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九年级3月形成性练习(月考)物理、化学试卷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374491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九年级3月形成性练习(月考)物理、化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九年级3月形成性练习(月考)物理、化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九年级3月形成性练习(月考)物理、化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九年级3月形成性练习(月考)物理、化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九年级3月形成性练习(月考)物理、化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九年级3月形成性练习(月考)物理、化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九年级3月形成性练习(月考)物理、化学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1.可能用到的相对的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S-32 Cl-35.5 Ba-137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下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橙子 B西红柿 C大豆 D玉米2材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钢属于金属材料B玻璃是一种复合材料C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棉花属于合成纤维3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X显酸性 BY一定是水CZ可能是碳酸钠

2、溶液D将Z滴入氯化铵溶液中,加热后会有氨味气体放出4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用盐酸除去铁锈 B用含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碳酸钙作补钙剂 D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的硫酸5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 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D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6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实施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c点溶液中只有1种溶质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小 Dd点溶液中只有Na+和S

3、O42-7将O2、C、CO、CuO、Na2CO3、稀硫酸6种物质两两混合,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A7个 B5个 C3个 D1个8某同学就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取m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试验,合理的是()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 VmL气体B与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1g固体C与足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操,得到m2g固体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 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 m3g9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HNO3NaCl Na2CO

4、3CaCl2BHCl NaOH CuSO4 MgSO4CNa2CO3K2SO4 BaCl2HClDBa(OH)2NaClNa2SO4Na2CO310向一定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E段有沉淀生成B混合溶液中HCl的质量为7.3gC与混合溶液发生反应的Na2CO3溶液质量为10.6gDG点悬浊液中的成分为:CaCO3、Na2CO3、NaCl和H2O二、非选择题共5题(除15(1)3分、(2)和(3)均为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40分)11(6分)下图为“化学村”的布局图

5、。认识“居民”。10户“居民”中,俗称苏打的是,能与硫酸反应的氧化物有(填名称)。“居民”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盐酸与5户相邻“居民”:Fe2O3、CO、Na2CO3、NaOH、CaCO3,其中不能与它发生反应的是。认识“村中的路”。只有相邻且能相互反应的“居民”间才是通路。例如,图中实线是一条从“Fe2O3家”到达出入口的路,图中一条从“CO2家”到达任意出入口的路是:CO2出入口。10户“居民”中盐与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2(15分)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右下图: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资料2:+2价的铁

6、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请回答下列问题: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转变为电能。吸收步骤中,与石灰浆发生反应的2个化学方程式分别为:;。溶解步骤中,发生的3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填操作名称)、干燥,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请你对校园垃圾处理提出一条建议。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Na2SO4、MgCl2、CaCl2等杂质。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A右盘重,砝码轻 B右盘轻,样品重C左盘重,样品轻 D左盘轻,砝码重第步操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第步操作的

7、目的是。第步操作b的名称是,此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在第步操作中,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的目的是。13(5分)为研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钡两种溶液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图中仪器G的名称为_。C中溶液呈_性。F中沉淀的化学式是:_。四支试管内的物质在G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14(7分)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

8、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编号主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2加入2mLNaOH浓溶液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3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CO2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4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CO2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5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解释与结论】实验1的目的是。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

9、编号)。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反思与评价】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15(7分)为测定21.2g某变质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含量,将其配置成500mL溶液,分别取出50mL用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加入的试剂测得的数据方法1足量BaCl2溶液BaCO3沉淀1.97g方法2足量稀硫酸CO2气体0.44g请任选1种方法的数据,计算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欲向上述用剩的溶液中加入_ g Ba(OH)2,过滤,则获得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有一长久暴露于空气中的NaOH固体,经分析知

10、其含水7.65%,含Na2CO34.32%,其余是NaOH。若取此样品1g放入100g3.65%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残余的酸再用10g30.9%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是_ g。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CCBDABABDD二、非选择题共5题(除15题(1)5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40分)11Na2CO3 氧化铁 3CO+Fe2O3高温2Fe+CO2 COCO2Ca(OH)2Na2CO3H2SO4(或CO2Ca(OH)2Na2CO3HClNaOH或CO2Ca(OH)2Na2CO3HClCaCO

11、3)Na2CO3+ Ca(OH)2 = CaCO3+2NaOH12热能 SO2+Ca(OH)2= CaSO3+H2O 2HCl+Ca(OH)2= CaCl2+2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H2SO4=FeSO4+H2Fe2(SO4)3+Fe=3FeSO4洗涤 作保护气,防止FeSO4被空气中的氧气O2所氧化分类回收利用DNa2SO4+BaCl2=BaSO4+2NaCl除尽CaCl2和BaCl2蒸发 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 除尽NaOH和Na2CO313烧杯 碱 BaCO3 NaCl、KCl、BaCl2、酚酞 HCl 14检验只用O2是否会使镁条

12、变黑2NaOH+CO2=Na2CO3+H2ON2、O22、5与O2、CO2、水蒸气共同接触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和其他物质反应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15方法一 解:Na2CO3+BaCl2=BaCO3+2NaCl (1分)106 197m(Na2CO3)1.97g (1分)106/197=m(Na2CO3)/1.97g,解得m(Na2CO3)=1.06g(1分)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1.06g500mL/50mL=10.6g (1分)样品中,(Na2CO3)= (1分)答:略。方法二解:Na2CO3+H2SO4=Na2SO4+H2O+CO2(1分)106 44m(Na2CO3) 0.44g (1分)106/44=m(Na2CO3)/0.44g,解得m(Na2CO3)=1.06g (1分) 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1.06g500mL/50mL=10.6g (1分) 样品中,(Na2CO3)=(1分)答:略。13.68 5.85注:本试卷中合理答案均给分。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