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孔雀东南飞》人教版知识精讲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559336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孔雀东南飞》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孔雀东南飞》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孔雀东南飞》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孔雀东南飞》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孔雀东南飞》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孔雀东南飞》人教版知识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孔雀东南飞》人教版知识精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语文孔雀东南飞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三册第一单元孔雀东南飞二. 学习目标:1. 认识汉乐府民歌主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认识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2. 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3. 识记“见、令、适、举、慎、渠、白、意、要、逆、谢、故、相、会、信、赍”等单音词和“伶俜、葳蕤、丁宁、否泰、作息、交通”等复音词,去理解“再拜、六合、黄昏、人定、五更、适”等古代文化常识。三. 学习方法: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的含义。2. 对上下文内容要形成整体认识。3. 结合与作品相

2、关的时代背景作深入理解。4. 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做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四. 作者及书籍介绍:“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玉台新咏由南朝陈朝徐陵编选,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五. 叙事诗的特点:1. 本诗是以

3、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来表现现实生活本质的,主要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什么在尾声中又写了“化鸟”一节呢?这岂不破坏了全诗的统一风格?提示:最后一节“化鸟”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封建制度的抗议和嘲弄,与全诗的主旨,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及对压迫的反抗精神是一致的。这一节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在诗歌创作中,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两大传统有时是兼而存之的。2. 如果说诗经中的民歌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中的源头,屈原的离骚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那么,孔雀东南飞属于哪一种?分析:本诗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而中间叙述焦、刘爱情悲剧,则多用现实主义描写手法。统观全文,作者使开头、

4、中间、结尾很好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这是一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杰作。3. 叙事诗和抒情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抒情诗,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叙事诗借助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让我们循着叙事诗这条表达主题的线索,来读这一首长篇叙事诗。古诗也常常寓抒情于叙事。六. 汉文化常识:1. 婚俗中的寡妇再嫁2. 坐具3. 交通工具中的牛车七. 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将全诗分成五部分,并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第一部分(12)兰芝自诉开端揭示矛盾第二部分(312)遭遣盟誓发展推进矛盾第三部分(1322)被迫改嫁继续发展继续推进矛盾第四部分(2

5、332)双双殉情高潮矛盾进入顶峰第五部分(33)鸳鸯和鸣结局解决矛盾八. 重难点:1. 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刘兰芝比作蒲苇,是否显得累赘?这和情节的发展有何关系?分析:这个比喻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他用这个比喻来责问刘兰芝为什么改变初衷。表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出现了分歧。这两次比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澜,使情节曲折起伏,生动感人。2. 第2段刘兰芝自述,表明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她对丈夫诉说苦楚后表白:“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她真的是自请遣归吗?3. 第3至6段写焦仲卿与其母对话,表现了焦

6、仲卿怎样的性格特点?焦母是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反面人物,在诗中,她是封建旧礼教的代表人物。她极端蛮横无理,独断专行。她无视焦、刘的爱情,折磨兰芝,威逼利诱仲卿。是一个摧残青年、摧残爱情的封建家长。4. 第8段写刘兰芝反驳婆婆无理指责,表明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5. 第9段详写刘兰芝理妆,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6. 第10至12段,写兰芝告别婆婆、小姑和丈夫。对婆婆为什么说“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对小姑为什么会“泪落连珠子”?对丈夫则为什么说“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7. 兰芝第二次婚嫁的原因是什么?她的母亲和兄长在此事中各起什么作用?诗歌刻画刘兄这个人物有什么意义

7、?8. 面对兄长的逼嫁,兰芝立即许婚,并在婚期逼近时迅速做好嫁衣。这些表现了兰芝怎样的感情状态?9. 诗歌极力渲染太守家准备迎亲的豪华场面,对表现兰芝的性格起什么作用?10. 兰芝、仲卿都忠于爱情,反抗压迫,以死殉情,但又各有不同的个性。试以两人以死殉情的情景,比较分析两个人不同的个性特征。11. 诗篇托物起兴的开头,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愿望?提示:“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以孔雀徘徊起兴,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以美禽恋偶比喻夫妻分离,用具体的形象渲染悲剧气氛,奠定全诗哀怨悱恻的感情基调。明确: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是为连

8、理枝,象征了爱情的不朽。合葬化鸟,生不能相守,死要化作比翼双飞的鸳鸯鸟。“相向鸣”,是他们爱情与幸福的歌唱,悲愤与压抑的控告。结尾的浪漫主义手法,反衬现实,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在结构上,结尾的鸳鸯双飞和开头孔雀失偶遥相呼应,体现了构思之巧妙、用心之良苦。12. 在“兰芝自诉”、“着装遣归”、“太守迎娶”等情节中,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些语句改为概括性的语句好不好?提示:在“自诉”时,兰芝说了“十三、十四、十五”等句,在“着装遣归”一节中,写了“着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及足下、头上、腰、耳、指、口、步态等。“太守迎亲”一节也有大量的铺陈。如果将这些文字概括成“从小受教养,多才

9、多艺”、“着意穿与戴,美丽世无双”,“四处买珍奇,迎亲准备忙”等句,简则简矣,神韵皆无了。13. 文中用了哪些比喻?本体、喻体有哪些相似点?提示:写兰芝美,用“削葱根”喻手的白、嫩、尖;用“含朱丹”喻嘴的红润。写他们对爱情忠贞,用“磐石”喻仲卿的坚定,用“蒲苇”喻兰芝的柔韧。九. 思考题:(一)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被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为什么刘兰芝被休后身价反而更高了?(二)兰芝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的女性,与焦仲卿夫妻感情又极为深厚,但却遭到了焦母的虐待乃至驱逐,最后不得不与仲卿双双殉情。焦母驱逐兰芝的原因是什么? 十. 写作技巧:其一,是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其二,是语言的铺陈、比兴手

10、法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模拟试题】请同学们欣赏其他汉乐府作品: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作品: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作品: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试题答案1. 形象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力控诉了不人道的兵役制度,也从侧面暗示出整个社会苦难深重、人口锐减的凋敝景况,对这位几乎终身服役,也几乎因此葬送一生的老兵寄予深切同情。2. 一位女子痴迷而挚烈的爱情誓言。3. 人民的贫困激化了社会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