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第6册第23课《改革开放》ppt课件2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480989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第6册第23课《改革开放》ppt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华师大版第6册第23课《改革开放》ppt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华师大版第6册第23课《改革开放》ppt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华师大版第6册第23课《改革开放》ppt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华师大版第6册第23课《改革开放》ppt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第6册第23课《改革开放》ppt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版第6册第23课《改革开放》ppt课件2(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3课 改革开放 新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探索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 经济体制改革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因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 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 开放的战略决策 2 问题 人民公社化存在一定的弊端 农村 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3 1978年底 1979年安徽 四川的部分农民 自发地试行以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获得成功 当年当地农业 增产 农民增收 穷则思变 2 实行过程 1 农民自发试行 1978年底 1979年安徽 四川的部分农民自发地试行以包产到户 包干到 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安徽

2、凤阳县小岗村在全国率先搞 包产到户 看课本小字 2 全国推广 在邓小平等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 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到全国农村 3 人民公社废除 1983年 中共做出废除人 民公社的决定 农村改设乡镇政府管理 实行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看课本图片 四川广汉向阳公社撤社建乡 4 写入宪法 1993年 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将 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写入宪法 作为农村 的基本经营管理体制肯定下来 3 性质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 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 经济体制改革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所有制 国有 未变 管理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人民公社统一 管理 集体经营改为包干到户

3、 农民个体 经营 分配体制 平均分配改为自负盈亏 多 劳多得 4 意义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 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 它极大地调动 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放和发展了农村 生产力 农业发展成就 5 核心内容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 改变经营管理方式 实行分户经营 自 负盈亏等 二 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思考 建国以来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 整经历了哪几个步聚 每一步变革或调整 的主要原因 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 据 此 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 原则 经历了四个步聚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人民 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制 1 1950年 1952年 完成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原因

4、封建土地制度严重地阻碍了生 产力的发展 核心内容 1950年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 的土地所有制 结果 解放了生产力 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 展 为国民经济的恢复 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 建设创造了条件 完成了对旧乡村的改造 巩固 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政权 2 1953年 1956年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开展农业合 作化运动 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集体所有制 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 的需要 核心内容 把土地等主要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并 实行集体经营 结果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

5、的主要原因 是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 作化的规模越大 公有化程度越高 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 核心内容 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 结果 存在高指标 瞎指挥 浮夸风和共产风的错误 严 重地挫伤了生产者积极性 影响经济发展 4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 发展乡镇企业 非农产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原因 党中央正 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经验教训 作出了实 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核心内容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 改变经 营管理方式 实行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等 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克服了 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经营管理过于集中 方 式单一 结果 是极大地调动

6、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推动了 农业生产的发展 遵循的原则 必须实事求是 合乎经济规律 把 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 展 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 社会主义改造 问题 有一种观点 今天在农村实行分田 到户政策 何必进行土改和对农业进行改 造 真是多此一举 结合相关史实评价这 一观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只看到了现象 没有抓住本质 把土地改革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的农业生产关系混为一谈 土地改革是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改变 为农民土地私有制 家庭联产承包是在社 会主义前提下 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的 体制改革 从所有制关系上两者有本质区 别 没有看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伟大意

7、义 a 土改后在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营经济不能避 免贫富分化和土地兼并 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灭 剥削和建立社会主义 b 分散的小农经济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 化 从根本上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 四 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成功的原因 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相比较理解 1理论科学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理论为指导 正确分析国情 提出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理论 2方向正确 牢牢把握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 根据国情突出重点问题 在全面改革 中始终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十一 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8、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 体制改革相适应 4 策略得当 A采取渐进改革策略 先农村后城市 先试点 再推广 提出三步走战略 正确处理改革 发展 和稳定三者的关系 B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在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引进外资 先进技 术和管理经验 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逐步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既保持社会主义方向 又注意向西方学习 比 较建国初以俄为师 实行一五计划 建立计划经 济体制 新时期对外开放 学习各国先进经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 顺应民心 文化大革命后广大干部和群众盼 望能拨乱反正 开创历史发展的新局面 五 经济特区的建立 对外开放 一 对外开放 1 对外开放的原因 背景 1 中国

9、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既是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 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 要 不坚持社会主义 不改革开放 不发展经济 不改善人民生 活 只能是死路一条 2 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交流中发展 在封闭中衰退 必须吸 取明清闭关锁国和建国以来关门搞建设的教训 任何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 别的国家的 长处 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的科学技术 落后 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 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 进水平 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3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会后 邓小平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 项基本国策

10、使中国经济从封闭 半封闭状态走向世界 4 中日 中美建交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为对外开放创造了条 件 联系建国初效仿苏联的原因之一是西方对我国封锁遏制 2 对外开放的目的 吸收侨资 外资 引进外 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发展对外贸易 促进 经济文化发展 使中国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状态走 向世界 3 开放之初的不利因素 A当时西方国家对我们存在疑虑 裹足不前 B要吸引外商投资 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政策限 制 C人们对如何贯彻开放政策还很茫然 在观念上 还不能立即完全接受 原因 近代以来中国人 民屡遭西方侵略 深受欺凌 新中国成立后赶走 了帝国主义 对外开放又要请外商回来投资 使 很多人产生疑虑 对外开放

11、难度大 没经验 如何进行呢 4 4个经济特区 1980年 1 办经济特区的时间 地点 1980年 深圳 珠 海 汕头 厦门 4个 看课本图片 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深圳 邓 小平视察深圳并题词 1984 地理位置优越 邻近港澳 华侨众多 便于吸收 侨资 外资 开展经济技术交流 经济特区 是中国政府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 华侨 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实行特殊政策的地 区 特征 资金以外资为主 以三资企业为主 产 品以外销为主 实行以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 为主 发展工业为主或工贸结合等 2 办经济特区的目的 吸收侨资 外资 引进外 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发展经济 3 办经济特区的评价 是改革开放

12、中的一项创举 5 对外开放的格局 发展趋势 从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 经济开放区 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 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的对外开放格局 6改革开放的意义 综述 A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迅 速发展 社会生产力空前解放 综合国力显著增 强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为实现现代化打下 坚实基础 表现在 注意角度 1 农村经济全面振兴 棉粮产量世界第一 乡 镇企业异军突起 2 工业迅速发展 建成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 程项目 如宝钢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大亚湾 核电站 京九铁路 3 对外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 4 科技教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5 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13、B使我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中国逐步融入世界 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 展 二 中国与世界市场 1 近代史上中国是怎样加入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的 2分 2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国被排除在世界市场 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3 1978年后中国加入世界市场和前次相比 在方式上有何不同 这两次加入世界市场 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8分 4 概括说明这两次加入世界市场对中国社会 的主要影响 8分 答案 1 加入 鸦片战争后 西方国家利用不平等条 约获得侵略特权 向中国倾售商品和掠夺原料 逐步 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2分 2 原因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 承认 军事上包围 经济

14、上封锁的禁运政策 3分 3 方式上的不同 主动实行对外开放 在平等互利 的原则下 扩大对外贸易逐步加入世界市场 而前者 是被迫开放 多为城下之盟 4分 本质区别 前提不 同 前者清政府丧失独立和主权的前提下加入 后者 是在国家独立 主权完整的前提下加入 4分 4 近代加入国际市场影响 促进自然经济解体 主 权遭到破坏而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客观上 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4分 现代加入国际市场的影响 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推 动作用是巨大而深远的 有利于发展我国的的经济 提高国际竞争力 4分 三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1经济建设 1 生产力 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综合国力提

15、升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具体上述 2 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 步确立 制度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 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 村民自 治制度日益完善 3 思想文化科技 1 思想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理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 成 2 教育科技成就突出 如宇宙飞船 上天 4 外交成就 加入APEC WTO 和多个国家建 立外交关系 2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封闭到开放的历史 第一次封闭 从明朝后期到1840年 原因是封建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 对外来商品的需求不大 明朝中期以来 日本倭寇和西方殖民势力骚扰海 疆 威胁中国安全 清政府为了对付台湾郑成功父

16、子的抗清势力 也严禁大 陆人民下海 第一次开放 19世纪中期 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 为寻求商品销售市场 和原料产地 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落后 腐败的清王朝自然在战争中 失败 于是被迫开放国门 第二次封闭 1949 1978年 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 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华 长期实行敌视政策 20世纪50年代末期 苏联也对中国实行大国沙文主义 中苏关系恶化 中共从1957年开始的 左 倾错误影响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高度 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也缺乏与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和进行技术联系的愿望和 要求 第二次开放 1978年以来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 世界经济越来 越向国际化 全球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中求 得生存 20世纪70年代以来 国际格局逐渐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和平与发展 成为世界的主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作出改革开放 的伟大战略决策 由此可见 新中国的对外开放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 吸引外资 引进西方先 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而近代中国的开放是在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逼 迫下 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形成的被迫的开放 是由帝国主义国家 操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