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ppt课件2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477032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ppt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ppt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ppt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ppt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ppt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ppt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ppt课件2(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6课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一 司马迁与 史记 司马迁 姓司马 名迁 字子长 我国古 代伟大的史学家 西汉人 生活在汉武帝时 期 他生于史官世家 爱好文史 年轻时去 各地走访了许多名胜古迹 读万卷书 行万 里路 奠定了司马迁以后著书立说的厚实基 础 有部分课件由于控制文件大小 内容不完整 请联系购买完整版 http 中小学课件站 史记 体裁 纪传体通史 内容 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 帝时期的史事 特点 体例完备 史料翔实 叙事简洁 文笔生动 史记 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 还是一部 优秀的文学作品 壮士不死 则已 死即举大 名耳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史记 鲁迅称之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 离骚

2、 公元前6世纪 印度释 迦部落王子乔达摩 悉 达多创立了佛教 二 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西汉末年 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释迦牟尼当初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 病死等痛苦之道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宣扬生死轮回 因果报应 认为人生是痛苦的 只有忍耐眼前的 一切痛苦 信奉佛教 努力修行 才能在死后进入 西方极乐世界 在来世得到幸福 这种教义让人们放弃斗争 一味忍耐 有利于 维护现存的等级制度 所以被统治者加以利用 成 为控制人们精神的一种有效手段 而对 来世天国 的虚幻期待 也在贫苦民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吸引 力 东汉末年 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佛教基本教义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峨眉山 万年寺普贤金

3、铜像 峨眉金顶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普陀山 普陀山 观音像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九华山 九华山 地藏菩萨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五台山 文殊菩萨 五台山 道教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东汉后期 民间流行的神仙方 术与道家思想结合形成道教 创始人之一叫张陵 道教尊崇道家学派老子为教主 基本教义 宣传修身养性 炼 丹服药 长生不老 得道成仙 青城山 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 而道教主张修身养性 炼制丹 药 以求得道成仙 这迎合了统治 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 所以也受 到推崇 按佛教的说法 人死后 能够转生来世 今生如果 能忍受苦难 虔诚地信佛 那么 来世就可以得到 幸福 这种说法迎 合了统治者害 怕人民反抗的

4、心理 因此受 到了大力扶植 佛教与道教的比较 宗教发源地 兴起或传入 时间 主要主张 佛教古印度西汉末年 宣扬生死轮回 因果 报应 今生要忍受苦 难 信奉佛教 来世 才能得到幸福 道教中国东汉 修身养性 炼制丹药 以求得道成仙 秦始皇陵 位于陕西省临潼城东5公里 1974 年在它的东侧发现了轰动世界的兵马俑坑 三 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检阅的将军 跪射的士兵 立射的士兵 秦兵马俑已发掘四个俑坑 代表了古代军队编列的左军 右军 中军和指挥部 其中 一个中军俑坑未建成 里面什 么也没有 结合秦末形势 想 想看 这是为什么 秦末 农民战争爆发 天下大 乱 秦朝已无力继续建造未完成的 地下军阵 返回主界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