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岳麓讲义:阶段十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阶段提升练(十) Word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418988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岳麓讲义:阶段十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阶段提升练(十) Word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岳麓讲义:阶段十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阶段提升练(十) Word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岳麓讲义:阶段十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阶段提升练(十) Word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岳麓讲义:阶段十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阶段提升练(十) Word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岳麓讲义:阶段十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阶段提升练(十) Word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岳麓讲义:阶段十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阶段提升练(十) Word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岳麓讲义:阶段十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阶段提升练(十) Word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提升练(十)(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甘肃兰州诊断)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是特区实现“良政善治”的根本原因,是特区长治久安、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和“压舱石”。“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A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C原殖民国家势力必须退出特区 D特区享有司法、行政、外交等权利解析“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故选A项。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是“一国两制”内容的具体体现,故B项错误;“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部问题,故C项错误;在“一国两制”下,特区

2、享有司法、行政、外交等权利,这是“一国两制”内容的具体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A2(2018河南豫北名校联盟)2016年6月,中国外长王毅在第四届世界和平论坛上谈及近期南海问题时指出,二战期间,日本侵占南沙群岛;二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根据开罗宣言等国际条约依法、公开地收复了南沙群岛,“中国和美国当时是盟友,中国军队当时是坐着美国的军舰收复南沙群岛的,这一点美国朋友应该非常清楚。”王毅谈话的主要意图是()A中美合作共同维护南海和平B批评美日非法干涉南海问题C再次结成中美同盟反击日本D论证中国南海主权的合法性解析从材料“二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根据开罗宣言等国际条约依法、公开地收复了南沙群岛,中国和美国当

3、时是盟友,中国军队当时是坐着美国的军舰收复南沙群岛的,这一点美国朋友应该非常清楚”可以看出王毅外长主要阐述中国在南海拥有主权是有国际法和历史依据的,王毅外长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中国南海主权的合法性,故选D项。答案D3(2018湖北七市联考)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安徽芜湖一个体户因雇工经营“傻子瓜子”而致富,名噪一时,当时很多人主张“动他”(对这个个体户进行处罚)。对此,邓小平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人心不安,得不偿失。”邓小平这样说是基于()A改革的基本政策是人心所向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已明确C雇工经营属于社会主义经济D经济体制改革允许私营经济存在解析材料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

4、经济体制改革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上,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与材料中“一个体户因雇工经营”相符,故选D项。答案D4(2017陕西五校联考)一位西方历史学者指出:“(20世纪)70年代即将结束时,农民的情况发生了突然而富有戏剧性的变化。一旦邓小平巩固了他对政治联盟的控制,他的政权就开始发布农业非集体化的命令。”这里“农业非集体化”的命令()A开启农村大范围人民公社化运动B促成农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的良好愿望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末,“农业非集体化”指的是邓小平领

5、导的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改变了人民公社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可知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故选C项。答案C5(2017广东深圳调研)1983年,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对“超过规定雇请多个帮工”采取“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的“三不”政策,“因势利导,使之向不同形式的合作经济发展”。这说明当时()A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B以市场调节为主要的经济手段C明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D继续稳定发展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实行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70年

6、代末80年代初,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与材料中“1983年,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相符,故选D项。答案D6(2018四川乐山调研)1984年11月4日,深圳特区报头条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经上级批准,从11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这一政策()A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B结束了深圳的计划体制C表明简政放权的开始D发挥了市场的基础作用解析据题干材料“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可知,取消票证制度,实行议价,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故选A项。答案A7(2018河南六市联考)1984年10月,中央决定:将国营企业

7、应当上交国家的利润按11种税种向国家交税,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此规定()A强化了国家对企业的管理B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C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D提高了企业工人的待遇解析材料中“1984年”“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国家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推行政企分离,减少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得出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故选C项。答案C8(2018广东广州综测)广东省某县曾经先后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县经委对县办工业企业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二是撤销五个工业主管局,由县经委直接领导企业;三是在超计划利润提成奖的基础上,县经委实行财政任务递增包干和超额分成。这些举措()A减少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B实现

8、了政企分开C改革了国营企业的管理体制D改变了企业的所有制形式解析材料中的措施会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不是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实现政企分开,只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增强企业的活力,故B项错误;材料通过改革国营企业的管理体制,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改变企业的所有制形式,故D项错误。答案C9(2018河南洛阳统)1997年至2001年,我国的股份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从7.2万家发展到30多万家,截至2002年底,上市公司已达1 270家。这一时期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说明我国()A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C经济发展的增

9、长速度加快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据题干材料“1997年至2001年,我国的股份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从7.2万家发展到30多万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故选B项。答案B10(2017四川南充诊断)有评论说,中国用决绝的手段希望融入世界体系WTO。但是,这种选择将不可避免使一些行业和企业陷入裁员甚至破产的困境,最惨重的是有100多万职工的汽车制造业,一半人面临下岗,钢铁和石化行业的比例分别为30%和20%,即使是发展前途光明的电信行业,也至少有10%到20%的职工失业。实际上,中国加入该组织()A不利于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B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

10、重失调C造成中国的就业面更加狭窄D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起点解析加入世贸组织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机遇和挑战并存,故A项错误;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国民经济比例,故B项错误;加入世贸组织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就业面扩大,故C项错误;材料中部分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下面临困境也获得了新机遇,故D项正确。答案D11(2017山西五校联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称: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这反映出中国()A市场经济有较强的排他性B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C重视进行资本的分化整合D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解析“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反映了

11、中国已逐步实现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变化,故A项错误;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变化体现了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对资本市场调整的说明,故C项错误;投资的变化没有体现贸易的顺逆差,故D项错误。答案B12(2018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联考)“包租公”、“包租婆”源于粤语,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出现的一批依靠房租收入为生的人群的称呼。这一群体的出现反映了我国()A分配制度出现重大调整B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C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城市化进程的全面推进解析据题干可知,依靠出租房屋就可为生,反映出这一地区的流动人口多,从而体现出这一地区经济水平较高,故选C项。中国改革开

12、放后分配制度变为按劳分配为主,材料体现不出分配制度的重大调整,故A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B项错误;我国城市化进程全面推进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山东滨州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51年伦敦世博会:这首届世博会就有中国的身影,中国商人将丝绸、茶叶、中药等中国传统商品带去参展。“荣记湖丝”作为展品引起轰动,独得金、银大奖。 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展馆虽然占地“仅八千平方尺”,但是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吸引了参观者。中国的丝、茶、瓷器、雕花器等在各国展品中被推为第一。 19

13、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首次以官方形式率商人参加,清政府相当重视,花巨资修建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中国村和中国展馆。 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中国展馆按照典型的东方建筑风格构成,展品除了农业、工艺展品外,交通、矿业展品也有体现。中国展品大获全胜,获奖项达1 211项。 1926年费城世博会:民国政府因战乱缺少经费参加,所以由官员组织、民商自费参加。江浙绸缎、江西瓷器、福建漆器、手工刺绣等展品在各奖项的角逐中取得不俗的成绩。 19271981年,中国官方政府缺席世博会。 1982年诺克斯维尔世博会:新中国首次亮相世博会。太阳能航标灯、沼气利用等新能源技术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而长城砖和秦兵马俑更是

14、独具匠心。中国馆每天接待近3万人,竟然占世博会日参观总数的近1/4,中国盼望融入世界,世界也渴望了解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首次举办世博会。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为构思主题,这是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更是各国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参加世博会的特点。(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71981年中国缺席世博会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时期中国内政、外交及国际经济格局的大背景,简述中国重返世博会的重大意义。(12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从参赛时间、历程

15、、产品数量及特点、组织形式及产品的特色等角度归纳。第(2)问,从近代中国来看,可从内忧外患、经济发展状况上来分析。第(3)问,从新时期中国内政、外交上、国际经济格局等角度分析。答案(1)特点:参展历史悠久;参展历程时断时续;民族特色浓郁;获奖展品颇多;从私人参加到政府组织;从多次参与到积极承办;展品从传统工艺产品为主到高科技展品增多。(5分) (2)原因:国内长期战乱,政局动荡(或双半社会性质;三座大山压迫等);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新中国“左”倾错误及意识形态的束缚;冷战格局的影响,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8分) (3)意义: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重返世博会是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 (4分)新时期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中国重返世博会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4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中国重返世博会将加强中国与世界的经贸联系与合作,顺应经济全球化进程。(4分)14(2018湖南百所重点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