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直学校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378686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直学校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扬州市直学校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扬州市直学校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扬州市直学校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扬州市直学校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直学校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直学校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积累运用(3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蹉跎(cu)绵亘(gn)胸脯(p)戛然而止(ji)B.脑髓(su)解剖(pu)咽喉(yn)卷帙浩繁(y)C.狡黠(ji)魁梧(w)蛋壳(k)差强人意(qing)D.愚氓(mng)朔方(shu)妥帖(ti)退避三舍(sh)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B一些人对中国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C诸葛亮博闻强识,见微知著,善于筹划分析,在隆中就已经定下了三分天下之计。D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侧目而视。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为了防止“中东呼吸综合症”不流入我国,海关严格排查入境人员。B.猴年春节,铺天盖地的各类网络红包,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C.身处网络时代,是否拥有健全的判断力,是一件比拥有海量信息更为重要的事。D.读书不仅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4.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底下”“愿意”“勇敢”“曾经”都是名词。B“庄严肃穆”“爱国情怀”都是并列短语,“敬畏自然”“热闹极了”都是动宾短语。C“美国摄影师阿尔伯特在肯尼亚拍摄的照片垃圾堆上的阅读在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得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这个句子的主干是

3、“阿尔伯特拍摄照片获得一等奖”。D“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个复句是假设关系。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说中的“说”,陋室铭中的“铭”,小石潭记中的“记”,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则是写在前面的文字。B.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藤野先生。C.童话大多篇幅短小,但并不妨碍其思想的厚重,比如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就表现出一种博大的爱的情怀。D.海伦凯勒生活在无声黑暗的世界里,依然热情地启迪人们“热爱生命”,杰克伦敦通过主人公艰难求

4、生的故事告诉人们生命因顽强而伟大,要“享受生活”。6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一九七六年的春天随着惊zh( )第一声响雷,就如期地来到了黄土高原。清明节的前一天,气候zhu( )然间转暖,阳光和煦地照耀着解冻不久的大地。燕子还不见踪影,它们此时大概还在北返的路上,过一两天就能飞回来。原西河早已解除了坚冰的禁g( ),欢tng( )地唱着歌流向远方。 -路遥 平凡的世界7.默写。(每空1分,共9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2)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3)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5)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

5、熹观书有感)(6)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7)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8)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 , 。8.语文综合实践活动(10分)梅岭中学开展“读书新知生活”主题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其中。【读书】(5分)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卢俊义道:“可以回避否?”吴用再把铁算子搭了一回,便回员外道:“则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难。虽有些惊恐,却不伤大体。”卢俊义道:“若是免的此难,当以厚报。”吴用道:“命中有四句卦歌,小生说与员外,写于壁上,后日应验,方知小生灵处。”卢俊义道:“叫取笔砚来。”便去白粉壁上写,吴用口

6、歌四句: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1)文中“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必须经过什么地方?吴用让卢俊义去那里避难的用意是什么?(3分)_(2)吴用的四句口歌暗藏什么玄机?(2分)【新知】(3分)杭州市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这条消息引起抗议。有识者认为杭图的做法击中了“社会软肋”。请结合下列材料,探究这里暴露的到底是哪些“社会软肋”。面对杭图的做法,部分高端读者选择离开。精英者们担忧,如果是读书,当然可以;如果乞丐和拾荒者是去聊天、休息、孵空调呢?建议设立专区和附加门槛条件。乞丐也让城市的管理者纠结,这些年关于乞丐的新闻经常是某些警方提

7、醒市民谨防乞丐行骗,某市政府为迎接国际会议把全市乞丐“集中起来”直到会议结束之类。杭图馆长禇树青说:“图书馆是一种公共产品,必须遵循公平原则。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有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政府投巨资建的图书馆,很多在冷清中坚守,要么书很少,要么人很稀,甚至将部分房间改为店铺出租给私人。服务质量难如人意,环境建设、管理不到位。(中华活页文选)(3)【生活】(2分)某同学在读人民日报时,读到池莉的所谓爱,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我对自己母语的爱,是爱到每一个字都不愿意含糊,看每一个字也不愿意含糊。因此,去年底,我在伦敦英国国

8、家博物馆,一看见中文介绍册,当下就被狠狠刺痛。我们的介绍册翻译为大英博物馆,而大厅出售的其他语种介绍册,大都客观地翻译为英国国家博物馆。”该同学看到有人在网上发帖:“池莉,你这是大惊小怪!”假如你是这名同学,该如何回帖?(4)你的回帖:_ _二、阅读理解(5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题。(6分)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注明河:银河。太清:指天空。散关:即大散关。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9.(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颔联所展现的画面。(3分)(2)颈联和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

9、析。(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17分)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

10、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节选自唐杜牧阿房宫赋)【注释】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下文的“经营”也指金玉珍宝等物。“精英”,形容词作名词,精品,也有金玉珍宝等物的意思。鼎铛(chng)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铛,平底的浅锅。逦迤(l y):连续不断。这里有“连接着”、“到处都是”的意思。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剽掠其人( ) (2)日益骄固( )(3)独夫之心( ) (4)不暇自哀( )11下列加点“之”

11、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秦人视之,亦不甚惜。A齐、楚之精英 B多于在庾之粟粒C马之千里者D而后人哀之12.翻译下列句子。(6分)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3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体散文,细品选文,谈谈作者的创作意图。(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5分)难得糊涂清代郑板桥提出来的亦书写出来的“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在中国,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一直到今天,二百多年过去了,但在人们的文章里,讲话里,以及嘴中常用的口语中,这四个字还经常出现,人们都耳熟能详。 我也是“难得糊涂党

12、”的成员。 不过,在最近几个月中,在经过了一场大病之后,我的脑筋有点儿开了窍。我逐渐发现,糊涂有真假之分,要区别对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什么叫真糊涂,而什么又叫假糊涂呢? 用不着做理论上的论证,只举几个小事例就足以说明了。例子就从郑板桥举起。 郑板桥生在清代乾隆年间,所谓康乾盛世的下一半。所谓盛世历代都有,实际上是一块其大无垠的遮羞布。在这块布下面,一切都照常进行。只是外寇来得少,人民作乱者寡,大部分人能勉强吃饱了肚子,“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了。最高统治者的宫廷斗争,仍然是血腥淋漓,外面小民是不会知道的。历代的统治者都喜欢没有头脑没有思想的人;有这两个条件的只是士这个阶层。所以士一直是历代

13、统治者的眼中钉。可离开他们又不行。于是胡萝卜与大棒并举。少部分争取到皇帝帮闲或帮忙的人,大致已成定局。等而下之,一大批士都只有一条向上爬的路科举制度。成功与否,完全看自己的运气。翻一翻儒林外史,就能洞悉一切。但同时皇帝也多以莫须有的罪名大兴文字狱,杀鸡给猴看。统治者就这样以软硬兼施的手法,统治天下。看来大家都比较满意。但是我认为,这是真糊涂,如影随形,就在自己身上,并不“难得”。 我的结论是:真糊涂不难得,真糊涂是愉快的,是幸福的。此事古已有之,历代如此。楚辞所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所谓“醉”,就是我说的糊涂。 可世界上还偏有郑板桥这样的人,虽然人数极少极少,但毕竟是有的。他们为天地留了点儿正气。他已经考中了进士。据清代的一本笔记上说,由于他的书法不是台阁体,没能点上翰林,只能外放当一名知县,“七品官耳”。他在山东潍县做了一任县太爷,又偏有良心,同情小民疾苦,有在潍县衙斋里所做的诗为证。结果是上官逼,同僚挤,他忍受不了,只好丢掉乌纱帽,到扬州当八怪去了。他一生诗书画中都有一种愤懑不平之气,有如司马迁的史记。他倒霉就倒在世人皆醉而他独醒,也就是世人皆真糊涂而他独必须装糊涂,假糊涂。 我的结论是:假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