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人教版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6426878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6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6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16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16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人教版(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6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人教版 1.认、读、写15各数,认识“ ”“ ”和“=”,用“ ”“ ”和“=”正确比较15各数的大小。2.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几)和序数含义(第几)。3. 5以内数的组成。4.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计算。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用减法计算。根据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5. 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6. 0加几,仍等于几;几减0,仍等于几;0加0等于0,0减0等于0;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结果还是0。 1.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

2、物的顺序,会区分几和第几。2.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3.认识符号“=”“ ”和“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并会用语言(等于、大于和小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4.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看图列式计算。1.本单元的重点之一是学习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有的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的位置搞错(如3写成)。另外手指也不灵活,写0、2、5等数字时,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了。因此,学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为了让学生

3、写好05各数,教材中做了示范,要求学生从开始就按照一定规格写数字,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本教材从学习15开始,就注重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数感、符号感的培养。教学时,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05各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在第17页通过富有趣味的图画让学生理解符号“=”“ ”和“ ”两边的数的大小。类似这样的实践活动,老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2.在学习加减法的计算时,一方面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另一

4、方面老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如4+1=5的算法中,用数的组成来计算4+1=5是较高水平的算法,应积极引导学生将低水平的点数、数手指等方式上升到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上来。减法的计算也是如此。3.向学生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时,老师只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等实践活动,对这些内容有一些感性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给学生讲“集合”“对应”“统计”等名称。4.本单元的学习,要通过操作、探索来进行。因此,老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和尝试。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知识。5.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

5、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使得人人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1 15的认识3课时2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3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15的认、读、写及顺序教材第14页至第16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1、第2、第4、第5题。1.会数数量在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3.利用“农家小院”图,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难点:15的书写。1. “农家小院”的电脑课件或挂图,15各数写法的课件,计数器。2.学生准备15根等长

6、的小棒,15的数字卡片各一张,计数器每人一个,点子图及实物图片等。 1.了解数数情况。你会数数吗?请你数一数。(同桌互数,从110)2.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1.创设动画情境。老师将“农家小院”图制成电脑课件、投影或挂图:农家小院里,一位老奶奶站在房门前,旁边一只可爱的小狗跟着老奶奶;房顶上有几只小鸟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你们数一数有几只小鸟;再数一数老奶奶身旁有几个大南瓜;小院中的向日葵迎着太阳展开笑脸,几只蝴蝶飞来飞去;还有几只鸭子和小鸡。2.数数。请你仔细观察这幅画,画中有哪些人和物,分别有多少?然后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交流。最后集体交流。老师引导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量少的,再数数量多的

7、。3.认、读数字15。在集体交流时,当学生说“1位老奶奶、1只小狗”时,就将1位老奶奶、1只小狗图移到主题图下面(如教材所示)。说明:像这样,1位老奶奶、1只小狗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在小狗图下面贴上数字“1”,同时让学生找出数字“1”的卡片,摆放在桌子上。提问: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可能有许多答案,如有一座房子等。2、3、4、5的教学过程可仿照1的教学。 在学生用15各数表示出图中的人和物以后,移动5张数字卡片,学生看着这5个数字认一认,并说说这5个数字各像生活中的什么。先在小组里说说,然后集体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15各数的形状特征:1像小

8、棒单个摆,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挂东西。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15各数的记忆,并通过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学习15各数的基数含义。(1)老师指着“1”问:这个数是几?它表示什么?请你拿出小棒来表示这个数的多少。学生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下面。可让一名学生到前边演示。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可以摆出你最喜欢的图形,摆摆看。学生动手摆,老师巡视。集体交流,展示自己摆的图形,并说说用了几根小棒。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用数表示物体的乐趣。(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说一说

9、,再集体交流。5.学习数序。(1)逐次感知15的数序。老师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问:“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来表示?”学生回答后板书:“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1颗珠子,然后老师让学生再拨上1颗,看看是几颗。“1添上1是几?”学生拨完后回答,老师动态展示“1颗添上1颗是2颗,即1添上1是2”的过程,并板书“2”。在2的基础上,依次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1颗、再拨1颗,然后老师利用课件清楚展示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的过程。(2)整体感知15的数序。让学生将“点子图”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然后老师提问:“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3在谁的前面又在谁的后面?”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

10、察,说说发现了什么,然后老师再提问。6.学习15各数的写法。(1)学习1、2的写法。先展示1、2的书写笔顺(2遍)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让学生仔细观察。最后在课本的写字格中描写1、2。写字时提醒学生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本子一尺远。书写要工整、干净、美观。老师巡视时,发现写得好的在全班传阅展示,写得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以鼓励为主。(2)学习3的写法。方法与1、2的学法相同。写3时提醒学生,3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开口向左。(3)学习4、5的写法。方法与1、2、3相同,这两个数都是两笔写成的。4是先写“ ”,再写竖,成“4”。5的第一笔先写“ ”,再写横,成“5”。1.教材

11、第16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数出图中每种物体的个数,再与中间的数字对应用线连起来。2.教材第16页“做一做”的第2题。老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提问:“有几只小羊,用几来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动手将“1”写出来。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其余4道题。3.练习三的第1题。老师读好要求,使学生明白应根据上面给出的数来涂色,允许学生喜欢什么颜色就涂什么颜色,学生涂完后应反馈订正,并说说为什么。如“第一组图,因为上面写着2,所以我就涂2个气球。”说时不突出颜色,要突出数量。1.数一数,然后在括号里填数。 有( )个,有( )个,有 ( )个,有( )个, 有( )个。2.用红色涂2个,用绿色

12、涂4个。 3.在 里画你喜欢的图表示数。 3 5课堂作业新设计1.略 2. 5 4 3 23.提示:答案不唯一,只要涂的个数对即可。思维训练1. 1 2 3 4 52.用红色涂2个,用绿色涂4个时,可涂不同位置,只要数量对即可。3.略教材习题练习三2.略4.有3头象。还可以数长颈鹿、斑马等。5.略 15的写法“1”要从上到下,略倾斜,不能写成竖。“2”从左向右写半圆后倾斜向下,然后向右拉平。“3”注意两个半圆要写得圆滑些。“4”要注意第二笔的起点处比第一笔的起点处略低,同时倾斜。“5”的下半圆要写得圆润些,占满格。 1.创设情境,把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

13、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2.优化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数学事实。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深入地理解15各数的基数含义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需要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采用直观、形象和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些抽象的概念。总之,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再用学的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的学习就能得到情感体验。通过“农家小院”这一主题

14、图,用集合圈圈出各种事物的数量,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数。通过认、读15各数,知道每一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义是什么。教材第16页,通过计数器和点子图进行数的顺序的教学。把5个计数器一同放上,排列在一起,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后一个数是在前一个数加1的基础上得到的,后面的数比前一个数多1,相邻两个数的数量关系十分清楚。点子图是在计数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得到的,将5个数的点子图同时呈现出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教材第16页将15的写法集中编排,是教材的结构和编写方式决定的,并不是让老师也一定集中教学15的写法。老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调整每节课的内容,把写数的教学分散在15各数的认识中,分散教学难点。w 创设学生自由说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从抽象的数中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基数的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得到的。引导学生通过对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比大小教材第17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3、第68题。1.认识“=”“ ”和“ ”,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会用词语“等于、大于和小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2.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认识符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