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专题课件范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6471643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痛专题课件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头痛专题课件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头痛专题课件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头痛专题课件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头痛专题课件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头痛专题课件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痛专题课件范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头痛专题课件范文 头痛定定义病因病机如何诊断鉴别诊断如何辨证预防调护主主要要内内容容定义?头痛指因外感或内伤杂病所致头部经脉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而引起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以单独出现,也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 若属某一种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兼症,不列入本节讨论范围。 头痛之名首载于内经。 素问风论篇有“脑风”、“首风”之名,描述了其临床特点,并指出外感内伤是导致头痛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无具体用药。 伤寒论中论及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厥阴病头痛的见症,并列举了治疗此病的方药。 分别是麻黄汤、桂枝汤、承气汤、四逆汤、小柴胡汤、吴茱萸汤等等。 金李东垣将此病分

2、为外感与内伤头痛两类,据病因和症状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厥逆头痛等,还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 并提出了头痛的引经药,从而为头痛分经用药创造了条件。 丹溪心法头痛强调“痰与火”,“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 历史沿革?证治准绳头痛说“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 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 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 ?清代医家王清任大倡淤血之说,医林改错头痛论述血府逐瘀汤证时说“查患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证,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

3、此方一剂而愈。 至此,对头痛的认识也日趋丰富。 ?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病久痛久则入血络”。 用药上喜欢用“虫蚁搜剃”。 以及“肝阳化风”理论,用药“以息肝风、滋肾液为主。 病病因病病机病病因?头痛不外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大类。 外感头痛多为外邪上扰清窍,邪滞经络,络脉不通而致。 外感之中,“巅高之上,惟风可到”以风为主,风为百病之长,多夹它邪为患,风邪常夹寒、热、湿为患,因于风寒者,阻遏经脉,清窍失畅;因于风热者,邪壅阻络脉,侵扰清窍;因于风湿者,上蒙清阳,可致清阳不展。 这些均可致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发为头痛。 ?内伤头痛多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有

4、关。 因于肝者,多为情志所伤,肝失疏泄,郁而化火,上扰清窍,而致头痛;或因火盛伤阴,肝失濡养,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上扰清窍而致头痛。 因于肾者,多由瘀赋不足,肾精久亏,脑髓空虚而致头痛;也可阴损及阳,肾阳衰微,清阳不展,而为头痛。 因于脾者,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蒙清窍而为痰浊头痛;或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或病后正气受损,营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可致头痛的发生。 病病因因感受外邪情志失调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饮食劳倦及体虚久病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病病机?1基本病机外感头痛的病机为风寒湿热之邪外袭,上扰清窍,清窍不利;内伤头痛的病机为肝脾肾功能失调,风、火、痰、瘀上扰

5、清窍,气血阴精亏损,清窍失养。 ?2病位在头,且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3病理性质有虚有实,外感头痛以实证为主,内伤头痛虚实相兼为主。 外感头痛系风、寒、湿、热外邪上干所致,病程短,头痛暴起,以实证为主;内伤头痛病程长,反复发作,以虚证、虚实夹杂证、本虚标实证为主。 本虚以气血亏虚,肝肾阴精亏虚,脾虚失运为主;标实以肝阳、痰浊、瘀血、火热最为常见。 病病机?4病机转化头痛虚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痰浊中阻日久,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不足,营血亏虚,不养头窍,可转为气血亏虚之头痛。 肝阳、肝火日久,阳热伤阴,肾虚阴亏,可转为肾精亏虚的头痛,或阴虚阳亢,虚实夹杂之头痛。 各种头痛迁延不

6、愈,病久人络,又可转变为瘀血头痛。 ?5预后外感头痛之病性属表属实,病因是以风邪为主的六淫邪气,一般病程较短,预后较好,经祛邪治疗后,多数向愈。 若头痛进行性加重,“脑膜刺激征”伴颈项强直,呕吐,甚则神昏、抽搐者,病情危急凶险。 内伤头痛大多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病情较为复杂,大多经治疗后,可逐渐好转,甚至痊愈;若头痛进行性加重,或伴视力障碍,或伴肢体半身不遂者,多预后不良;若头痛伴头晕、肢麻者,当注意中风先兆,以防中风发生。 诊断和鉴别诊断?1临床特征以头痛为主症。 头痛部位可发生在前额。 两颞、巅顶、枕项或全头部。 疼痛性质可为跳痛、刺痛、胀痛、灼痛、重痛、空痛、昏痛、隐痛等。

7、头痛发作形式可为突然发作,也可缓慢起病,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 疼痛的持续时间也可长可短,可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数周,甚则长期疼痛不已。 外感头痛多伴有外感表证。 2病史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或有饮食、劳倦、房室不节、病后体虚等病史。 ?3辅助检查检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做脑脊液、脑电图检查,有条件时做经颅多普勒、颅脑CT和MRI以明确诊断。 与西医联系头痛可见于西医学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中。 本节所讨论主要为内科常见的头痛,如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后头痛、神经官能症及某些感染性疾病、五官科疾病的头痛等,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施治。 临床常见的危机重症

8、?脑出血(真头痛相类似)多数有高血压病史,中老年人多见,寒冷季节发病较多.大多在活动状态时起病,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多有意识障碍,发病时血压较高,神经系统局灶症候与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有关.?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急骤,表现为患眼侧头部剧痛,眼球充血,视力骤降的典型症状。 疼痛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眼眶周围、鼻窦、耳根、牙齿等处放射;眼压迅速升高,眼球坚硬,常引起恶心、呕吐、出汗等。 ?外伤后迟发性出血或继发性脑内出血。 脑出血发生在头部外伤后数天、数周、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如何辩证?(一)辨证要点1辨外感与内伤外感头痛因外邪致病,属实证,起病较急,一般疼痛较剧,多表现为掣痛、跳痛、灼痛、胀痛、

9、重痛,痛无休止。 内伤头痛以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为多见,如起病缓慢,疼痛较轻,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止,多属虚证;如因肝阳、痰浊、痪血所致者属实,头昏胀痛,或昏蒙重痛,或刺痛钝痛,痛点固定,常伴有肝阳、痰浊、瘀血的相应证候。 ?2辨疼痛性质胀痛、灼痛、跳痛多为外感风热;重痛为风湿头痛;头痛伴有紧束感为风寒头痛;胀痛而眩者为肝阳头痛;昏痛为痰浊;晕痛为血瘀;空痛为精伤;悠痛、隐痛为气血精亏虚;刺痛痛处固定为血瘀所致。 辨辨证证论论治治辨辨证要点分分证论治治治疗原则(一)辨证要点?(一)辨证要点?1辨外感与内伤外感头痛因外邪致病,属实证,起病较急,一般疼痛较剧,多表现为掣痛

10、、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 内伤头痛以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为多见,如起病缓慢,疼痛较轻,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止,多属虚证;如因肝阳、痰浊、痪血所致者属实,头昏胀痛,或昏蒙重痛,或刺痛钝痛,痛点固定,常伴有肝阳、痰浊、瘀血的相应证候。 ?2辨疼痛性质头痛欲裂、多为外感风热;风寒头痛-头痛剧烈连项背;头痛如裹为风湿,头重坠或胀为痰湿头痛;胀痛而眩者为肝阳头痛;空痛为为肾精耗伤;隐痛为气血亏虚;刺痛痛处固定为血瘀所致。 ?3辨头痛部位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均循头面,由于受邪之脏腑经络不同,故头痛的部位亦不相同。 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

11、等处;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连及于耳;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 (二)治疗原则?外感头痛属实证,以风邪为主,故治疗主以疏风,兼以散寒、清热、祛湿。 ?内伤头痛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虚者以滋阴养血,益肾填精为主;实证当平肝、化痰、行瘀;虚实夹杂者,酌情兼顾并治。 ?头痛的治疗应根据头痛的部位选用不同的引经药,如太阳头痛选羌活、防风;阳明头痛选白芷、葛根;少阳头痛选用川芎、柴胡;太阴头痛选用苍术;少阴头痛选用细辛;厥阴头痛选用吴茱萸、蒿本等。 (三)分证论治外感头痛风寒头痛?证候头痛,痛连项背,常有拘急收束感,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头痛喜裹,口不渴,苔薄白,脉浮。 ?治法疏风散寒止痛。

12、?方药川芎茶调散加减。 该方中川芎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上行头目,为治头痛要药;薄荷能清利头目;羌活、防风能散太阳风,白芷散阳明风;防风疏风,细辛散寒止痛,甘草和药缓急,茶叶能清上降下。 此常为临床治疗外感头痛之主方。 风热头痛?证候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 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芎芷石膏汤加减。 方以川芎、白芷、菊花、羌活、生石膏疏风清热止痛;其本偏于辛温,热盛者不宜,可改用黄芩、薄荷、山桅等辛凉清解。 烦热口渴,舌红少津者,可重用石膏,配知母、天花粉清热生津;若大便秘结,口鼻生疮,腑气不通者,可合用黄连上清丸苦寒

13、降火,通腑泄热。 风湿头痛?证候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 ?治法祛风胜湿。 ?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 本方善治湿邪在表,头痛头重证。 湿邪在表,当用辛温发散,故用羌活、独活、防风、蒿本、川芎、蔓荆子等辛散之品以解表,可使湿从汗解或以风胜湿使湿邪消散;甘草助诸药辛甘发散为阳,味甘而缓,散中有补。 ?若湿浊甚,脾运碍滞,泛恶呕吐者可合平胃散、姜半夏燥湿降腻;若夏季暑湿甚,致头昏胀痛,身热恶寒,汗出不畅者可合黄连藿香饮加藿香化裁。 (三)分证论治内伤头痛肝阳头痛?证候头胀痛而眩,头昏,心烦易怒,夜眠不宁,或兼胁痛,面红口苦,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

14、?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本方平肝潜阳熄风,善治肝阳上亢之头痛,甚至对肝风内动所致眩晕、中风先兆之头痛均可获效。 方用天麻、钩藤、石决明以平肝潜阳;黄芩、山桅以清肝火;牛膝、杜仲、桑寄生补肝肾;夜交藤、茯神养心安神;益母草行血祛痰。 痰浊头痛?证候头痛昏蒙沉重,胸院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治法健脾化痰,降逆止痛。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本方可健脾化痰,降逆止呕,平肝熄风。 以半夏、生白术、茯苓、陈皮、生姜、大枣健脾化痰,降逆止呕,令痰浊减则疼痛轻;天麻平肝熄风,为治头痛、眩晕之要药。 方中可酌加白蒺藜、僵黄、白芷以增化痰定痛之功。 瘀血头痛?证候头痛,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或有头部外伤史,或头痛经久不愈。 舌质紫暗,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治法通窍活络化瘀。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方中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麝香辛温开窍;老葱、生姜、黄酒温通以促血行;大枣调和脾胃。 可酌加白芷、细辛以辛散通窍止痛;头痛甚者,可加全蝎、蜈蚣、僵蚕、地龙等搜风通络之品;如久病气血不足者,可加黄芪、党参、当归补气血以助血行。 肾虚头痛?证候头痛且空,兼有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遗精带下,耳鸣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补肾填精。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 本方重在滋补肾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