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中学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学案(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420376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中学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学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中学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学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中学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学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中学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学案(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中学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学案(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中学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学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中学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学案(无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把握文意,理解“闲人”含义。2.学会景物描写的赏析方法、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3.朗读课文,做到字音准确,句读清楚。4、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教学重点: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和“闲人”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闲人”的含义,体会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本课知识】1、字音:遂( ) 寝( ) 柏( )藻( )荇( ) 相( )2、字、词义:月色入户( ) 欣然起行( ) 念无与为乐者( ) 相与步于中庭( )积水空明( ) 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2、耳 ( )3、文学常识积累:(1)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2)“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有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有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4、了解写作背景:苏轼被贬黄州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相关知识】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

3、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运用借景抒情法,首先,必须对所写的景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感受,要把景物描写得逼真传神,为抒情打好基础,做好依托。其次,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写

4、的景物之中,使景物具有浓厚的思想和感情蕴涵,做到情景交融。再次,要把立足点放在抒情上,因为借景抒情,关键在“借”,即写景是次,抒情是主;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要为抒情而写景。【问题解决】1、自由读课文,注意节奏。记/ 承天寺/夜游【宋】苏轼元丰六年/ 十月十二日/ 夜,解衣/ 欲睡,月色/ 入户,欣然/ 起行。念/ 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 亦未寝,相与/ 步于中庭。庭下/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何夜/ 无月? 何处/ 无竹柏?但/ 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2、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抢答)规则:每人只允许读一句话。每句1分,错一处即不得分。念无与为乐者

5、,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要读出感情)3.小组齐读规则:读齐,读顺,读准,读响。本题满分为5分,酌情给分。4.学生齐读5、译文比拼规则:翻译课文后互相评价。能指出错误,并能正确改正者加1分。(每句2分,错一处扣1分)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发现疑点规则:两组互相问答,每组提出1个问题,由对方回答。提问2分,回答5分(酌情给分)6、学生齐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回答。教师总结。月光并非夜夜明

6、,竹柏亦非处处有,但作者却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你如何理解作者这句话?作者为何自称“闲人”?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现了苏轼当时怎样的复杂情感?品味语言佳句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比喻庭院中月光的皎洁;“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此句中,作者用了18个字,虽无一个“月” 字,却无处不是写空灵皎洁的月光,营造出优美静谧的氛围,流露出作者当时闲适愉悦的心情。方法总结如何赏析景物描写?语言表达特点(修辞、句式)+表达作用(景物特点+思想感情)【积淀累积】把你喜欢的好词好句抄下来。【总结强化】1、学习并掌握一些文言词语,主要有:遂、盖、但、寻、念、相与等。2、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理解“闲人”的含义。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精妙和借景抒情的写法。课堂总结:苏轼,不幸遭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当我们身处逆境时,也应该学习苏轼,以这种达观的心态,淡然处之;学会在美景中,陶冶情操,保持身心的健康,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活。正无所谓:智行千里,达观天下。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