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一周强化苏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421033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一周强化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一周强化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一周强化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一周强化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一周强化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一周强化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一周强化苏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一周强化 一、一周知识概述本周通过学习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两篇评论,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认识白鹭抓住对象“神”的特点加以表现而不拘泥于具体实在的描写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作方法。了解评论的一般写法和关于散文的写作特点及其好处。把握小说百合花的思想内容,认识其艺术特点。理解茅盾对百合花的评论观点。学习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尝试写评论小说的文章。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1、探讨文章主旨散文家谈散文文章结合散文白鹭评论了散文的一般特点:有随意性和多样性;风格多样。白鹭通过对白鹭的赞颂,讴歌了那些“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小说家谈小

2、说该评论指出了小说百合花情节和主题,重点评述了它的风格:清新、俊逸。细节描写的独特之处。2、主要内容的把握散文家谈散文第1段,表明作者关于散文的随意性和多样性的见解。第2段,扼要说明一些著名作家所写散文的艺术风格。第3段,从郭沫若两种不同风格的比较中,说明自己更爱“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散文。第4段,着重指出白鹭的写作特点。第56段,引用姚鼐、莱辛的文论,意在强化注重阅读感受的一种阅读方式。第7段,总结全文,以原文赞美白鹭的文字来赞美白鹭这篇散文。白鹭第一部分(第一段),用比喻写白鹭“精巧”的特点。第二部分(第23段),通过比较写白鹭形体“适宜”的特点。第三部分(第48段),通过几幅画面表现白

3、鹭被人遗忘的美。第四部分(第910段),通过对“有人”的意见的否定,进一步突出白鹭的“优美”。小说家谈小说这是茅盾先生一篇长文的摘选。全文6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叙述作品的情节和主题,明确评论的重点。第1段先概括情节,然后概括作品“清新、俊逸”的风格。第2段明确评论的重点。第二部分(第35段),分析作品成功地运用细节描写为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服务的特点。第3段说明作品通过发展的细节,描写人物的精神风貌和精神世界。第4段说明作品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第5段说明作品通过细节描写使情节一气贯通。第三部分(第6段),概括写阅读作品的感受,并概括作品的特点。百合花从小说开始

4、的第一段到第四段,可以看成是“开场白”式的背景交代。因为部队要发起总攻,才引出“我”被“通讯员”送到前沿包扎所的“缘起”。然而在这里作者却有意在第四段中描写了一幅与前线的战斗环境不甚协调的气氛。一面是冷炮在轰响,而她却关注庄稼被雨水冲得青翠水绿,空气也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这种描写,正是为了突出“我”的身份。因为是搞创作的,所以才如此注意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这并不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只有这种身份的人,才会在以后的情节中,注意到那些生动鲜明的细节。从第五段开始,一直到“却害他出了这一头大汗,这都怪我了”为止,作者的叙述和描写,基本上是集中在对通讯员的性格和身世的观察和了解上。通讯员的腼腆和憨厚在她的

5、叙述和描写中呼之欲出。在这些叙述和描写中,已经埋下了一些与下文有关的伏笔,譬如枪筒上的几根树枝,通讯员的怯于在女同志面前交谈。有了这些伏笔,我们就更容易了解后面发生的一些事情的来龙去脉了。再从“我们到包扎所,已是下午两点钟了”,直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为止,成为这篇小说的关键情节部分。这一部分情节的关键是借被子。由于通讯员借被子碰了钉子,于是引出了不肯借被子的“媳妇”,而造成这一“误会”的原因,仍然应该是他面对女性的腼腆与羞怯。由此也可理解作者为什么在一开始即写了他的这种性格作为伏笔了。通过通讯员借被子失败而引出的“媳妇”是小说的另一位主要人物。“媳妇”的性格虽然与通讯员有着某

6、些共同之处,但她毕竟另有一些农村妇女的特点。她的“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的举动,以及通讯员的不服气,以致将衣服肩膀上撕了一个不小的口子,都是人物行动的一些细节,但却是紧扣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这一中心情节的叙述和描写,至少又为下面的情节埋下两处伏笔:一处是新被子上“撒满白色百合花”,另一处则是他肩膀上撕破的口子。两个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却都跟小说最后的结局有密切的关联。由此也可看出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精密周到。以下的情节发展,基本上沿着前面叙述的中心情节而通向高潮和结局。通讯员走了之后的包扎所,一方面是照明弹和月亮下的“白夜”,另一方面则是乡干部送月饼慰问部队的场面。作者在这种紧张的场合仍没有忘记“

7、忙里偷闲”地写她对故乡中秋节的回忆,这在小说情节的起伏上起着调节阅读情绪的作用。还有对某营通讯员挂彩的描写,虽是“虚惊”,却也具有暗示的作用。当通讯员的牺牲成为事实,“我”和“媳妇”的悲伤自不必说,那“媳妇”最后又一针一针地为他缝肩膀上的口子,把新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时,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位“媳妇”内心的悲伤,同时也透视了她美丽纯净的灵魂。3、理解难句含义(1)对关于散文中引述的姚鼐的一段话的理解。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这段引文的原文是: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

8、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清)姚鼐惜抱轩文集卷六复鲁絮非书注释:霆(tng):雷,霹雳。骐骥(qj):骐,青黑色纹理的马;骥,良马。骐骥,皆称良马。杲(go):明亮。镠(li):成色好的黄金。冯:同“凭”。漻(1io):水清而深。邈(mio):远。愀(qio):不愉快。这段话以一连串的比喻

9、说明文章的一种很高的境界,也说明了阳刚和阴柔等不同的文章风格。课文的引文着重说明了一种“柔婉”风格散文的艺术魅力。作者引述这段话是为了说明郭沫若的白鹭是一篇境界和品位很高的散文,是郭沫若“豪放激越、气势磅礴”的风格以外的又一种“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风格,意在告诉读者要感受这篇散文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必须用心品味,否则是无法发现水面的涟漪和珠玉的光辉,是无法听出寥廓天际的鸿鹄的鸣叫的。(2)对白鹭中一段文字的理解。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要落实真的比较难。这是作者从人的感受的角度写白鹭的美和魅力,是它给平淡、枯燥的乡

10、居生活带来“清澄”的美。(3)怎样理解“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他的风格”。这句话看起来有点偏离对百合花的评论,其实却紧扣评论的对象,是为自己提出对百合花的独到见解服务的。“那样”是指上文所说的“反映了解放军的崇高品质”“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慷慨激昂的笔调”是指当时惟一得到承认的笔调,“其他的风格”是指百合花这样的“清新、俊逸”的风格。在特定的背景之下,作者这样从大处落笔,正是为文章观点的树立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使得下文的分析说理变得顺理成章。(4)“我叫他带我去看看。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为什么“我走近他,低声地

11、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他”不肯去是因为“他”认为新媳妇很“封建”,而且自己没有借到被子,心里有点憋气。“群众影响”在解放军的部队里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严明的纪律规定,所以“我”讲了这方面的道理。“他”便意识到自己的不对,于是“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小通讯员的质朴可爱。(5)、小说结尾,新媳妇为什么要“气汹汹”地对卫生员说话?新媳妇这里的气汹汹并不是冲卫生员发火,而是由于自己的伤心和愧疚,是因为当初通讯员去向她借被子,她没有借,可是现在通讯员为了民工却牺牲了自己的年轻生命。想到这些,她的内心十分痛苦,所以当卫生员为难地不好将“老百姓”

12、的被子放进棺材时,她终于控制不住情绪了。这表现了新媳妇的善良,表现了人民对解放军的热爱。三、难点知识剖析散文家谈散文1、白鹭第7段最后说:“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我们觉得,作者并不认为白鹭是在望哨。其理由是:(1)从句式“人们说可它真是”来看,隐含了作者对人们意见的否定,如果认同“人们”的意见,一般不会运用这样的句式。(2)从全文看,作者赞颂的是白鹭的“常见”的容易被人们忘却的“美”“清澄”的优美,而不是“铿锵”的美。2、文章开头说白鹭是“诗”,结尾说它是“散文诗”,为什么?说它是“散文诗”,是为了进一步突出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诗,即其美容易

13、“被人忘却”,因为相对而言,散文诗不如诗那样容易被人发现。教学中不必拘泥于“诗”和“散文诗”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因为作品本身就是诗一样的表达,而不是严密的科学语言。3、白鹭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想一想,结尾句中“实在”能不能删掉?“韵在骨子里”是什么意思?结尾句表达上为什么与开头句不一样?第一问:“实在”不能删,它是对上文描写的一个总结,既突出了作者的认识和感觉,表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赏;又呼应了开头,使文章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第二问:“韵在骨子里”指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发现。第三问: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

14、结尾处的两句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4、散文家谈散文其评论和散文白鹭的写作特色。此评论没有一般评论文字枯燥呆板,在随意性的文字中又蕴涵严谨的逻辑和科学的道理,正是这篇极具诗意的评论的最大特点。看似通篇信笔写来,无心结构,却又不枝不蔓紧紧围绕评论的对象。同时,文章虽然短小,评论的也是一篇数百字的短文,但却能从大处着眼,以大写小,以小见大,从散文的特征和散文风格的多样落笔来评一篇短文,显得大气而不拘束。比之于一般的咏物抒情的散文,本文有着鲜明的特点。一是不像通常的咏物散文那样对描写对象作详尽细致的客观描述,而是以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表现歌咏的对象。如:

15、“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究竟怎样适宜;他却不再正面作具体的描写。再如:“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除了“铁色的长喙”还能算是比较具体的描写,其他都是很虚的,甚至很抽象的和很概括的描述。但正是这样的写法显示了文章的个性,表现了作者重在抓住歌颂对象的神韵而不拘泥实在描写的独到风格。二是巧用衬托比较的方法。如以白鹤、朱鹭、苍鹭等相近或同类的动物来比较,以显出白鹭的“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这种方法,看似粗疏,实则非常符合人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原则。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对诸如色素、身段给出一个量化的标准,而只是凭感觉和习惯加以衡定的。经过同其他几种动物的比较,我们就可以大体把握作者所说的适宜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了。又如写白鹭晴天的清晨“悠然”地站在小树的绝顶,则以“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来衬托。小说家谈小说5、读完百合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