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一模)试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486535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长宁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一模)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上海市长宁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一模)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上海市长宁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一模)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上海市长宁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一模)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上海市长宁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一模)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长宁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一模)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长宁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一模)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长宁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一模)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1、 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秋风萧瑟,_。 (观沧海)2.欲把西湖比西子,_。 (饮湖上初晴后雨3._,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4.月上柳梢头,_。 (生查子元夕)5._,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在括号内打“”。(2分)(1)“少年不识愁滋味”中的“少年”,指

2、“年轻时”,与今语“少年儿童”中的“少年”不同。( )(2)“欲说还休”中的“还”是多音字:hun和hi。古代一般读hun,现今一般读hi。 ( )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上层楼”、“强说愁”,写出了“少年”的纯真无知。B.“而今识尽愁滋味”,道出了历经沧桑的艰难辛酸。C.“欲说还休”,传递出有苦无处诉说的痛苦矛盾。D.“却道天凉好个秋”,表现出诗人豁达大度的宽广胸怀。(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

3、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

4、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狄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8.本文的作者是_(朝代)_(人名)。(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第段的划线句。(3分)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_10.下列对文章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第段中写到“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与前文“盖大苏泛赤壁云”一句语意相连。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釆

5、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写出了核舟的体积之小。C.作者在介绍核舟时,按照从上至下的空间顺序,介绍了核舟的船头、船舱、船尾、船背等各个部分。D.全文结构可以概括为先总后分,先总述王叔远技艺奇巧,再细致描述核舟各个部分的特点。(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朱家救季布初,楚人季布为项籍将,数窘辱帝。项籍灭,帝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乃髡钳为奴,自卖于鲁朱家。朱家心知其季布也,买置田舍,身之洛阳见滕公,说曰:“季布何罪!臣各为其主用,职耳。项氏臣岂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汉求之急,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君何不从容为上言之?”滕公

6、待间言于上,如朱家指。上乃赦布,召拜郎中,朱家遂不复见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有删改)【注释】项籍:即项羽。帝:指汉高祖刘邦,下文的“上”亦刘邦。髡钳:秦时刑法,髡是去发,钳是用铁箍扎着脖子。鲁朱家:鲁,鲁地;朱家,人名。待间,等待时机。指:旨意、意图。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说_ (2)尽_12.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今上始得天下,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广也!A.现在皇上开始得到天下,因为私人的恩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这样显示自己的国土不宽广呢!B.现在皇上开始得到天下,用私人的恩怨去追捕一个人,怎么能这样来显露自己的心胸不宽广呢!C.现在皇上刚刚得到天下,因

7、为私人的恩怨去追捕一个人,怎么能这样来显露自己的心胸不宽广呢!D.现在皇上刚刚得到天下,用私人的恩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这样显示自己的国土不宽广呢!13.朱家的侠士精神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1)_ (2)_14.“刘邦赦季布”的主要原因是:( )(2分)A.季布已经甘愿卖给朱家为奴,没必要追究。B.季布只是尽职为主,并没有什么大的罪过。C.项籍的属下不可能赶尽杀绝,不必大动干戈。D.季布这样的人才应该好好任用,不能逼他为敌国效命。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20分)时尚减肥“轻断食”减肥或许是当今社会最火热的健康话题。各种宣称能在“不饥饿”的前提下

8、“少吃”的减肥法,吸引了无数人前仆后继。轻断食,就是其中颇具号召力的一种。“轻断食”是一种控制饮食的方式,而不是一种具体的“减肥食谱”。它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吃或者少吃,而在其他的时间内正常进食。轻断食有各种形式。在中国古代就有“过午不食”的说法,大致相当于每天“16小时断食”,就是轻断食的一种形式。古代还有人每天只吃一顿,相当于“23小时断食”。现在最流行的是“5:2轻断食”。它是指在7天的一个循环之中,5天正常进食,两天大大减少进食量。一般原则是,断食的两天中女性控制到500大卡(热量单位),男性控制到600大卡。还有比“5:2轻断食”强度更大的“交替轻断食”。在这种方式下,每隔一天就断食

9、一天,断食那天的食物量是正常饮食的25%,也就是500大卡左右。2020年一项关于轻断食的研究显示:“轻断食能够有效减肥”,效果是“10周之内减少了6到10斤”。也就是说,跟完全不加控制相比,轻断食确实有助于减肥。轻断食的理论依据是:当人体大量减少进食,细胞就处于“逆境状态”,会产生各种“应激反应”,而这些应激反应有助于增强细胞活力、提高人体免疫力。这种理念在理论上说得通,在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中也得到了很多验证。除了减轻体重,这些应激反应还对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血压、脂肪、血糖等生理指标,促进人体健康甚至延长寿命,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当然,轻断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例如,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10、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所以不能进行轻断食。孕妇、产妇也需要保证营养充足,也不应该进行轻断食。同时,轻断食会导致血糖的大幅波动,所以也不适合糖尿病人。总而言之,跟不加控制的饮食习惯相比,轻断食对于减肥和健康有积极的作用。实质上,它也是减肥金律“少吃多动”的一种实现形式。如果通过它的“仪式感”和心理暗示,能更好地坚持,那么它就有意义。反之,如果不能在根本上做到“总体上减少食物摄入”,而只是应付考试般地“断食时少吃,不断食时暴饮暴食补偿”,那么就没有意义。(选自2020年8月29日果壳网,有删改)15.本文主要介绍了轻断食的定义、_、_、_和禁忌对象等内容。(6分)16.本文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

11、明方法,作用是:_。(3分)17.本文第与第两段能否互换顺序?为什么?(4分)18.下列对第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轻断食对减肥和健康有积极的作用,是最佳减肥形式。B.“仪式感”和心理暗示是轻断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C.轻断食需从根本上做到“总体上减少食物摄入”才有意义。D.轻断食在不断食时不能暴饮暴食,但可以适当多吃一些。19.贾老师中度肥胖,经体检其他指标还算正常,于是想尝试“轻断食”减肥。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给贾老师提两条建议。(4分)(1)_;(2)_。(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0分)父亲的日记本父亲的日记本,锁在抽屉里,更像是一本隐秘的家族史,我每次偷偷打

12、开抽屉翻阅,重温父辈艰辛劳作艰难求生的历史,总是唏嘘不已。高中时,父亲成绩优良,尤爱文字,吹拉弹唱,样样都行。但爷爷的没落地主成分,使他逃不掉回乡务农的命运。那时的父亲也许心有不甘,所以他的日记本里,一边很务实地记录着如何栽培倭瓜的技术,一边激情昂扬地写着标语口号似的论人生理想。对此,奶奶很是忧虑,一把大火,烧掉了父亲的书籍和藏品,只留下他钟爱的口琴,这就将父亲向往着外面世界的心,给彻底地烧为hu jn。于是,父亲只能在乡村寻找自己的出路。他在日记本里不只是记录庄稼的种植,还有编织柳条筐的技术,治病救人的药方。这样三个不同的谋生技能,贯穿了父亲的一生。在我们兄妹三个相继出生以后,他需要做一些别

13、的小生意,才能供我们读书。同时,他依然尽职尽责地做着一个农民,在应该上交公粮的时候,带上我去交公粮。我整个的年少时光,似乎都植满了坐在板车上由父亲拉着去粮库的记忆。那时的父亲,相比起结婚前,已经慢慢沉淀下来,开始接纳自己成为农民的事实。父亲的日记本里,还记录着一些讨债者,和他被人欠下的柳筐的费用。我能够记得起一个与父亲一样痩弱的男人,每逢过年,便携了铺盖卷来到我家,不声不响地等父亲给钱。他从来不跟父母吵闹,自顾自地在我们做好了饭时,拿来凳子和碗筷闷头吃饭,而在夜晚来临时,又在厢房里打好地铺,倒头睡觉。而我的父亲,也与他一样,在年关到来时,卷了铺盖去别家讨债,常常这个讨债的男人熬不住走了,父亲还

14、奔波在一家家讨债的路上。讨来的钱,除了归还欠款,父亲也一笔一笔地存钱,无论多寡都是银行定期,一年两年三年五年,那是一个农民对安全感的存储,他用这样的方式,与生活讲和。几年后,父亲进城帮人疏通下水道挣钱。全家住在一个每月40元租金的破旧小院里。记得刚刚搬进去时,母亲看着裂了一条大缝的墙壁,伤心地哭了。父亲买来石灰水泥,将那些破败的地方,一点点地修补起来,又在泥泞的院子里铺了一条红砖小路,还换了一个好看的铁门,让这个收破烂的人都不想租住的院子,现出一点朴实的生机。我们在这个县城的角落里,一住便是五年,而父亲的日记本里,也记录了五年来每一笔疏通下水道的收入,二十,三十,五十,一百,二百它们水滴一样,汇成一桶一桶带着房檐上泥沙的水,并最终积攒到购买一套产权房的首付款,让我们一家,自此真正地在县城里可以挺直了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