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论雅俗共赏》与《谈中国诗》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559945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论雅俗共赏》与《谈中国诗》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论雅俗共赏》与《谈中国诗》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论雅俗共赏》与《谈中国诗》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论雅俗共赏》与《谈中国诗》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论雅俗共赏》与《谈中国诗》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论雅俗共赏》与《谈中国诗》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论雅俗共赏》与《谈中国诗》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语文论雅俗共赏与谈中国诗语文出版社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论雅俗共赏与谈中国诗解读文化现象的视角: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整理分析阅读理解的题型,明确解题思路。二. 学习目标:积累文章中的词语;领略文章风味,感受文章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解读内涵;整体把握文章,筛选有效信息。三. 知识归纳总结:演讲: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大众场合的宣传形式,特别讲究现实针对性。它要求演讲者根据听众的特点设置演讲内容,回答听众关心的问题。试根据课文内容,揣摩作者对听众的定位(作者认为听众是怎样一群美国人),并梳理出听众关心的问题。比较文学:一种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

2、究。它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浪漫主义: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形式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典主义:欧洲文艺复兴后产生的一种崇尚理性和自然的文艺思潮。它的代表人物在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上,把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文艺视为必须仿效的崇高典范,从中吸取题材、情节、形象和创作经验,并赋予它们新的历史内容。诗心:文中指诗歌表达的内容,跟“诗体”(诗歌的艺术形式)相对。四. 课文

3、分析:(一)作者与作品1. 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4、。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

5、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 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篇七缀集等。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篇,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2. 背景资料谈中国诗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

6、(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译为中文。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钟书的著作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

7、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就是这样的作品。(二)作品简析第一单元的总标题是“沿波而讨源”,意为通过文学现象来研讨文学的本质。论雅俗共赏一文中,朱自清先生提出了自己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见解从士人文化走向市民文化的过程。文章分析了雅与俗的特质,指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由“俗”到“雅”再到“雅俗共赏”的变化。文章纵向梳理了文学的发展过程,以史带论,史论结合,语言充满趣味性。在根据文章内容整理课后练习中“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的表格,了解其发展的脉络及原因之前,我们应该对作者谈到的雅与俗在文化方面呈现的特质有个整体的认识。首先,从欣赏者的角度来看,“雅人”指“士”,“

8、也就是士大夫”,包括统治者;而“俗人”指的则是“民”,“小市民和农家子弟”,现代的“农工大众”。其次,所谓的“俗”,体现在文艺方面,表现为“民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俗士的趣味”,更具体地体现为“口语化”,“做诗如说话”,“记述有趣味的杂事”。以这样的内涵来看待今天的文化,雅与俗呈现出来的对立与融合,的确对我们有很多的启发。谈中国诗一文是钱钟书先生根据自己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英文演讲翻译而成的。这就使文章具备了两个突出的特点:运用比较的方法,语言口语化。在生动形象的比较分析中,钱先生将中西诗歌的风格、笔力、音调、长短、语言和内容等方面加以对照,文末提到:“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

9、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可见,钱先生的结论在于,中西诗歌的形式存在差异,但内容上常常是相同的。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文章中重要的分论点中找到佐证。如“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钱先生认为中国诗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

10、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建议听众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国诗,从而深刻理解本国诗歌。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也可以用一个“通”字概括,即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学理。在行文布局上,谈中国诗也可谓别具一格。其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考点分析及典型例题:(一)阅读题常见题型: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2.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3.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4.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5. 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二)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1.

11、什么是文中的重要句子(1)从文章的内容看,不同层次的中心句是重要的句子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2)从结构上说,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重要的句子(3)从表达上说,富有特色的句子是重要的句子。所谓富有特色,一是指结构上超常组合,二是指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4)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2. 常见题目类型(1)(06福建)14“我每回看到人们流泪,不管是失恋的刺痛,或者丧亲的悲哀,我总觉人世真是值得一活的。”作者为什么这么说?(2)(06重庆)15.如何理解“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含意?(3)(06全国1)15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

12、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06辽宁)19“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5)(06天津)19.请赏析“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话。(6)(06福建)13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 答题思路“为什么”例:(06年全2)15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位置特征:小结句内容特征:关键词“重逢”题干特征:“从全文看”参考答案:(1)作者诞生在绵绵土上,他认为大沙漠是

13、绵绵土的发祥地。(2)作者年轻时就有一个“沙漠梦”,大沙漠再现了他失落多年的“梦境”。(3)绵绵土有如生命的故乡(母体),而大沙漠又是绵绵土的故乡(母体)。练习:(06年广东)17.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傅雷文集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苏格拉底小雕像却“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位置特征:材料(论据)句内容特征:运用修辞,与分论点相关联联系上下文,结合分论点及修辞手法【答案】(1)作者托物言志,借书籍的特性和雕像的外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为作者认为文字记忆的思想和精神比物质更持久,能够真正“永存”,而傅雷文集正是这种“永存”的代表。所以,作者让傅雷文集说:“我可以永存。”(2)面对“紧闭着嘴巴

14、”的苏格拉底雕像,作者为了表达“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一观点,所以才让它“一声不吭”,以反思在当今商品世界中真正的“失语”者是谁这一问题。“含意”“内涵”“如何理解”例1:(06年重庆)15.如何理解“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含意?位置特征:总起句内容特征:关键词“符号”,与主旨相关联参考答案:村落的真正意义在今天被许多人淡忘了,似乎仅仅只是农民居住的地方。例2:(06年全1)16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位置特征:结束句内容特征:运用修辞,关键词“阴”“状”,与主旨相关联含意表层含义

15、与深层内涵参考答案:夜来香、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决心在乡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A. 勉强(qing) 供给(j) 蜕变(tu) 禅宗(zhng)B. 参差(c) 享受(xing) 譬如(p) 笼统(lng)C. 逻辑(ji) 姣好(jio)颦蹙(c) 撩人(lio)D. 单薄(bo) 卓然(zhu)哈巴狗(h) 归宿(sh)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牵就 天份 趋势 虚妄 功效 出奇致胜B. 蜂涌 辨别 结制 纯萃 押韵 纲举目张C. 斩截 凑泊 薄弱 叫嚣 逍遥 一蹴而就D. 芦管 饶怒 启图 蓄生 概叹 回肠荡气3.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 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