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暑期阅读13.古书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527276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 暑期阅读13.古书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 暑期阅读13.古书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 暑期阅读13.古书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 暑期阅读13.古书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 暑期阅读13.古书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 暑期阅读13.古书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 暑期阅读13.古书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子对今人的帮助 年轻时已经迷上了老子(又名道德经),那时看的是任继愈教授的注译本。一个天地不仁,一个宠辱无惊,一个上善若水,一个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一个无为,一个治大国若烹小鲜,一个生也柔弱死也坚强,就把我惊呆了。我觉得老子深不见底,他的论述虽然迷迷瞪瞪,却是耳目一新,让人大开眼界,一下子深刻从容了许多。老子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有什么帮助呢?第一,他带来了大部分哲学思辨,小部分宗教情怀的对于大道的追求与皈依。他的道是概念之巅、概念之母、概念之神,是世界的共同性,是世界的本原、本源、本质、本体,是世界的归宿与主干。读之心旷神怡,胸有成竹,有大依托,有大根据。第二,他带来了一种逆向思维、另类思维乃至颠

2、覆性思维的方法。一般人认为有为、教化、仁义、孝慈、美善、坚强、勇敢、智谋是好的,他偏偏从中看出了值得探讨的东西。一般人认为无为、讷于言、不智、愚朴、柔弱、卑下是不好的,他偏偏认为是可取的。他应属振聋发聩、语出惊人之人。你可以不认同他,却不能不思考他。第三,他带来了“无为”这样一个命题,这样一个法宝。他提倡的是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法自然,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他的辩证法出神入化,令人惊叹。他的透视性眼光入木三分,明察秋毫。第四,他带来的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是感悟与思辨的结合,是认识与信仰的结合,是玄妙抽象与生活经验的结合;是大智慧的无所不在,不拘一格,浑然一体,

3、模糊恍惚。第五,他带来了真正的处世奇术、做人奇境。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以无胜有,以亏胜盈,宠辱无惊,百折不挠。第六,他带来的是汉字特有的表述的方法,修辞的方法,论辩的方法,取喻的方法,绕口令而又含蓄着深刻内容的为文方法。他将汉字的灵活性、多义性、多信息性、弹性及概括性与简练性发挥到了极致。他贡献给读者与后人的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句句格言、段段警世、页页动心、处处奇葩、自由驰骋、文如神龙巨鲸。这是汉字的真正经典,是汉字古文的天才名篇。他帮助我们智慧、从容、镇定、抗逆、深刻、宽广、耐心、宏远、自信、有大气量、有静气与定力。(王 蒙/文,摘编自老子的帮助,2020年版)我读论语读论语,我的感受,两个字

4、:孤独。孔子很孤独。现在,有人请他当心理医生,其实,他自己的心病都没人医。于此,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真正的孔子,活着的孔子,既不是圣,也不是王,根本谈不上什么“内圣外王”。“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是明明白白写在论语里面的。子贡说,孔子是“天纵之将圣”,当即被孔子否认。孔子不接受这个荣誉,而他的学生一定要给他戴上这顶帽子。我宁愿尊重孔子本人的想法。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

5、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 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这才是真相。当年,公元前492年,60岁的孔子,颠颠簸簸,坐着马车,前往郑国,和他的学生走散。他独自站在郭城的东门外等候。有个郑人跟子贡说,东门外站着个人,脑门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上半身倒有点圣人气象,但下半身却像丧家狗,垂头丧气。子贡把他的话一五一十告诉孔子,孔子不以为忤,反而平静地说,形象,并不重要,但说我像丧家狗,很对很对。在这个故事里,他只承认自己是丧家狗。孔子绝望于自己的祖国,徒兴浮海居夷之叹,

6、但遍干诸侯,一无所获,最后还是回到了他的出生地。他的晚年,年年伤心。丧子,哀麟,回死由亡,让他哭干了眼泪。他死在了自己的家中。然而,他却没有家。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宿命。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说实话,我读论语,主要是拿它当思想史。古代思想史,有很多争论,我是像看戏一样,坐在台下看,并没打算加入哪一拨。我的读法是:一、查考词语,通读全书。按原书顺序,一字一句,一章一节,一篇一篇,细读论语。先参合旧注,梳理文义,再考证疑难,把全部细节过一遍。二、以人物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纵读论语。第一是孔子,第二是孔门弟子,第三是论语中的其他人物。借这种考察,把论语当孔

7、子的传记读。三、以概念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横读论语。我把全书归纳为若干主题,每个主题下分若干细目,按主题摘录,看这本书里,孔子的思想是什么样,与墨子老子有什么区别。四、最后,再作总结。我想思考的是知识分子的命运,用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理解另一个知识分子的心,从儒林外史读“儒林内史”。孔子这本书,有不少道德格言,有些比较精彩,有些一般般。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我于论语,也是如此。(李 零/文,摘编自读书,2020年第3期)“最切世用”的韩非子大凡人们需要的东西,才可能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反言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能经久不衰的,也必定是对人们有用的东西。韩非

8、子之所以能够经历两千多年的筛选而仍然广为流传,其原因也无非如此。现代曾有人说,韩非的学说就是一种法西斯式的理论。这种观点是不够公允的。毋庸讳言,韩非子一书的确将人类那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作了淋漓尽致的揭示与深刻入微的剖析。但平心而论,人类难道就没有这种恶劣的情欲?这种恶劣的情欲就不值得探究?诚如恩格斯所说:“鄙俗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起推动作用的灵魂。”可以说,一尘不染、六根清净的高士是十分罕见的,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乏利欲之心,而在左右社会发展的统治管理阶层中,更不乏贪欲和权势欲。这种恶劣的情欲既然存在,何必因为其鄙俗而讳莫如深?应该说,韩非子中这些大胆而透彻的写真对

9、于我们认识人类的本性与社会的现实是极有帮助的。更为可贵的是,韩非不仅透视了这种鄙俗的贪欲和权势欲,而且还精心策划了一整套平衡人们情欲的方法用法律来调整,用毁誉来制约,用权势来驾驭,用术数来操纵。这些方法中虽然不乏卑鄙肮脏乃至令人毛骨悚然的手段,但实际上是不能把它贬为法西斯的。我们应该看到,韩非所提供的这些卑鄙肮脏的手段,固然是先秦的思想成果在他头脑中经过深刻反思后的产物,但实际上不过是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政治斗争与复杂诡诈的社会道德在理论界的投影。韩非之所以不厌其烦地申述那些卑鄙肮脏的东西,原因就在于那个社会是一个卑鄙肮脏的社会,搞政治的如果不了解如何用各种卑鄙肮脏的手段去对付各种卑鄙肮脏的东西

10、,那就会被其所吞噬。这些手段,其实只是用来对付卑鄙肮脏之人的。对于如此之人,为什么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其实,就是现在的世界,也并非那么纯粹,其间有光明也有黑暗,有民主也有强权,有法治也有专制,有真诚也有诡诈,有热忱也有阴险,有仁爱也有刻薄,有慈善也有暴虐,有施舍也有掠夺如果我们仅仅了解其间善良的一面而不了解邪恶的一面,那就会把世界看得很美好,把所有的人都当做仁人君子,这实际上不是一种可爱的天真,而只是一种愚蠢的幼稚。这种人往往会缺乏应有的社会生存免疫力而容易上当受骗,乃至遭到原本可以避免的致命伤害。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那么即使是生活在现代的人,也还是应该读读韩非子,了解一些害人的罪恶勾

11、当,以提高自己的防范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免疫力。只要稍稍对中国的历史有所研究的人都会发现,韩非的一整套君主专制主义的政治策略却也始终是历代君主独裁政治的理论基础。诚如毛泽东所说:“其教孔、孟者,其法亦必申、韩。”孔、孟之道虽然显得冠冕堂皇,但实际上与世道人情并不十分切合,所以它早就被认为是“迂远而阔於事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至于后世俗儒,当然更在其下。还是毛泽东说得一针见血:“儒俗者万千,而贤者不一,不如过去法家之犹讲一些真话,儒非徒柔也,尤为伪者骗也。”与其看一些骗人的不切实际的大道理,还不如听一些真话,了解一些社会真相与人之常情来得有用。蒲阪圆曾言道:“诸子中,唯韩非书最切世用。”(张 觉/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