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558060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遂宁市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遂宁市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遂宁市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遂宁市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遂宁市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遂宁市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遂宁市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有A、B、C、D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机读卡上。每题2分,共 80 分)1.下列各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内容的有( )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确定新中国的国旗 、确定了首都 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选举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A. B. C. D.2.1949年10月,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3.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的历史事件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三大战役的结束 D.新中国的成立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有(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标志着中国已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标志着中国已不再是半封建半殖民国家标志着已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A B C D5. 邱少云、黄继光等“最可爱的人”创造的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包括( )爱国主义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 A. B. C. D. 6、下列有关抗美援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抗美援朝,是为了援助朝鲜,更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B.抗

3、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C.由于中国这个大国和朝鲜一起与美国作战,在军事实力上大大超过美国,所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7.彭德怀曾在一个重要报告中说“它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占领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里的“它”指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C.镇压反革命取得胜利 D.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8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中,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这独一无二的历史现象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原因是()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B. 全国开展

4、的土地改革运动C.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 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9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是在()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宪法10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11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1950年的是( )A 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B 朝鲜战争爆发 C 彭德怀率领志愿军入朝作战 D 西藏

5、和平解放12.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 ( )A农业 B.商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13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42018年3月播映的大型纪录影片厉害了,我的国,影片记录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的珍贵影像。其中的中国桥中讲述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里的“一桥”是指( )A. 南京长江大桥 B. 江阴长江大桥 C. 苏通大桥 D.武汉长江大桥 15.下列哪项建设成果不是在“

6、一五”计划期间出现的( )A.宝成铁路 B.沈阳第一机床厂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D.青藏铁路1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在我国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7.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共同方式是( )A. 公私合营 B .合作化 C.赎买 D.典型示范逐步推广18.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

7、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这种和平的方法是指( )A 赎买政策 B无偿没收 C实行股份制 D廉价收购20为战胜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 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C. 协调与苏联政府的关系 D. 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21.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农村某些地方流传着“稻谷赶黄豆,肥猪赛大象”的民歌,你认为这民歌应该创作于( )A.土地改革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22.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我

8、国思想理论界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C“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D“两个凡是”的方针23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A实行人民公社化 B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C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4. 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作出的共同贡献是A.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C.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D.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25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内容

9、(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和平解放西藏 “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A、 B、 C、 D、26“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江青为首的“四人帮”27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 开展土地革命 B. 开展“文化大革命”C.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D. 集中力量把我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8“文化大革命 ”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以下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有( )大庆油

10、田、胜利油田 第一颗氢弹 兰新、兰青、包兰铁路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A. B. C. D.29.在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以下地区开放的先后依次是( )厦门 成都 长江三角洲 上海A. B. C. D. 30被誉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31.1984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 )A农村 B城市 C少数民族地区D西部32小云同学正在进行一个研究学习课题,搜索了“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等资料,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她的研究性课题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 D土地改革33中国

11、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 B C D3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A. 中共十六大 B.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35.“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 ) A朱德 B陈毅 C刘少奇D邓小平 36.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从严治党 D 全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37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需要和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2、画线处应该填 A美好生活 不均衡 B.幸福生活 不平衡 C美好生活 不充分 D美好生活 不平衡 不充分38.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世界和平39. 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在( )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B五四运动爆发100年时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100年时40.习近平同志认为中国梦归根结底的落脚点是( )A.解放人们思想 B.推进改革开放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为人民造福 答 题 卷二、材料分析题(20分)4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国情制定农村施政方针,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