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运用训练:缩写、仿写、扩写语句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461898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运用训练:缩写、仿写、扩写语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运用训练:缩写、仿写、扩写语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运用训练:缩写、仿写、扩写语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运用训练:缩写、仿写、扩写语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运用训练:缩写、仿写、扩写语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运用训练:缩写、仿写、扩写语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运用训练:缩写、仿写、扩写语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标定位】语文新课程标准写作要求的第六项明确要求中学生“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因此,中考语文试题经常从语句的缩写、仿写、扩写等角度设题,重点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考点归类】有关语句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历年来都是中考语文试题中“语基积累运用”部分的重要角色。具体的考查要求有:根据情景缩写语句(段),根据情景仿写语句、根据情景扩展语句。【知识导航】根据情景缩写、仿写、扩展语句考题的形式可谓丰富多彩,但只要我们平时关注生活,注意表达自己的思想,注重提取、筛选信息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加强观察理解、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

2、;答题时,审清题意,细究例句,注意表达,就能比较容易获得高分。缩写,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只保留其主要成分,去掉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或是把一篇较长的文章,在不改变原文的中心、题材、体裁、顺序的前提下,用简练的语言压缩成一篇简短的文章或一段文字。缩写,可以让考生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缩写题重点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缩写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梗概、摘要、提要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缩写类型,但解答缩写题时要注意:不管什么形式的缩写,都要保持原文的风貌。仿写,就是仿照例句的句式特点写一句或几句话。仿写是为了

3、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属于修辞范围,因此中考中常常将其与修辞手法结合起来考查,比如同比喻、排比、反问等相结合。此外,这类题目还经常同语意连贯题结合起来考查。仿写题集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于一体,它限定考生的思维方向,促使考生在一定范围、对象、场合中去回忆、筛选日常生活中的观察积累,依照规格炼字造句。仿写出的语句既要符合语法,又要工于修辞。扩写,就是根据一个意思扩写成一段话,或是使一个简单句子的内容丰富细致起来,或是把几个指定的词连缀成一段话。扩写除训练表达能力外,还训练联想和想象能力,因此联想和想象能力在扩写训练中会得到很大的加强。扩写的种类有:单句扩写,复句扩写,综合扩写,语段扩写

4、等。扩写的形式有:枝繁叶茂型,就是在句子的主干上添加修饰、限制成分,使之枝叶繁茂起来,使表达更具体、更准确、更生动;补充完善型,即原句或原语段并不完整,需要对其进行补充。补充的语句既要符合原句段的情境,又要有灵活性和发挥性;想象创造型,就是原句段只设定了比较笼统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可以任意想象、创造、扩展。扩写与缩写恰好相反。扩写是添枝加叶,使语句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形象生动。缩写则是删繁就简,提取语句主干或概括文章要旨,使之简洁明了。仿写的要求是仿句与原句要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一致、语意协调,内容创新,形神兼备。扩写和仿写有一共同点,就是要善于借助联想和想象。缩写需提醒考生的是,要在熟读和

5、理解透语句的主要成分和文段的要旨后再答题,避免本末倒置,避重就轻。来源:学科网ZXXK仿写常见的失误是写出的句子与原句不相承,或与语境不协调。仿写时要注意: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2.句式要统一,指仿句与例句的结构要一致;3.修辞要相同,指仿句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要完全一样,如例句是比喻句,仿句也要是比喻句;4.仿句的字数与例句的字数应尽量相等,不能悬殊太大。这样,仿句与例句的结构才能和谐匀称。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扩写常见的失误是扩写的内容不能凸显题目的要求。考生要注意:1.看清要求,分清语体。即在做题时,要看清需要扩写的语段是什么语体,分清究竟是记叙性的、描写性的、说明性的,

6、还是议论性的;2.明确重点。准确把握题干规定所扩写的重要内容,不能偏离,更不能转移;3.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在扩写的时候,除了运用描写、记叙、议论、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之外,还要注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要符合题目要求。这样不但能使自己有话可说,而且能使扩展后的语段内容形象,生动,感人;4.展开联想和想象。这是扩写的灵魂,指要根据题目提供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以保证将情景表现得丰富而具体。【考题看台】(2009山东泰安)仿写画线的句子。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样也应该学会理解别人。理解是一缕春风,唤醒沉寂的心田;理解是 , 。参考答案:示例:(理解是)一缕阳光,照亮迷茫的心灵。

7、(理解是)一座桥梁,沟通隔阂的思想。(2009辽宁锦州)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缺憾使荆轲赌命功亏一篑,缺憾使 ;缺憾使 。如此才有历代英雄气短,泪流满襟的遗恨。参考答案:示例:楚霸王自刎乌江留下千古叹息,孔明六出祁山落魄丢魄。(构成排比句即可)。(2009江苏徐州)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增删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安于平庸可能度过的是缺乏理想、碌碌无为的惨淡人生。失败往往能够成为我们吸取教训、迈向成功的垫脚石。要想成功就必须有直面失败的勇气,摒弃得过且过的平庸态度。参考答案:要想成功就必须有直面失败的勇气,摒弃得过且过的平庸

8、态度,因为失败往往能够成为我们吸取教训、迈向成功的垫脚石,而安于平庸可能度过的是缺乏理想、碌碌无为的惨淡人生。(2009湖南娄底)把下面歌颂教师的对联补充完整。上联:三尺讲台下联:一支粉笔参考答案:奉献/耕耘;育桃李/写春秋;开创千秋伟业/培养四有新人(2009山东济宁)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在句中横线上填上衔接恰当的一句话。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_ 。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参考答案:示例: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意思对即可)(2009湖北荆州)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做花一样的

9、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参考答案:示例:做山一样的人/不一定高大巍峨/但定要庄重挺立;或:做水一样的人/不一定波澜壮阔/但必定清澈明净【突围演练】1.通过合理想象扩写下文,续写结果。中心意思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驴子渡河一头驴子驮盐渡河,脚下一滑,跌倒在水里。站起来的时候,觉得背上的盐轻了许多,这使它非常高兴。后来又有一次,驴子驮海绵过河,它就故意地一滑,身体和海绵全掉到了水里_2.请以“起跑线”为中心词,将其扩写成一句话。_3.请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给“歌声传到很远的地方”一句添枝加叶,使语句内容更为丰富生动。来源:学,科,网_4

10、.请扩展如下语句:潇洒是一棵挺拔的树_5.请把“细雨悄悄走进北国”这个语句扩写成由三个单句组成的复句,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格。_6.请扩写“中国文化需要孔子、孟子,但也不能没有庄子”这个语句,使其有文采。_7.参照示例,根据给定的事物,扩写成一句话。示例:竹:每攀登一步,都作一次小结。火山:过分的热情,反成了一种灾难。谷穗:_。玻璃窗:_。来源:学,科,网8.在下面语句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仿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人的一生都在选择和被选择。选择了高山,也就选择了坎坷;_,_;_,_。勇敢的人,选择激流勇进;_,_;_,_。9.仿照下面的句子,写出一句与之句式相同并构成比喻关系的话。所有的努力并

11、非都能成功,但不努力决不可能成功。来源:Z|xx|k.Com_来源:学科网ZXXK10.依照例句的格式,根据提供的开头,仿写一个句子。来源:Zxxk.Com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一艘无舵的航船,飘飘荡荡,没有方向;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_,_。11.仿写两句话,要求格式与画线句一致。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线。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_。12.在“橡皮”“圆规”“直尺”中任选两词,仿照例句各写一句话。(句式、字数可以和例句不同)示例:粉笔:身躯缩短了,生命的轨迹却延长了。_13.依照例句发挥想象,仿写一个完整的句子。示例:绿色推开春天的门,雷雨推开夏天的门。_,_。14.缩写下列短文,越简洁越好。买椟还珠古时候,楚国有一个很会做生意的珠宝商人,他不仅在本国做买卖,而且还到郑国等国家去做。有一年,这个珠宝商人买进了许多珍珠。他绞尽脑汁想办法,以卖出更好的价钱。于是,他找了一些名贵而且带有香味的木料,制作了一些雕刻精美的盒子。他把珍珠一一装入盒内,就来到郑国。一天,一个花花公子来到柜台前,嚷嚷着要买珍珠。他一连挑了几十样,都不中意。商人满脸堆笑说:“您看,这个,您中意不?”说着,就把一只美丽的盒子递了过去。郑国公子闻到了一股幽香,他翻来覆去地看着盒子上精美的雕饰,爱不释手:“好好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