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三12月调研考试数学(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583113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高三12月调研考试数学(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高三12月调研考试数学(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高三12月调研考试数学(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高三12月调研考试数学(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高三12月调研考试数学(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高三12月调研考试数学(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高三12月调研考试数学(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州一中2015级高三12月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60分)1已知集合,则满足的集合的个数是( )A. 2 B. 3 C. 4 D. 82“”是“”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已知点在角的终边上,且,则的值为( )A. B. C. D. 4已知函数,则的值为( )A B C D5已知曲线,则曲线在点P(2,4)的切线方程为( )A. 4xy40 B. xy20 C. 2xy0 D. 4xy806上的偶函数满足,当时, ,则的零点个数为( )A. 4 B. 8 C. 5 D. 107为了得到,只需将作如下变换

2、( )A向右平移个单位 B向右平移个单位 C向左平移个单位 D向右平移个单位8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若,且,则( )A. B. C. D. 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 10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点P在COD的内部(不含边界)若 ,则实数对(x,y)可以是()A. B. C. D. 11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分别过、两点作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两点,以线段为直径的圆过点,则圆的方程为( )A. B. C. D. 12已知函数的图象上存在点.函数的图象上存在点,且关于原点对称,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3、D.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3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大值是 14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 ,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15已知正数满足的最小值是 16三棱锥的三条棱, , 两两互相垂直,且, , 的长分别为2, , ,则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三、解答题(共70分)17(10分)在锐角中,内角的对边分别是,且.(1)求;(2) 设, 的面积为2,求的值.18.(12分)已知正项数列满足:, (1)求通项;(2)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和.19(12分)如图,四棱锥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底面,.(1)求证:平面平面;(2)是侧棱上一点,记(),是否存在实数,使平面与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

4、?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2分)设函数(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2)若,求函数的最值21(12分)已知椭圆上的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短轴长为,直线与椭圆C交于M、N两点。(1)求椭圆C的方程; (2)若直线与圆相切,证明:为定值22(12分)(本小題满分12分)已知数列满足,且对任意非负整数均有:(1)求;(2)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的通项;(3)令,求证:林州一中2015级高三12月调研考试数学(理)答案1C 【解析】 由题意得 ,因此集合的个数是个,选C.2A 【解析】“”能推出“”,反过来,“”不能推出“”,因为,所以是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3A 【解析

5、】由题意可得,可得,解得或(舍去),可得,可得,故选.4C 【解析】 试题分析:,5A 【解析】由题意可得: ,则: ,据此可得切线方程为: ,整理成一般式为: . 本题选择A选项.6C 【解析】由满足,可得: ,周期T=20x1时f(x)=x2,f(x)是R上的偶函数,1x1时,f(x)=x2, 令g(x)=| |,画出函数f(x)和g(x)的图象,如图示:由图象得:函数f(x)和g(x)的交点有5个,函数y=f(x)|log5x|的零点个数为5个,故选:C7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所以只需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即可得到函数的图象,故选C.8C 【解析】当时,得,即,由可知:,两式相减

6、可得,即,故数列是从第二项起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故选C.9A 【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如右图所示的组合体,其体积,故选A.10D 【解析】在三角形ABD中,设点Q在直线BD上, ,则 而且点P不在三角形OCD边界上,则当 时点P必定不在三角形OCD内,选项A,B,C舍去,故选D11B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由抛物线定义可知,故,又轴,从而,同理可证得,所以以线段为直径的圆过点,又根据抛物线的性质可知直线与圆相切,且切点为焦点,设的中点为,设直线的方程,所以,又以线段为直径的圆过点,设,则的中点为,所以,所以,即,所以圆心,所以半径为,所以圆的方程为,故选B.12A 【

7、解析】由题知有解,令, ,故函数在递减,在递增,所以,解得.13 【解析】等价于,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故直线与圆外离,具体如右图所示:由图可得,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等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加上半径1,故最大值是14(2,0)(2,+) 【解析】 或,所以或 ,即解集是(2,0)(2,+)15 【解析】因为,所以由题设只要求的最大值即可。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如图,结合图形可以看出当动直线经过点时,在上的截距最大,且,应填答案。16【解析】三棱锥的三条棱, , 两两互相垂直,将其补成长方体,棱长分别为2, , ,设长方体的外接球半径R,则,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故填17(1)30;(2)【

8、解析】【试题分析】(1)先运用余弦二倍角公式将,化为,即,也即,进而求出,借助为锐角三角形求得;(2)依据题设及余弦定理建立方程组,即联立与,求出:解:(1)因为,所以,所以,所以又因为为锐角三角形,所以,所以(2)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所以,故18(1);(2)【解析】试题分析: (1)将变形可得,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知数列是等差数列,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从而可求得。(2)根据可得,按分组求和法求其前项和,各组分别采用公式法和错位相减法在分别求和。试题解析:(1),即,则.(2),=令则,两式相减得, .19(1)见解析,(2) 存在,使平面与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解析】试题分析:以

9、A为原点,分别以AD,AC,AP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得A(0,0,0),D(2,0,0),P(0,0,3),B(2,0)设E(x,y,z),由=,得E(2,33)求出平面ADE与平面ADP的一个法向量,结合题意可得=说明存在实数,使平面ADE与平面PAD所成的二面角为60()证明:由已知,得,又,又底面,平面,则,平面,平面,且,平面平面,平面平面()解:以为坐标原点,过点作垂直于的直线为轴,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3所示则,因为在平行四边形中,则,又,知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取,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取,则若平面与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则,即,化简得

10、,即,解得(舍去)或于是,存在,使平面与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了利用空间向量求解二面角的平面角;20(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先求导,分类讨论即可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2)求导,根据导数和函数的最值得关系即可求出,注意分类讨论试题解析:(1),令,得,若,则恒成立,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若,则由,得;由,得,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若,则由,得;由,得,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若,则恒成立,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2)若,当时, ,由(1)得,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故

11、时,函数有最大值,无最小值;当时, ,由(1)得,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故时,函数有最小值,无最大值.21(1)(2)详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由椭圆定义得椭圆上的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长轴长,即再由短轴长为,可得(2)由直线与圆相切,得圆心到直线距离等于半径,设则,由于OM,ON为定值,所以由向量数量积知:为定值等价于为定值,而,因此可利用直线与椭圆联立方程组,结合韦达定理化简求值试题解析:解(1)由题意得 5分(2)当直线轴时,因为直线与圆相切,所以直线方程为。当时,得M、N两点坐标分别为,当时,同理; 当与轴不垂直时,设,由 联立得因为相交所以, = 综上,(定值) 2

12、2 (1),;(2);(3)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恰当的进行赋值,求数列中某些项的值;(2)证明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定义法:证明;二是等差中项法,证明,看是否从第一箱开始,若证明一个数列不是等差数列,则只需举出反例即可;(3)观测数列的特点形式,看使用什么方法求和使用裂项法求和时,要注意正负项相消时消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切不可漏写未被消去的项,未被消去的项有前后对称的特点,实质上造成正负相消是此法的根源和目的(4)在做题时注意观察式子特点选择有关公式和性质进行化简,这样给做题带来方便,掌握常见求和方法,如分组转化求和,裂项法,错位相减试题解析:解:(1)令得, 1分令,得, 2分(2)令,得:,又,数列是以2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8分(3) 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