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二九年级语文教案示例 语文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595663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五首二九年级语文教案示例 语文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诗词五首二九年级语文教案示例 语文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诗词五首二九年级语文教案示例 语文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诗词五首二九年级语文教案示例 语文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诗词五首二九年级语文教案示例 语文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词五首二九年级语文教案示例 语文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五首二九年级语文教案示例 语文版(通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词五首二九年级语文教案示例 五首诗词都是名家名篇,尽显唐宋诗词的艺术风采,篇篇堪称精品;其结构巧妙,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它们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生活和智慧,引发我们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和顿悟。让我们在阅读中,多角度地欣赏、领悟诗词的意境和韵味1节奏分明地朗读这五首诗词,并背诵。2了解古代诗词的多种形式与风格。3探究诗词中的情趣、意趣和理趣。走近作者一、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是唐代山水诗派的代表。早年政治上倾向进步,曾写过一些有抱负、有激情的诗歌。晚年在政治上失意,比较消极,追慕隐逸恬静,皈依佛教。王维的诗多描绘山水田园,状物

2、传神,形象生动,具有清新自然的独特风格。著有王右丞集。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他与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时称杜甫为“老杜”)。由于他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他祖父留下的樊川别墅中,所以号称“杜樊川”。有樊川文集。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奚谷 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被人排挤,潦倒终生,卒于郑州。他擅长律、绝,富有文采,具有独特风格。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词人。他一生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官至宰相,喜好文学,一生富足,死后谥元献,世称晏元献。苏轼(10371101)

3、,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今四川眉州)人。宋代杰出的文学家。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政治家,三人合称“三苏”。二、作品信息使至塞上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为监察御使出使边塞凉州时所作。王维奉命出塞,察访军情。诗人单车问边,虽不无孤寂之感,却有更多的凌云之气。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省溧水县东北,流经今南京市入长江。相传,秦始皇凿钟山,以疏淮水,故名秦淮。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以爱情为主题,有些也别有所托,尤以写相思、失意的作品最为凄婉迷离,优美动人。此诗就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均双调,共四十二字。水调歌头是一首世代相传的“中秋词”,是苏轼在密州太守

4、任期中写的。当时,王安石当政,作者在政治上遭到压抑,妻子亡故,弟弟又远在他乡,所以词中颇有消极伤感的情绪,但也展现了作者心胸的旷远。融入文本一、整体解读使至塞上泊秦淮无 题浣溪沙水调歌头这首诗一、二句和七、八句叙事,三、四、五、六句写景。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既是写诗人所看到的塞外奇特的风光,也是写诗人那种苍凉孤寂的情感,用词准确,历来为人们所称赞。这是一首政治讽刺小诗。作者用委婉隐喻的笔法对社会进行了讽刺和揭露。首句一个“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勒出秦淮河两岸的景象。末句的一个“犹”字,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5、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全诗以一“别”字统领,抒发了无比深挚的相思别离之情,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无限相思之苦。上阕因今思昔,抒写景象依旧,而人事已改的感慨。下阕融情入景,写对旧情难忘,好景不长的叹惋。最后一句中的“独”字,点题旨,突出了词人形影相吊,孤寂冷落的感觉,更表现了词人惜春、怀旧、惆怅、感伤等复杂的心理活动。小序交代了词人作词的缘由,统领全词。词的上阕写词人“欢饮”时的想象,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词的下阕写“无眠”时的思亲之情及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千里共蝉娟”是词人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的人生慰藉。二、问题研讨1使至塞上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

6、自然,请仔细品味其中的妙处。王维的这首诗之所以传诵千古,主要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联写得妙。一个“大”,一个“长”,一个“直”,一个“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恰似几何图形的天地,给予我们广阔的想象空间。然而作者却巧妙地把自己的孤寂情绪融于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之中,气势流畅,景物壮观,意境深远。2泊秦淮构思细密,精巧,请细细品味,说出你的见解。甲生:“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值得深思。诗中的逻辑性很强,正是由于“夜泊秦淮”才引出“近酒家”。乙生:“夜泊秦淮”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照应诗题,同时又为下文作了铺垫。丙生:由于“近酒家”又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更由

7、此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师评: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上看,这七个字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整篇诗文构思细密而精巧。3无题以首句“别”字为通篇诗眼,反复诵读,说说你如何理解首句的两个“难”字。乐聚恨别,人之常情,然而作者却在首句连用两个“难”字,把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的真实情感表现出来,在含意上更进了一层,加重了“别亦难”的沉重的力量。4体会浣溪沙这首词的艺术魅力。这首词用语清新,明白如话,音律和谐。词意极为深广,从极为平常的时序转换中引出富含人生哲理的启迪。末句“小园香径独徘徊”以平淡的语言传达了深深的惆怅,体现了作者性格内敛含蓄的一面,也使全词更显意犹未尽的魅力。5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思考一下水调

8、出头中的小序是什么意思,作用是什么。词前小序说明作词的缘由,高度概括了作者这个中秋之夜的思想感情经历,表达了他对亲人的真挚怀念。“欢饮达旦,大醉”提示上阕内容;“兼怀子由”提示下阕内容。总的来看,是述说作词原因,总领全篇。三、名句鉴赏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了辽阔悲壮的景象,描绘出大漠雄浑的气势,使人隐隐地感觉到一种孤独和伤感的情调。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句是全诗意旨所在。作者在此用了曲笔,是讽刺那些终日醉生梦死,寄情风花雪月,对国事毫不关心的人。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相思之苦,表达了至死方休的忠贞爱情,又对仗工整,富有文采,非常传神;同时,首联

9、的巧作铺垫,更添色不少,使之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是传诵千古的佳句,被誉为“天然奇偶”。其对仗工整而不露痕迹,句中夹杂着无限的眷恋、怅惘、恬淡、幽婉,具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唯愿别离的人们各自珍重,即使相隔千里之遥,也能共同欣赏那天上美丽的月亮。此句表达了作者豪爽旷达的情感。四、靓点点击1使至塞上即景设喻,情景交融,把抑郁孤寂、慷慨昂扬之情巧妙地融为一体,把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以雄浑的画面展示给读者,同时,又隐透着一种感伤的情调。2无题的抒情回环往复,曲折深婉,感情沉郁。诗中运用谐音、双关语和比喻、象征等手法,形象贴切,生动深刻地反

10、映了主题。3水调歌头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结合,富有人生哲理,也呈现出作者胸怀的超脱开阔。体验活动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和诵读一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彼此交换一下对月亮、月光在古诗词里通常的意义的看法。李商隐无题“夜吟应觉月光寒”,用夜吟的典型事例,配之“月光寒”的景物,抒写自己沉浸在无限痛苦的相思之中。杜甫的月夜中“今夜鹿阝州月,闺中只独看”运用悠远的想象,曲折地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怀念,也表达了他在兵荒马乱之际在长安望月思妻的深情。李白的月下独酌通篇以月为友,寄托着他对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庸俗关系的厌恶和否定,也寄托着他对明月的深厚情谊。李白的诗写月的非常多,如把酒问月中的“

11、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表达了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的理想以及对月的热情追求。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李煜的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残月如钩,几缕清光,渲染此时的凄清。从我们所了解到的描写月亮、月光的古诗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古代许多诗人通常借月亮、月光抒发思乡之情或衬托凄清的心境。练习全解一、阅读课文,找出这五首诗词中你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略,找得越多越好,理由说得越充分越好。二、解释下列诗句中的粗体字词。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笼:笼罩。2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

12、探看。殷勤:热情而周到。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举,拿着。4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恨:遗憾。三、熟读并背诵课文。背诵这些诗,能让同学们受益终身。在背诵中可以学会多角度地欣赏诗词,或饱览令人震撼的场面,或抓住稍纵即逝的感悟,或追寻诗人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或探究一些耐人寻味的诗句借此深悟诗的意境和韵味。自主实践一、语言实践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1)大漠孤烟直, 。(2)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3)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4)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2解释下列诗句中的粗体字词。(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2)蓬山此去无多

13、路,青鸟殷勤为探看。(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4)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3填空。(1)水调歌头选自 ,作者是 代的 。(2)杜牧字 ,与杰出的诗人 齐名,并称 ,他号称 。(3)浣溪沙的作者是 ,他字 , 词人。二、阅读实践(一)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4说说词前小序的作用。5词人把“天”、“月”都人格化的目的是什么?6反复阅读此词,找出自

14、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二)月 夜杜 甫今夜鹿阝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7首联的“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8理解“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所表达的含意。参考答案1(1)长河落日圆 (2)相见时难别亦难 蜡炬成灰泪始干 (3)似曾相识燕归来 (4)月有阴晴圆缺 千里共婵娟2(1)笼:笼罩。(2)殷勤:热情而周到。(3)把:举,拿着。(4)恨:遗憾。3(1)东坡乐府 宋 苏轼 (2)牧之 李商隐 “小李杜” 杜樊川(3)晏殊 同叔 北宋4叙述作词的原因,领起下文。5创设了一个神话般的美好境界,这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此句设想甚奇。但词人又调转笔锋,作了一番宽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层层推进,释却离怨。7一个“独”字写尽了妻子的孤单寂寞的情况,突出了妻子看月时“月圆人未圆”的孤独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8作者满心希望安史之乱能及早平定,国家的安定能及早到来,人人安居乐业。诗人思之不得,于是借助想象,用反问的语气来寄托对幸福的憧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