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知识检测B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593902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永城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知识检测B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永城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知识检测B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永城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知识检测B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南省永城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知识检测B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南省永城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知识检测B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永城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知识检测B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永城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知识检测B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知识检测B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10题,共26分)1.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中的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纠纷(ji fn)萦带(xng di)选聘(xun pn)澎湃(png pi) B.殷红(yn hng)校补(jio b)秩序(zh x)草率(co shui) C.卓越(zhu yu)抹杀(m sh)安顿(n dn)昼夜(zhu y) D.悠然(yu rn)吩咐(fn fu)伴侣(bn l)抱歉(bo qi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署名 至死不懈 瑶言 衰微 B.奠基 赫然 潜心惯注 窘乎不同 C.开拓 历尽心血 元勋 慷慨 D.仰慕 刮目相看 妇孺皆知

2、 锋芒毕露(3)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B.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春秋时代大国的军队常分三军。这里泛指军队。) 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D.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形容气势比斗牛还要盛大。)(4)(山东泰安)下列语句的复句关系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转折复句) B.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并列复句) C.如

3、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假设复句) D.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递进复句)(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患措施。 B.突然,狂风和暴雨一齐倾泻下来。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6)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B.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C.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

4、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D.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7)下列能与前边画线部分构成最佳对偶的一项是(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和平可期,_,杀人者必覆灭。A.人民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紧 民主自由 C.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D.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8)(山东日照)日常交际要注重礼貌用语,选用恰当措辞。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赵老师找小华到办公室谈话,小华说:“找我什么事?有话快说,

5、我还得写作业呢!” B.明明晨练时遇见一位舞剑的白发老人,问道:“爷爷,您老身体真硬朗,今年高寿?” C.张强遇到困难求助领导时,他说:“请您务必帮忙,一定要帮我渡过难关!” D.芳芳送给婷婷一件生日礼物,婷婷说:“我非常喜欢这个礼物,我就笑纳了。”(9)读下面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 )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A.表现了诗人宽宏大量 B.表现了诗人高雅风度 C.表现了诗人反击艺术 D.表现了诗人自命清高(10)综合性学习。(1)有人以“微笑”为题写了两句诗,请按他的句式续写两

6、句。微笑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微笑是一点柔嫩的绿草,给大地无限生机。_(2)黄埔军校创办之初,孙中山为该校题了一副门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黄埔军校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入此校成了一些人升官发财的捷径,于是有人将门联改了两个字,门联的意思就完全变了。改后的门联为:_二、现代文阅读(共10题,共34分)1.(一)阅读孙权劝学,完成下列习题。(12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

7、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为下列划线的字注音。(1)卿(_)(2)涉猎(_)(3)孰(_)(4)遂(_)(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B.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C.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正确翻译是_。(4)翻译下列句子。(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卿言多务,孰若孤?2.(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习题。(6分)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

8、欲别频啼四五声。(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3.(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习题。(16分)冰心姥姥您好铁凝在中国的北方,孩子们称自己母亲的母亲为姥姥。此外,当领着孩子的母亲遇见自己所尊敬的老年女性,也常常会很自然地对孩子说:“叫姥姥。”孩子清脆地叫着,姥姥无比怜爱地答应着,于是“姥姥”的含义便不单是血缘关系的一种确认,她还是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象征。她每每使人想到原野肥厚、沉实的泥土和冬天乡村燃烧着柴草的火炕的温暖气息,她充满着一种人间古老

9、的然而永不衰竭的魅力。第一次听见有人称冰心为姥姥,是她的外孙陈钢。他曾经为我拍过一些照片,我非常喜欢他的这些作品。他告诉我:“我把照片给姥姥看了。”我问他姥姥说了些什么,他说:“姥姥亲了我一下。”冰心对外孙这种独特的无言的赞赏,更能见出那份无可替代的亲情。陈钢觉得对他本人来说,姥姥是他的姥姥,比姥姥是一位著名作家更为重要。此后不久,我给冰心写了一封信,告诉她我在保定西部山区的一些生活。冰心来信嘱咐我说:“铁凝,你要好好地珍惜你的青春,你的才华!你有机会和农民接触,太好了!他们真朴实,真可爱!你能好好写他们吗?我对你抱有无限的希望”读着这样的信,你会发现在冰心那平和、宁静的外表之下,那从容、温和

10、的目光之中,还有一份对于中国最广大农民的深深的爱意,这爱意不仅表现在她为灾民慷慨捐款一万元,还渗透在她对青年作家描写最普通的民众之美的热烈希冀里。也许她的年龄和身体不容她再去更多的地方,但她宽厚的心怀无处不在。1991年5月,我和散文家周明一道去拜望冰心,我买了一束玫瑰。冰心坐在书桌前,短发齐齐整整,面容很有精神。我把鲜花送上,周明要拍照,冰心说:“来,让我拿着花。”她请我们喝茶、吃糖。然后说:“搬把椅子坐在我身边吧,这样离我近些。”我坐到了她的身边,她清澈的目光落在我的身上。我感到无话可说,不是因为拘谨而是因为受着一种气氛的感染,是因为身边这位安静的老人正安静地看着我。她一定深明我的心意,此

11、外的一切客套都将是我的多嘴多舌。她一定也同意我无话可说,因为当我告诉她我不知说些什么时,她说:“那就让我们静静地坐一会儿。”我很看重与冰心静静地坐一会儿,或许这并不比我问长问短得到的要少。在那安安静静的一小会儿里,我从这位几乎与世纪同龄的老人身上所获得的,竟是一种可以触摸的生命激情。或者可以说,没有这一刻安然的纯净,便无以获得照耀生命的激情。告辞时,我说:“我不想打扰您,又想看见您,有机会我会再来看您。”我握住她的手,她说:“只要我活着,你就来看我吧。”春节时收到了冰心的近照:她身穿黑白条纹的罩衣坐在紫红色的沙发上,怀中抱着干干净净的白色猫咪。她的目光是如此清明,面容是如此和善,令我不能不想起

12、最具民间情意和通俗色彩的一个称谓姥姥。能够令人敬佩的作家是幸运的,能够令人敬佩而又令人可以亲近的作家则足以拥有双倍的自豪。冰心不仅以她的智慧、才情,她对人类的爱心和她不曾迟钝、不曾倦怠的笔,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无以言说的母性的光辉和人格力量,更给许多年轻人以他人无法替代的感染。在九十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称谓愈发的讲究、愈发的花哨的时候,我特别想把冰心称作冰心姥姥。冰心姥姥,您好!(1)细读文章第一段,说说“姥姥”这一称谓有哪两层含义。(2)本文依次叙述了作者与冰心交往过程中的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3)读冰心的来信时,作者为什么感到“她宽厚的心怀无处不在”?(4)文章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三、作文(共1题,共40分)1.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所经历的事大多是平常的小事,但我们若深入观察,仔细领悟,会发现在凡人小事的背后,其实也有很多令我们感动或者让我们深思的东西。请以“凡人小事的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