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助学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658303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助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助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助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助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助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助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助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港口中学七年级语文助学案(适于新授课)学案编号: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人:使用时间:学生班级: 小组名称: 学生姓名课题:邓稼先课型:新课【学习目标】1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2. 学习本文通过比较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学习重点】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学习难点】了解本文将邓稼先与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对比着写的作用。【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学的板块1了解作者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鲜为人知( ) 任人宰割( ) 大厦( ) 至死不懈( ) 截然不同( ) 孕育( ) 罗布泊( ) 3文章共由六部分组成,阅读后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2、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研的板块1. 整体感知:你认为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 句段品读 阅读“两弹”元勋部分,回答问题。(1)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他是怎么做的?当时祖国还那么贫穷落后他为什么要回来?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2)邓稼先一生的主要工作及其贡献是什么?他的贡献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意义?(3)如何评价邓稼先一生的工作?3. 探究质疑: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4句段品读教师复务栏或学生笔记栏2A阅读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部分,回答问题。(1) 邓稼先先生喜欢“纯”字,你认为“纯”字代表着什么意思?(2)

3、文革期间发生在邓稼先先生身上有两件什么事情?(3)“人们绝对相信他”的原因是什么?(4) 奥本海模式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写他?B.阅读我不能走部分,回答问题。 (1) 本文段叙述了邓稼先的一件什么事,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2) 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3) 结尾部分引“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用是什么?(4)最后为什么要补充“我”父亲喜欢五四时代的那首歌?5. 探究质疑:想一想,邓稼先的品质对他所从事的事业有什么影响?练的板块回忆我的母亲(节选)朱德(一)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 20 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莱,喂猪

4、,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1选文第 1 段的中心句是: 。2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一句中, “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在3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一句,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是: 4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中心是( )A表现母亲勤快、能干、健壮。 B反映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C写母亲

5、整日劳碌着,作者很自然地帮她的忙。 D写母亲的勤劳及对作者的影响。5选文第二段文字是以 人称记叙的。6第二段文字的记叙顺序是 ( ) A顺序 B倒叙3港口中学七年级语文助学案(适于新授课)学案编号:712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人:使用时间:学生班级: 小组名称: 学生姓名课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型:新课【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精致严谨的结构,过渡语段的作用。2. 学习闻一多先生刻苦的学习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学习重点】品味文中重要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精神实质。【学习难点】理解本文叙述中的描写的运用及作用。【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学的板块1了解作者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q

6、in 心贯注( ) 赫然( ) 郝叟( ) ( ) shui 微( ) 锲而不舍( )默契( ) 迭起( ) 慷慨淋漓( ) l 尽心血( ) 迥乎不同( )jing( )( )目光 气冲斗牛( ) 兀兀穷年( ) 目不窥园( ) 群蚁排 y( )3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研的板块1整体感知:这篇文章为什么取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句段品读 朗读 1-7 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1)1-7 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文中一句话概括。(2)闻一多先生都“做”了什么?(3)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7、(4)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3探究质疑:第 7 段,在文章里起的作用是什么?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教师复务栏或学生笔记栏44. 句段品读朗读 8-20 自然段,回答问题。(1)文中哪两句话是对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高度概括?(2)闻一多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3)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 ? 5. 探究质疑: 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练的板块(一)

8、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 啊!有事实拿出来 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 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

9、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二)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本文选自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 ,从文中的字里行间我们感觉到闻一多先生作为民主战士的

10、 精神。2第(一)段中“讲、说”和敌人的“ ”对比;“光明正大”和“ ”对比,揭露了_。3文中“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是指: 。4 “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5用“”给第(二)段文字划分层次。 5港口中学七年级语文助学案(适于新授课)学案编号:713 主备人: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人:使用时间:学生班级: 小组名称: 学生姓名课题:音乐巨人贝多芬 课型:新课【学习目标】1学习贝多芬与命抗争的坚强性格。 2学习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学习重点】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学习难点】揣摩语言,理解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和感受。【课时安排】

11、2 课时【教学过程】学的板块1了解作者2给下加点字注音:门槛( ) 重荷( ) 担子( ) 深邃( ) 下颏( )兽穴( ) 磐石( ) 喧嚣( ) 踌躇( ) ( )3默读课文,你认为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研的板块1. 整体感知:在你眼中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请给课文加一个副标题:一个 的贝多芬2.句段品读 A.朗读 1-5 自然段,思考讨论问题。在佣人眼中贝多芬是怎样的人?为什么?B.朗读 6-9 自然段,思考讨论问题。(1)通过佣人的引见,客人所见到的贝多芬又是一个怎样的人?(2)为什么说贝多芬的生活是窘迫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为什么说作者眼中的贝多芬是坚忍的?请找出相关外貌描写的语句

12、,谈谈自己的感受。3. 探究质疑:贝多芬欢喜接见客人吗?为什么?4. 句段品读A. 朗读 10-24 自然段,思考讨论问题。(1) “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2)经过跟客人的交流,贝多芬眼中的自己又是个怎样的人?教师复务栏或学生笔记栏6(3)他认为一株树都比自己要好,为什么?(4)“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 倒落了的火山”指什么? “熔岩”指什么?哪两个词表现了贝多芬对命运的抗争 ?(5)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永恒”指的是什么?B. 朗读 25-27 自然段,思考讨论问题。在贝多芬的经历中,哪件事给人的感触

13、最深?为什么?5. 探究质疑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认为贝多芬身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品格?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练的板块心灵之灯表姐从事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使我有机会和那些有残障的小朋友打交道。一次,我替表姐接一位盲童回家过夜。夜很深了,他不肯睡觉,却安静地坐在我身边。他的发问打破了夜的沉默:“您能告诉我红是什么样子?”这下可把我问住了。思考了一阵,我只有笨拙地解释:“你感受过火吗?火是红的。 ”“那红一定很烫呀!”他说。我又讲: “老师给你讲过太阳吗?太阳是红的。”“那红一定可以给你们光明了?” “我们身体里的血也是红的” 。 “那红一定是流动的。 ”我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给他解释清楚抽象的“红”是个

14、什么样子,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黑一种颜色。我颓然地想:失去了眼睛,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时,盲童自言自语地说:“红是流动的、是烫的、是发光的,好美丽哦!”在我们明亮的眼睛中一成不变的事物,到了他的世界里却具有了这么多种美好的属性,多么敏锐的感觉!“大哥哥,你听!”他突然喊道, “你听,外面有小猫在叫。 ”我仔细聆听,却没有听见什么动静。我茫然地沉默不语。他拉着我的手坚持说:“是有猫叫!”我只好顺从地打开门,呀!真有一只冻得瑟瑟发抖的小猫 “喵喵”地在叫。他失去了眼睛,耳朵却比常人更能倾听外界的声音,他是用心在领悟这个世界,而我们这些正常人只是运转我们的感官,听到的是谁家在吵架,谁家在打麻将之类的嘈杂之音。他的遭遇使他更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普通声音中分辨出最动人最惹人爱怜的声音。他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比我们多一分细腻的情感,比我们更加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