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3.9《荷塘月色》学案(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557934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3.9《荷塘月色》学案(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3.9《荷塘月色》学案(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3.9《荷塘月色》学案(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3.9《荷塘月色》学案(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3.9《荷塘月色》学案(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3.9《荷塘月色》学案(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3.9《荷塘月色》学案(粤教版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荷塘月色导案 荷塘月色学案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设想: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深情,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一)新课导入1、了解作者,导入新课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

2、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2、请阅读背景资料,分析作者的心态,结合写作背景略谈自读感受。本文写于1927年7月的北京清华园,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

3、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此时的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我们来了解这时期作者的思想,看看他的自我表白:回答:_。(二)初读课文听录音,正音正字,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关键语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蓊蓊郁郁 ( ) 袅娜 ( ) 踱步( ) 霎时 ( )弥望 ( ) 斑驳 ( ) 渺茫 ( ) 点缀( )2、解释下列词语。幽僻:_ 蓊蓊郁郁:_。踱:_。 弥望:_袅娜:_ 脉脉:_斑驳:_一例:

4、_ 丰姿:_。碧:_ 大意:_。3、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_3、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谓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_4、从哪些语句中,还可出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1) _2) _3) _4) _5、朗读全文,说说全文的感情脉络:_老师小结(略)(三)总结扩展“作者思路,遵路识斯真。”本节课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抓关键语句,找出显示作者行踪和情感变化的词句,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把握作者的感情流向,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四)布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第4 6段。第二课时教学设想:再读课文,赏析文章重点语段,揣摩文章优美动人的

5、语言,体味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背诵第四、五、六段。(一)再读课文一、赏析第四段:教师范读第4节,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_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1)景物_特点_(2)景物_特点_(3)景物_特点_(4)景物_特点_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呢?请你结合具体句子谈。_这一段作者有没有提到月?有没有描写月色?_学生集体朗读第四段。二、赏析第五段:学生朗读第5节,思考:这一幅画跟上一幅画比较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_有人说: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用语言给我们描绘出月色之美的?学生自由朗读

6、,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驱遣想象,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不在文字概念上做游戏(叶圣陶语)”,细细咀嚼,把好滋味辨出来。然后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有关语句,并作出分析、欣赏。_本段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以什么感受?_三、齐读第6段,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是_的景色,其着笔点是什么?着眼点是什么?_和前面的画面比,这幅画的色彩是暗一点还是明一点?可以从那些词语看出来?_这一段描写景物的次序是怎样安排的?_四、学生齐读第710段,学生思考:1、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_2、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_3、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_ _4、作者为什么要想到西洲曲和江南采莲的旧俗?_(二)揣摩语言,一、鉴赏动词: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几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