜身世之慨 而在金占区的瓜步山上 百姓正在异族皇帝佛狸祠前迎神赛会 热闹非凡 一片平和景象 百姓斗志松懈 民族意识模糊 更添词人之悲叹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表达了自己的隐忧 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典故五 廉颇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1 廉颇的处境如何 2 作者的处境与廉颇完全一样吗 3 这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四 分析典故 凭谁问

9、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用廉颇典 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借廉颇的典故 抒发了词人老而弥坚 抗敌之志不衰的报国之情和老大无成 壮志难酬的愤慨 爱国之情 忠义之气 溢于言表 下片小结 下片用刘义隆 拓跋焘 廉颇的典故 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 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五 总结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怀古 讽今 悲愤 主旨 作者登上镇江的北固亭 面对大好河山 想到祖国的北方仍然沦陷在敌人之手 想到韩侂胄等人并不想真正肩负起抗敌复国的重任 于是怀古伤今 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 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 不图恢复 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10、永遇乐 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 登临地点 怀古 所写内容 怀古 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 以古讽今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简介 1140 1207 字幼安 号稼轩 宋代历城人 辛弃疾在词人中 算是个英雄 1161年 金国大举南犯 辛弃疾 21岁 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 加入耿京的农民抗金义军 担任掌书记职务 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 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 一是义端叛变投敌 辛弃疾亲往追捕并斩了这个叛徒 二是亲率50骑兵 直逼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 活捉了杀害耿京 瓦解起义军的叛徒 内奸张安国 渡过淮水 到达建康 南京 辛弃疾到了南方 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 他便留在南京 但他继续坚持主战 用他饱含爱

11、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 宣传北伐抗金 收复中原 统一全国的主张 但是 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 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 对金屈辱求和 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 辛弃疾渡江之后 首先被解除了武装 后被派往江阴作签判 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 曾多次上书 陈抗金恢复大略 均未被采纳 孝宗淳熙八年 1181 罢官 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 铅山等地二十余年 其间两度被启用 但都不长 宋宁宗赵括即位 当时蒙古已崛起 金日益衰败 宁宗妻韩氏的叔父韩侂胄企图通过伐金立一场大功 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宋宁宗嘉泰四年 1204 任辛弃疾作镇江知府 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 辛弃

12、疾虽被起用 但他看到韩侂胄好大喜功 急躁冒进 妄图侥幸获胜 猎名固位 觉得终非自己同调 而韩侂胄对他也并非完全信任 所以他对当时的局势深感忧虑 这首词是作者于开禧元年1205 66岁时在镇江任上所做 辛弃疾初到镇江 积极为北伐作准备 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 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后来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 又把他调离镇江 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之后他回铅山隐居 两年后忧怨而死 本文写作特色 手法 1 大量用典 借古讽今2 叙事 抒情 写景融为一体 风格 豪放悲壮 慷慨愤世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

13、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扩展阅读 上阕写元宵节灯火辉煌的热闹景象 下阕写经过反复寻找 终于在 灯火阑珊处 发现了意中人的惊喜感情 而这位意中人是厌恶繁华 自甘寂寞的美人 这正是词人虽政治失意 却不与那些庸人同流合污的品格的反映 故梁启超评之为 别有怀抱 此词乃辛弃疾婉约词之代表作 丑奴儿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的这首词 通过 少年 而今 无愁 有愁的对比 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 报国无门的痛苦 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 在艺术手法上 少年 是宾 而今 是主 以昔衬今 以有写无 以无写有 写作手法也很巧妙 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 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